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19:36
中学英语新课程理论学习 七年级.ppt(13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第 11 页
第 12 页
第 13 页
第 14 页
第 15 页
第 16 页
第 17 页
第 18 页
第 19 页
第 20 页
第 21 页
第 22 页
第 23 页
第 24 页
第 25 页
0 0 类别 : 课件
英语《新课标》体现了当前外语 教学的发展趋势,凝结了现代教育和外 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 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创新,具有“立 意新、定位高、要求高”的基本特征。 一、英语《新课标》与传统的课 程环境的明显区别 与传统的基础英语教育过分强调整 齐划一的局面不同,英语《新课标》使学生 和教师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课程环境中。 表现方面 传统课程环境 新课程环境 教师与学生 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学生的发展 单方向发展 多方向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 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 学生的学习状态 接受学习 探究式学习 学生的学习反应 被动学习 有计划的行动 学习活动的内容 基于事实基础的学 习 批判思维和基于选 择、决策的学习 教学情景 独立的人工情景 仿真的、现实生活 的情景 教学媒体 单一教学媒体 多媒体 信息传递 单向传递 双向或多向交换 二、英语《新课标》的特色 1、力图改善学习方式,实现 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标》结合英语课实践 性强的特点,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 探究,实现英语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和 发展学生用英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新课标》的评价体系体 现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和评 价形式的多样化,以及评价目 标的多层次和多元化。 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 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形成性评价 和终结性评价并重有助于学生调整学习策 略,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对自己的 学习进行适当的监控,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3、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 开始转换。 教师的角色将从知识的递者转 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 参与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 学模式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的模式师 生之间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通过真实性强、活动量大的“任务型” 教学途径,和学生一起在“做中学,学中 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国家新课程标准精神 总的培养目标: • 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 有民主法制意识,社会公德; •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社会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精神; • 初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以及环境意识; • 具备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 法。 英语新课程标准精神 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 程过分重视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 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英 语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 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 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 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 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新课程标准精神 一个途径; 两个过程; 四个任务; 五个标准内容; 九个等级; 两个评价。 1、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 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 ,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任务型教学途径对各种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包容 性,适合多种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不但适合 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 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也有利于 合作学习。 2、两 个 过 程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进行英语学 习和实践的过程; 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 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 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3、四 个 任 务 激发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差异,培 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4、五 个 标 准 结 构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 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 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 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 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情感态 度 学习策 略 文化意 识 语言技 能 语言知 识 国 际 视 野 祖 国 意 识 合 作 精 神 自 信 意 志 兴 趣 动 机 交 际 策 略 资 源 策 略 调 控 策 略 认 知 策 略 跨 文 化 交 际 文 化 理 解 文 化 知 识 话 题 功 能 语 法 词 汇 语 音写读说听 课程目标的 5 个方面 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运用语言的基础 ;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 因素; 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 习能力的保证。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6年级结束 时的要求 9年级结束 时的要求 普通高中毕 业要求 5、课程设计:九级课程目标体 系 四、关于九级目标体系问题 1)为什么采用 9级目标 体系? 语言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能力有高低之分,可以用级别来描述; 9级目标体系有利于保证基础教育阶段英 语课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9级目标体系适合我国不平衡的英语教育 发展现状; 9级目标体系对各阶段、各层次的教学具 有指导作用(包括出口级和过度级)。 2) 9级目标体系的操作问 题 目标级别与年级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9级目标体系并不等于 9个级别的水平考 试; 级别考试只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某个级 别目标要求的一种形式,它不能全面反 映目标要求; 不同阶段同的评价体系将有所不同; 高级阶段的水平考试将实行证书制。 1 2 3 4 5 6 7 8 9 1 语言技能 √ √ √ √ √ √ √ √ √ 2 语言知识 √ √ √ 3 情感态度 √ √ √ 4 学习策略 √ √ √ 5 文化意识 √ √ √ 五、关于课程目标问题 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列为课 程目标? 为什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既是课程 目标也是课程内容? 重新审视文化在英语课程的价值; 五项目标与核心目标的关系; 目标的级差问题; 词汇量的问题。 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 课程目标之一? 学生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 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 力; 学会学习  自主学习  终 身学习 培养学习策略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 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互影响。 六、关于实施建议的问题 是否应该明确倡导一种教学思想? 为什么要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 • 在做中学; • 在用中学; • 有利于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 有利于提高学习动机。 并不排除其他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 七、关于评价的问题 为什么把过去大纲中的“考试和考察”改为 “课程评价”? 评价应该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 对学生的评价 • 对教师的评价(不包括在课程标准之内) • 对学校的评价(不包括在课程标准之内) 如果实施全面的评价 • 形成性评价 • 终结性评价 八、关于教材的编、选、 用问题 教材的编写原则; • 增加了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教材的选择权问题(不包括在标准中); 教材的使用问题; 重新认识教材价值:消除对教材的迷信; 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 重新认识教材与终结性考试之间的关系。 九、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时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切实领会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教 学思想和教育教学方法; 要用开放的和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要善于问“为什么”; 要结合《标准解读》进行学习。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39:4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