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青藏高原
跋涉的旅行者,途中
休息时从路边岩层中
随手拿起一块小石头
玩赏时受小石头的纹
路的吸引,不禁仔细
观察,吃惊的发现这
竟是古代海洋生物化
石!
第三节 地壳运动
一、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主导
如何从能量来源、表
现形式和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三方面对比内
外力作用?
速度不均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
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
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
用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本身,主要是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表现形式是地
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是形成高山和盆地。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主要
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表现形式是表层物
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是高山削低、盆地填平。
二、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划分:
1、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平行
于地表的运动。相对方向的水平运动常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相反方向的水平
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亚洲与非洲之间的
红海在不断的扩张,
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
地中海却在不断的缩
小。同时欧洲和美洲
之间的距离每年也在
以 65厘米的速度增加。
2、升降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
地表方向的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
拗陷。
早第三纪以前,青藏高原曾
是一片海洋,之后的喜马拉
雅运动使它迅速抬升,形成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拥有
巨大山系的高原。
升降运动导致了地表地势的高低起
伏和海陆的边迁
三、地质构造
在山区,尤其是在山区公路边,
由于开山修路的缘故,常常有岩层
裸露出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地
壳运动的足迹—岩层的变形、变位。
这种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变形、
变位,称为地址构造。
1、褶曲和褶皱
A:\褶皱.exe 懂了吗?需不
需要再来一遍?
再来一遍 我懂了
2、断层、地垒和地堑
岩层的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
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
强度,岩层会怎样?
岩层当然会
断裂错开!
这种断裂构造就叫断层
,一个地区的多个断层
会以一定的形式组合起
来,常见的就是地垒和
地堑。
看一下图你
就清楚了!
A:\断层 .exe
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
泰山等。
地堑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著名
的东非大裂谷、我国陕西的渭河平原和
山西的汾河谷地。
我们用“海誓山盟”,“坚如磐
石”,“稳如泰山”来形容稳定和
不变,然而通过对地壳运动的了
解,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脚下的大
地正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地壳表面面貌,
仅仅是地壳漫长发展历史中的一
个镜头!
练习
1、 A处在地形上称——;在地质结构上称
—— ,其成因————————。
2、 B处在地形上称——;在地质结构上称
—— 。
3、 C地在地质构造上称——;在地形上称
—— ,如我国陕西的——。 D地在地质构造
中称——。
答案:
1、山 向斜 向斜槽
部受到挤压更加坚实
不易侵蚀
2、谷 背斜
3、地堑 谷地 渭河谷
地 地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