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本课题选自高级中学课本甲种本第一册,是重点高中一年级的物理教材,本节课为第
二章第九节,是新授课,整个说课分四个方面: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一)对教材总体认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对前面所学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的应用,是对
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解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掌握不好,后续课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带电
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偏移等许多问题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本节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至关重要的。
(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教材本身的认识
1.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通过计算机模拟使学生明确利用速度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求位移的方法;
(2)使学生明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推导,理解公式的应用条件;
(3)初步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学会运用公式解题。
能力目标
(1)通过计算机模拟培养学生的推理及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在讨论归纳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1)课堂设计由计算机模拟到总结出结论,即用速度与横轴所围的面积求位移的过程中,
体现了辨证唯物论的内容,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从讨论推导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的不同方法中,体现了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性
到普遍性的认识规律。
2.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中是 B类要求,在会考纲要中要求熟练
掌握,每年高考和会考都在此出题,因此本节课是非常重要的。
3.教材的重点、难点及依据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教学难点:从速度图象推导出位移公式。
本章教材的中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研究物体运动规律之一,
就是要研究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重
点内容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来推导,因学生对图
象运用较少,学生对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是位移的理解有困难,所以本节课的难点
是使学生承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是位移。
4.对教材编者意图的理解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推导位移公式的方法很多,本教材采
用从速度图象推导出位移公式,是既科学又严谨的。教材采用无限分割法,使学生能根据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公式,承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也可用面积求出的方法,编者给
学生一种严谨的科学分析方法,使学生接受一种新的思想---微分思想。
二、说教法
(一)对教学方法选择的认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是本章的重点,而从图象法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是
本章的难点,要让学生承认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线与横轴所用的面积就是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必须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上采用计算机模拟突破难点。
2.根据教材的安排和高一学生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及特点,用计算机模拟匀变
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微分思想,得出利用图象求位移的结论。采用
计算机模拟是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符合认识规律的最先进的方法,这是教材内容和认识规
律的客观要求。
3.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到以下几点:
(1)认真观察;
(2)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3)运用数学知识推导物理公式;
(4)总结新研究方法---微分观点,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手段选择的认识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不能够运用实验——这一研究物理问题 的基本方法,根据高一学
生的特点,在教学上采用计算机模拟、电化片、讨论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难
点。
三、说学法
学法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形成物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每个学生都以一定的学习方法在
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新知识,学法科学与否,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教学不仅应指导
学生常规的学习方法,而且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研究、改进物理学习方法,
本节课主要培养以下四种学法。
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计算机模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接受一种新的研究物理问
题的方法——微分思想。
3.通过课堂提问,启发思考,激发兴趣;通过练习,强化有意注意。
4.通过让学生讨论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其他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
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自觉性,对主要教学程序有以下构想:
1.复习、提问、引言(5分钟)
在复习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图象关系和匀变速运动的
速度图象的基础上,结合本节课的实际引出新课。采用设问式“如何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
移呢?”
2.用微机播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15分钟)
(1)把时间分为 4个相等的时间间隔;
(2)把时间分为 8个相等的时间间隔。
让学生讨论
(1)物体的速度跃变快慢如何?
(2)哪个分法更接近物体运动真实图象?学生回答可能众口不一,接着用微机播放。
(3)把时间分为 16等份、32等份…n等份。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以用速度图线和横轴之间的
面积来表示。
通过进一步的提问,讨论总结出:此结论不仅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对一般的变速
运动也适用,用微机播放图象。
3、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5分钟)
4、例题(5分钟)
5、归纳总结:讨论用其它方法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5分钟)
S=vt v=(v0+vt)/2
6、练习:投影片,作业布置(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