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44:0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课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一.doc(84.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充要条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 概念,并能在论证中正确地运用. (二)能力训练点 充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它主要讨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通过 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 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运用充分、必要、充要条件以及轨迹的纯粹性、完备性等知识,阐明曲线与方 程在坐标系建立的条件下是怎样既对应又统一的,怎样互相转化的,在进一步 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 想教育.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解决办法:对这三个概念分别先从实际问题引起概念,再详细讲述概念, 最后再应用概念进行论证.) 2.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概念在论证中的正确运用. (解决办法:先要求学生分清什么条件是什么条件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 同时要注意一些常见命题的正确性.) 3.疑点:证明有关充要条件的命题. (解决办法:先要学生分清充分性、必要性,再进行证明,要加强这方面的 训练.) 三、活动设计 1.活动:提问、讲授、引导练习. 2.教具: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概述一下命题的四种形式,并指出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 否命题等价.而命题的四种形式与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有密切联系,所以本 节课着重讨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概念.课题是“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 1.问题 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中, 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条件和结论是什么关系? 请一同学回答.条件是“有两个角相等”,结论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 形”,条件是结论的充分条件,即“有两个角相等”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 形”的充分条件. 2.定义 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即A B,就称条件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也 就是说,为使B成立,具备条件A就足够了. 立,可以推得A也不成立,那么同样可得条件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3.例题 1(列举4个例子,用一小黑板事先写好,请4名同学完成.) (1)如果x=y,那么x2=y2,因此x=y是 x2=y2的______条件;(充分) (2)如果两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角相等,因此,两角是对顶角是这两角相 等的______条件;(充分) (3)如果A=B,那么sinA=sinB,因此A=B是 sinA=sinB的______条件;(充 分) (4)如果不重合的两条线l1、l2的斜率k1=k2,那么l1//l2,因此k1=k2是 l1//l2的______条件.(充分) (三)必要条件 1.问题 命题“如果三角形是等腰的,那么它有两个角相等”中,条件和结论是什 么?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 请一同学回答.条件是“三角形是等腰的”,结论是“有两个角相等”,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它有两个角相等”的充分性.接着追问:“有两 个角相等”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什么条件?引导学生回答:是必要条 件. 2.定义 如果B成立,那么A成立,即B A,就称条件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也 就是说,要使B成立,就必须A成立. 立,可以推得B也不成立,那么同样可得条件A是B的必要条件. 3.例题 2(列举4个例子,用一小黑板写好,请4名同学完成.) (1)如果x=y,那么x2=y2,因此x2=y2是 x=y的______条件;(必要) (2)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因此,两个三角 形面积相等是它们全等的______条件;(必要) (3)如果A=B,那么sinA=sinB,因此,sinA=sinB是 A=B的______条件; (必要) (4)如果两条有斜率的直线l1//l2,那么它们的斜率k1=k2,因此,k1=k2 是 l1//l2的______条件.(必要) (四)小结 学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定要分清什么条件是什么条件的充分 A的必要条件.教师应教会学生按照:“如果A B,那么A是B的充 样可以避免错误. 如:x2=y2是 x=y的充分条件吗?x=-y是 x2=y2的必要条件吗? =-y的充分条件,同时可知x=-y不是x2=y2必要条件. (五)充要条件 1.定义 如果既有A B,又有B A,即如果有A B,那么从A B可知A是 B成立的充分条件,又从B A可知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就称A是B成立的 充分而且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提醒学生注意:若 A B,则 A是 B成立的充要条件,显然 B也是A成立 的充要条件. 2.例题 3(列举 5个例子,事先用一小黑板写好,请 5名同学完成.) (1)“有两个角相等”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______条件;(充要) (2)“两条有斜率且不重合的直线l1、l2的斜率k1=k2”是“l1//l2”的___ ___条件;(充要) (3)“x=y”是“x2=y2”的______条件;(充分不必要) (4)“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是“它们全等”的______条件;(必要不充分) (5)“A>B”是“sinA>sinB”的______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这时,教师指出:判断“A”是“B”的什么条件时,先看 A B是否成立, 再看 B A是否成立,从这两个方面作结论不会出错. (六)巩固练习 1.下列四个命题中,甲是乙的什么条件?(请一同学演板) (1)甲:ab=0,乙:a2+b2=0______条件. (2)甲:|a|+|b|>|a+b|,乙:ab≠0______条件. (3)甲:a+b=-p,ab=q,乙:a,b是方程x2+px+q=0的两根______条件. (4)甲:cosA>cosB,乙:A>B______条件. 答案:(1)必要不充分;(2)充分不必要;(3)充要;(4)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2.设A是 C的充分条件,B是 C的充分条件,D是 C的必要条件,D是B的 充分条件. 试问: (1)D是 C的什么条件? (2)A是 B的什么条件? 引导学生完成,教师板书. 解:∵A是 C的充分条件,∴A C. ∵D是 C的必要条件,∴C D. ∵D是B的充分条件,∴D B. 由上述互推关系可得:A C D B. 又∵B是 C的充分条件,∴B C. A C D B C. (1)∵C D, ∴D是 C的充要条件; ∴A是 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七)全课小结 本课主要讲授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三个基本概念,着重理解A B即 A是 B成立的充分条件,B A即 A是 B成立的必要条件,A B即 A是 B成立的充要条件(或B是A成立的充要条件). 五、布置作业 1.在下列括弧中填写:“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 (1)“m是有理数”是“m是实数”的(    ); (2)“x2-1=0”是“x-1=0”的(    ); (3)“x=2”是“x2-5x+6=0”的(    ); (4)“x<5”是“x<3”的(    ); (5)“内错角相等”是“两直线平行”的(    ); (6)“ABCD是矩形”是“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    ); (7)“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是“三角形全等”的(    ). 2.(1)已知A和B是两个命题,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B是 (2)kAB=kBC是A,B,C三点在一直线上的______条件. 3.设甲、乙、丙是三个命题,如果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分条件, 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那么丙是甲的什么条件? 作业答案: 1.(1)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3)充分条件;(4)必要条件;(5)充要条 件;(6)充分条件;(7)充要条件 2.(1)必要,必要;(2)充分不必要 六、板书设计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4:2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