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44:04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一节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一.doc(30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北洋军阀的统治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策动外蒙古独 立;英策动西藏“独立”未遂;西姆拉会议;麦克马洪线;日本侵占山东;日 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能力方面:(1)通过对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侵华的教学,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2)通过北洋军阀政府这一时期外交政策的教学, 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中国各民族各阶级、阶层反抗斗争的教学,使学 生认识到帝国主义不能完全将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不屈不 挠的反抗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学法指导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地图、历史材料来分析帝国 主义侵略边疆的目的、状况及对我国的危害,使学生学会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 信息,概括历史结论的方法。(2)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 我国边疆活动的总结,使学生学会综合归纳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沙俄、英、日在 20世纪初加紧对我国边疆地区侵略是重点。20 世纪初,帝国主义乘中国内部政局的动荡之机,在中国边疆的各地区以策动地 方“独立”、武装侵略等多种方式加紧侵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帝国主义各 国在侵华过程中矛盾加剧。日本则逐渐成为中国最凶恶的敌人。结合地图概括帝 国主义对中国的蒙古地区、西藏、山东等地的侵略,形成对这一时期侵略的总体 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2.难点分析:帝国主义制造边疆危机时北洋政府的态度是一个难点。在近 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和疆域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北 洋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一方面和外国侵略者相勾结,签订丧权辱国 的条约;另一方面,又迫于人民的压力,不断调整自己的边防政策,采取了一 系列政治、军事、外交等措施,抵抗外来侵略。因此,中国近代边防,尤其是北洋 军阀时期的边疆危机的形成及其矛盾的暂时解决,应从当时国际形势和北洋军 阀统治时期的时代特征等多角度来分析。 课堂教学设计 师:列强的侵华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线索之一。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各国加强了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的活动。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华的侵略权 益,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中国政局的动荡加紧对华侵略。这就是我们 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三节的课题) 一、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 1.沙俄窥测蒙古 1.沙俄窥测蒙古 师:(引导学生参阅课本第 165页小字、注解③《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内容; 并为学生提供中华民国全图,(见附 1)使学生清楚了解清末民初中国北部边 防状况,明确蒙古地区是中国领土的史实) 生:(按要求阅读、识图) 师: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对朝鲜和东北的控制,使沙俄的“南下”、 “东进”均遭到极大的挑战,沙俄的侵略方针进行了调整。请同学们阅读材料, 沙俄侵略方针是什么? “他们(指沙皇政府)暂时放弃了朝鲜和满洲的一部分,但是同日本人亲 近了,以便可靠地把蒙古和北满并入帝国的版图。……在日本政府的同意下,显 然会达到它的目的。由此可见,在东亚也一贯按预先考虑好的计划(这个计划看 情况而变动,但其重要部分保持不变)在实行扩张。目的在于直接占领一直到长 城脚下的一大片领土,并获得在东亚的霸权”。 ——摘自《列宁全集》第 36卷第 365页 生:(阅读以上史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2.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166页第二自然段内容,要求学生思考:沙俄 策动外蒙古独立分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最重要的步骤是哪个? 从第 167页材料中可看出,在蒙古问题上,沙俄扮演了什么角色?) 生:(思考并回答) 师:(提供一段史料,提问学生沙俄策动外蒙独立的目的是什么) “蒙人对实行自治一事,现在尚无此项能力,不过是替我们煮了一碗好汤, 叫我们慢慢哽咽而已。换言之,我们对于蒙古势必从此担任保护之责,或者甚至 非将外蒙加以合并不可”。 ——沙俄外交大臣沙查诺夫 生:(阅读并回答) 师:沙俄对外蒙的侵略阴谋,激起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极大愤概和强烈反对, 迅速地形成反对沙俄侵略的爱国运动。北京市民举行“反对俄国奸计大会”;商 人抵制俄货;孙中山致电参议院,希望参议院“否认‘俄蒙协约’,坚持到 底”。蒙古爱国王公也声讨叛国集团投靠沙俄、分裂祖国的罪恶活动,宣布“蒙 古拥护各族联合一体的中华共和国,断无独立之理”,并以“蒙古王公联合 会”的名义,通电世界各国,决不承认“俄蒙协约”。但袁世凯北洋政府仍与俄 “合作”,签订了《中俄声明》等文件,使沙俄扶植的外蒙古政权取得了合法地 位。请同学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生:(讨论) 师:(发表自己的意见) 沙俄策动外蒙“独立”发生在辛亥革命的高潮期间,摇摇欲堕的清政府自 身难保,无力顾及外蒙事态的发展。及至北京政府成立,内部纷争,国家并未真 正统一。主要当权者都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才得以维持统治,当然也不敢对这一 带有复杂国际背景的外蒙问题采取坚决立场。袁世凯急于求得帝国主义对其本人 及政权的支持,不惜以出卖国家主权作代价。因此,在外蒙问题上他一让再让。 《中俄声明文件》使中国只得到一个空洞的“宗主权”。外蒙少数卖国者出卖国家 民族利益的行为,也促使外蒙“独立”的形成。 十月革命爆发后,沙皇政府垮台,外蒙傀儡丧失了靠山。1919年 11月,外 蒙的王公、喇嘛等上书北洋政府,“情愿取消自治”,宣布所订有关条约“概无 效力”。外蒙古“独立”丑剧可耻地收场。 沙俄在策动外蒙“独立”同时,还强占我国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地 区。 3.沙俄强占唐努乌梁海 师:(引导学生在中华民国全图中明确位置)唐努乌梁海从唐至清,中央 政权均在此派官设治。清朝时,此地隶属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 这是一片蕴藏着丰富的金矿、煤矿、盐田、水草肥美、盛产珍贵皮毛的宝地,沙俄 称之为“移民之天国”。从 19世纪 40年代开始,沙俄派“探险队”擅自进入这 一地区;《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沙俄从经济上打开了侵占唐努乌梁海的大门 并开始移民。到 1910年,沙俄在唐努乌梁海地区有 115个移民点,俄国移民已 占当地中国居民的 1/10。1912年后,沙俄对唐努乌梁海的兼并加剧。1914年 6月, 沙俄军队以保护“移民”为借口,开进了唐努乌梁海,用武力非法占领了中国 1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唐努乌梁海是沙俄用赤裸裸的侵略手段强占的,历届中 国政府从未承认沙俄对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占领,从未声明放弃中国对这一地区 的主权。 二、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师:(引导学生回忆:英以往对西藏地区的侵略活动) 生:(概括、总结、回答)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167页大字第 2~3自然段,思考辛亥革命后, 英侵略西藏有哪些活动?主要采取了哪些手段) 生:(阅读,总结,回答) 师:在英国侵略西藏过程中,1913年,由英国主持,中、英、藏在印度北部 西姆拉召开的有关西藏问题的会议是很重要的步骤。 1.西姆拉会议(1913年 10月) 在西姆拉会议上,中、英、藏均在会议上提出了议案,请同学们在阅读这些 议案的基础上分析中、英、藏三方在西藏问题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自目的及 实质是什么?(史料见附 2) 生:(阅读材料并讨论) 师:中国政府对旨在使西藏置于英国控制之下的这一议案表示不能接受 。 1914年 7月,一战的战火已到了一触即发的紧急时刻,英国无暇亦无力再与中 国政府周旋,只与西藏地方当局签订了中国政府不予承认的《西姆拉条约》,并 在条约的附图中,划定了一条所谓的“中印东段边界”,即:“麦克马洪线”。 2.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生:(阅读课本第 168页大字第一段内容和《中华民国全图》。图中“察隅” 附近即为“麦克马洪线”的大致位置。明确此边界线划定对我国的危害) 师:由于这条边界线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因此,当时及以后的历 届中国政府一直没有承认这条非法的边界线。 三、日本侵占山东 师:请同学们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并参阅课本第 168页第二自然段大字及 小字内容,思考一战前后列强侵华形势有什么变化? 生:(思考并回答) 1.日本武力侵略山东 师:①请同学们从课本第 169页第一自然段大字中,找出日本侵略山东的 借口;占领地区;结果;结合国际形势思考日本侵略山东的实质。②请同学朗读 第 170页上材料——日本在山东平度张贴的布告,思考此布告说明什么问题? 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师:日本为了将侵略山东的事实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并进一步扩大侵 略。于 1915年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 2.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师:引用二十一条的核心内容(见附 3),学生阅读后回答:①有关山东 的内容有哪些?日本达到了什么目的?②日本为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内容有哪些? ③“二十一条”中对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侵华有损害的内容是什么?④通过“二 十一条”,日本想达到什么目的?哪些达到了哪些不能够达到?为什么? 生:(阅读材料后回答以上问题) 师:“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同时, 它也触及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引起了帝国主义各国的不满,因此,“二十一 条”始终未能执行。 师:请同学们根据此时期帝国主义侵华的史实,总结概括这一时期帝国主 义加紧侵华的特点。 生:(概括总结) 师:历史表明,帝国主义是侵略成性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 同的政治、经济状况,采取不同的侵略方式。 布置作业:思考总结中国近代边疆危机的状况。 附 1 中华民国全图 附 2 西姆拉会议上三方代表议案内容如下。西藏方面:1.西藏独立;2. 西藏的范围应包括青海、理塘、巴塘和打箭炉等处;3.由英藏双方商改 1808年 的印藏通商章程,中国不得过问;4.中国不得派员、派兵驻藏;5.中国须承认 达赖为蒙古及中国佛教的教主;6.赔偿西藏的各项损失。 中央政府方面:1.西藏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中央可派驻藏长官驻扎 拉萨,并得有卫队 2 600名,分驻拉萨等处,西藏的军、政、外交事宜,均应听 候中央的指示; 3.被西藏地方政府监禁、封产的爱国官民,一律释放、发还; 4.西藏代表所提第 5项条件,可以商议;5.前订的通商条款,如需修改,必 须由中印双方商议;6.西藏的范围,不能包括拉岭、江达等处。 英国方面:1.把西藏、青海、西康及甘肃、四川、云南的藏区统称为西藏;并 将其划为“内藏”(包括西藏一部、川边和青海全境)和“外藏”(包括西藏全 部和西康一带),中国对西藏拥有宗主权并承认外西藏的自治权,所有“外 藏”内政由拉萨政府掌握,中国不改西藏为行省,不得在“外藏”派驻军队和 文武官员;2.当中国政府与西藏有争议时,由英印政府裁决;3.英人可以在 西藏自由经商,中国不得加以限制;4.西藏内政暂由英印政府监督;英国商务 委员会必要时可随时带卫队前往拉萨。 ——以上均摘自《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 附 3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如下。1.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 增加修路和通商的权利;2.日本在南满①和内蒙东部享有各种经济、军事特权; 3.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和南满、安奉②两路的期限延到 99年;日本享有对中国 汉冶萍公司及所属厂矿独有的“合办”权;4.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 5.中国警队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6.中国政府聘日本人担任政治、财政、军事 顾问。 【简评】“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历来是古今史家治学 的重要方法,历史教学更是如此。本教案设计者抓住这一道理,在本节的教学中 充分展示了运用地图语言,从时空两个维度揭示历史现象,收到了语言文字表 达不易或不能获致的效果。《中华民国全图》在教学过程中多次使用,充分调动了 学生的想象、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多种心理活动,图面也更有助于认清英、俄、日 等国侵略和北洋军阀无耻卖国诸事件的内在本质联系。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4:1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