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44: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复习 高一.ppt(39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0 0 类别 : 课件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 二、为什么要实行市场经济 三、怎样实行市场经济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平等性 竞争性 法制性 开放性 (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不是万能的 缺陷和弱点 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只找市长,不找市场 : 只找市场,不找市 长, 找了市场,还找市长 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 走 二、为什么要实行市场经济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20年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 生产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特区速度”。2 0年间, 国内生产总值从 1.9亿元增长到 1436.51亿远,增长 750多倍,年均递增 31.25%,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 45.3%,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41.8%.不仅创造 了亚洲经济发展之最,同时创造了世界大中城市发展速 度之最。 1999年,经济特区 (含浦东)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 667.3亿元,比建 特区之初增长了 14.5倍;出口总额 360亿美元,占全 国同期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强。1 、实行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怎样实行市场经济 (一)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 率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二)国家宏观调控 1、含义 : 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2、主要任务 :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 ) 促进 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形势 商品经济 对市场经济的理解: 交换 市场 价值规 律 调节人财物的分配(资源配 置)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 展 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含义不同: 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 : 出现的时间不同: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市 场经济是社会话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基础性的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 方式 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 经济而言的,讲的是是否为了交换 ;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 的,讲的是资源配置方式。 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第二次社 会大分工和私有制产生时期;市场经济 形成于资本主义初期的自由竞争阶段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明: 通过市场可以有效的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 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 择。 所以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 方式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 “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宏观 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 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 关系的变化”。 二、为什么要实行市场经济 当前,世界经济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整个 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可以 启动市场开放,推进资金、技术、商品和劳务跨国流动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经济全球化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有着 密切的联系,是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与跨国 公司、跨国银行和资本跨国流动得到空前发展也有密切 联系。2 、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 需要 从根本上说: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 人,成为市场活动活动的主体 二、是价格由市场决定,商品和生产要素在 市场上能自由地流通 《十五计划》关于完善社会主义使经济 体制指出: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 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 的市场体系: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 地区封锁,进一步开放价格;继续发 展商品市场,重点培育和发展生产要 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 城镇化水平低,这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 矛盾。 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 1)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 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2)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 ,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3)逐步推进城 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4)着力 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税、利、债、费 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财政的作用: 1、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2、可以促进经济大发 展 3、可以有力的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 事业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数: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三、怎样实行市场经济 3、宏观条控的手段 ( 1)行政手 段 ( 2)法律手 段 ( 3)经济手 段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 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 的手段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 活动的手段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 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 措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进行 1、市场交易原则 :2、通过法律和道德实 现 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原则 法律的特点是:强调强制和他律,通过强制手段着 力约束人的行为,要求的是人的外部行为的合法性 ,单纯的思想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 道德的特点是:强调教育和自律,通过教育手段着 力约束人的动机,要求不仅是人的外在行为,还要 求人们行为动机的高尚、善良。 江泽民:“对于一个国家的智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 ,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 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所有制基础不同 目的不同 宏观调控的能力不 同 以生产资料的饿资本主义私有 制为基础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以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为生产目的 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能更好、更有成效的发挥作用 1999年我国税收收入为 10312亿元,首次突破万亿 元, 2000年达到 12660元。 积极财政政策 的具体措施 增加财政支出,发行国债,增加投资 通过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刺激消费 通过减免、优惠等税收政策刺激投资 通过提高退税率等措施刺激出口 征收利息税,刺激投资,扩大消费 通货紧缩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更加突出的原因:生产的迅速扩大,生产能力的迅速 提高,使商品供应量加大: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有效 需求不足,如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总量过剩;供给结 构不合理,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居民收入增长缓 慢,导致储蓄意识增强而消费行为谨慎 通货紧缩的利弊: 利: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也为一定领域 家快改革提供了条件。弊: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 的消费心理;农民增产不增收;企业销售额增加但利 润减少;投资者不愿投资,消费者不愿消费;市场不 景气,失业人员增加;存款增多,大量资金闲置;加 剧生产经营者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企业的正 常生产经营。所以对经济 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 益不利 扩大内需:就是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结构 (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 ),拓宽国内市场、培育消费 热点,以拉动经济增长。(即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 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 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 作用。 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在坚持贷款条件、防范金融风 险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的稳定 稳定的标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数量 *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 度 如何调节货币 投放和回笼 利率 汇率 汇率升高 ----人民币贬值 -----有利于出口 ----不利于进 口 汇率降低 ----人民币升值 ------有利于进口 ----不利于出 口 我国实行的货币政策 1、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2、降低银行利率 3、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4、征收利息税 5、为消费提供信贷支持 6、保持汇率的稳定 价格政策 价格的决定:市场决定价格 即: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 格 材料一: 1990年 ~2000年 材料二: 2000年,中央继续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政策措 施,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 步改善,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0000亿美元,比 1999 年增长 8%,这表明,我国如期实现了年初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 思考题 ( 1 )分析材料一的图示,说明 1 9 9 3 年 ~ 1 9 9 5 年与 1 9 9 7 年 ~ 2 0 0 0 年的 经济形势的特点有什么区别? (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 3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 的突出矛盾是什么?怎样解决这个矛盾? 参考 答案: ( 1) 1993年 -1995年,我国 经济增长过热,物价上涨率达 21。 7%,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 1997—199年,出现了经济增长持续 下滑,物价上涨呈现负增长,表明有效需求不足。 2000年物价有所 回升,经济增长速度摆脱了连续下滑的局面,但总的来说还未完全 摆脱通货紧缩的局面。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绿的饿这种波动表明 ,必须把使哦厂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保证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平稳的增长。 ( 2)材料二说明, 1999年中央实施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坚持 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 同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了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表明国家宏观调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 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饿突出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 不合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把促进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 起来,继续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经济的方针。同时,积极扩大外贸 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迎接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4:3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