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工]经济生活措施类试题汇总 政治 高三.doc(12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经济生活》措施类专题训练
第一部分:措施分析
一、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谈谈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
①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协调
发展
② 综合利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③ 加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⑤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促进经济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提高经济发
展的质量和效益;
⑥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循环、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⑦ 协调投资、消费、出口三者的关系,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⑧ 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
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面对物价上涨
分析物价变动的影响:
①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但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居民消费价格特别是食品类价格的上张,会增加
居民的消费支出,给人们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物价的上涨会使消费者减少对互补品的消费,
增加对替代品的消费。
② 价格变动能调节生产。价格的上涨,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产品供应的增加。
面对价格的上涨,该怎么办:
政府:
1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 、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
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防止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
3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4 、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各种生活必须品的供应
5 、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经济抗压能力,维护社会的安定
团结。
6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处理哄抬物价的行为
7 、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提倡理性消费。
企业:积极落实中央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生产,控制投资规模,优
化生产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自觉接受政府的监管。
消费者:
去掉从众、攀比等不良消费心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做理智的消
费者。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式,避免盲目投资,控制投资风险
三、节能减排
企业节能减排提出可行的措施或方法:
1
1 、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
2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3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4 、开展节能减排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节能减排呼唤全民行动,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事例:
出行骑自行车,乘坐地铁、公交车;随手关灯和水龙头;科学控制空调的温度;使用节能环
保的照明产品、办公设备、家庭装修材料等。
四、扩大内需
提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然而,消费不足特别是农业消费不足是我
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a 、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
b 、危害: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生产能力出现相对过剩,经济出口的依赖程度提
高造成外贸顺差过大,出现过剩的流动资金,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
c 、解决办法: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
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完善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调高保低扩中,缩小收入差距。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
④增加就业,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问题
⑤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定物价
⑥调整和健全消费政策;适度投资规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⑦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⑧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五、收入分配问题
(1 )十七大指出: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
拥有财产性收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 )完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
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 )提高两个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
比重。两个比重偏低是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4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总的原则:调高、扩中、提低、打非
怎样调高、提低、扩中?
调高: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扣除额、累进税、自行申报)
提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
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就业。
扩中:公务员工资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等。
2
(5 )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一般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车辆、
土地、收藏等)所获得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运
营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等受益。
怎么样使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
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②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刨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造福于人民。
③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拓宽投资
渠道,稳定物价,创造有利于使公民财富保值、增值的政策环境,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
④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⑤ 大力发展股票、债券、基金和商业保险等金融市场,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资体制,并
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
⑥ 提高居民的投资意思,提高居民的投资能力,提高居民鼓励公民投资在分散风险的同
时,努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我国的对外开放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
① 统筹安排对内对外经济工作,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创新对外
开放工作思路,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
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② 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市场
波动的能力。
③ 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
合作方式。 w.w.w.k.s.5.u.c.o.m
请你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针对我国出口产品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①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名牌产品,树立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②不断进进行技术创新,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③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④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⑤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请从经济常识角度回答我国改革开放3 0 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坚持和完善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 ②建立和逐步完善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③加强并不断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坚持科学发展观; ④积极发展国际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
第二部分:题型训练
一、最佳选择题
1 .今年,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十分密集,除了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供应外,再
加上央行加息,多个城市出现了房屋成交量下跌的态势,房价涨幅开始放缓。这表明(
)
A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平衡供求关系 B .价格的波动通过供求关系表现出来
C .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D .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2 .中央财政共安排和拔付各项救灾补助资金约2 7 亿元,主要用于灾区,特别是重灾区
灾民转移安置的生活救助,包括灾区城乡低保对象的临时生活补贴等。这体现了(
)
A .财政支出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B .我国社会保险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C .国家通过财政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3 .2 0 0 7 年国债投资和中央预算内的投资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达到
3 6 0 亿元,其中用在“水、路、电、气”建设的资金达 3 0 0 亿元。这主要表明国家(
)
A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B .加大投入增加农民收入
C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D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完成 4 、5 题。
4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意味着新创造价值的分配向劳动者倾斜,这
样做的结果有利于 ( )
①积累基金和消费金都有所增长 ②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③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④增加劳动报酬消除收入差距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 .增加居民收入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不改变分配比例的前提下,把“蛋糕”做大;二是
通过改变分配比例,把“蛋糕”分好。在分“蛋糕”时
①不能靠市场调节因为会造成两极分化 ②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③要更
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④要运用税收对过高收入者进行调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受美国次货危机(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较差的借款人提供低押贷款,因贷款收不回来,
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预计 2 0 0 8 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会放缓。完成 6 —7 题。
6 .美国次贷危机必然导致 ( )
A .国际产业分工全球化 B .各国干预企业生产经营
C .中国对美出口受到波及 D .提升人民币的世界货币地位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表示,各国央行应寻找对经济衰退的策略。各国央行应做到(
)
A .增加存款储蓄,规定物价涨幅 B .调整货币政策,维护经济稳定
C .管理人民币流通,调整利率和税率 D .多吸收商业存款,少发放商业贷款
8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一直保持顺差,但文化产业却是逆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降低出口关税,提高出口退税率 B 、降低进口关税,增加进口
4
C 、提高出口关税,降低出口退税率 D 、降低出口退税率,扩大出口
9 、《吕氏春秋·审时》指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我国古代
的这一农学思想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是
①要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水平②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③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④强化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回答 1 0 、1 1 题。
1 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
医疗卫生服务。这就是说
A .要通过政府立法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B .要通过强化政府职能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C .要通过依靠政府服务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D .要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
1 1 .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北京市政府继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今年又建立城乡“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
经济意义是 w.w.w.k.s.5.u.c.o.m
①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稳定人民生活 ②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③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优越性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④
二、多项选择题
1 2 .2 0 0 7 年 1 1 月 2 7 日,在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级论坛”通过的《北京食品安
全宣言》指出,要通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有效的合作,来加
快食品安全能力建设,以确保大家获得更安全的食品。这表明
A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机制
B . 食品安全是全球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内容
C . 经济全球化为构建国际食品安全体系提供了可能
D . 食品安全已成为各国交往的基本准则
1 3 .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
A .导致我国进口原油外汇支出增加 B .导致相关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C .导致国内相关商品价格上涨 D .导致消费者支出增加刺激消费
1 4 .2 0 0 7 年 1 2 月 3 日至 5 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 0 0 8 年
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政策要求的是
A . 提高贷款利率 B . 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
C . 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
D . 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1 5 .2 0 0 7 年 6 月份以来,我国的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对居民生活
的影响有
A . 加大了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B . 在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会严重制约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 生猪喂养户会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投入,增加猪肉的供应量
D .居民会加大对其他肉制品的消费,并带动相关商品价格的上升
5
1 6 .自2 0 0 5 年 7 月汇改至今,2 0 0 7 年 1 2 月 1 2 日人民币汇率破 7 . 3 8
关口,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 9 . 9 % ,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升值了 1 7 . 0 % 。对于现阶
段人民币升值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B .人民币升值,利于我国缩小国际贸易顺差,调整国际收支平衡
C .人民币升值,利于我国出口贸易,
D .人民币升值,表明对所有外汇都升值
1 7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越来越
具体和明确了。以下属于经济建设方面目标的有
A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 0 2 0 年力争比 2 0 0 0 年
翻两番
B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 0 2 0 年比 2 0 0 0 年翻两番
C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动力、更加开放的经
济体系w.w.w.k.s.5.u.c.o.m
D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
活更加殷实
1 8 .2 0 0 7 年8 月 3 0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 9 次会议表决通过反垄断法草案。
至此,被誉为“市场经济宪法”、历经1 3 年长期反复博弈的《反垄断法》终于破土而出,
并将从2 0 0 8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目前,我国行业垄断已经逐步打破,如电信企业已
彻底改变了中国电信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民航分为六大集团公司并与民航总局脱钩。打破
行业垄断有利于
A .企业公平竞争,增强竞争能力
B .更好地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 .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D .市场价格公开、公正,使消费者得到实惠
答案:1 - - 5 A C D A D 6 - - 1 0 C B A A B 1 1 C
1 2 - - 1 5 A C A B C A D A D 1 6 - - 1 8 A B B C
A C D
6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