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45:02
[原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生物 高二.doc(55.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教学目标 ⒈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⒉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⒊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⒋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2.教学难点 (1)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三、教学方法 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课时 2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情境 导入 〖情境导入〗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 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对于这个问题,首先 是神学家们作出了“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 创造了鸡,然后让鸡下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 不相信上帝了!没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 释”也就没人相信了。 通过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 物是进化的,而不是女娲造人,也不是上帝造物。 那么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 讨论生物进化的一些学说。 (点评:利用课件,展示由单细胞生物到人的生物 进化过程的录像,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在录像中提到 “地球上已经发现的动、植物有200多万种,这么多个不 相同的生物是怎样产生的?进化论提供了最科学的解 释。”) (实录:边看录像边听解说,很多学生脸上流露出 好奇的表情。课堂气氛活跃) 听讲思考 激起了学 生主动探 究的热情 以情激情, 创设情境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绿竹三思笑 1 一.拉马克 的进化学 说 1. 屏幕展示拉马克的人物及介绍,并看书思考以 下问题: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评:绝大数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答案:①生物 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②生物是由低等 到高等逐渐进化的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 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生物进化原因:一是“用进废 退”二是“获得性遗传”;但是对于“获得性遗传”这 个名词理解不透澈,所以教师要单独讲解) 2. 举例说明此观点:课件展示长颈鹿,设置问 题:利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 (实录:学生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得到正确的解 释: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进化是因为草地退化后要吃树 叶,当然颈长的有优势,它们想要长颈,于是天天使劲 地将颈伸长,终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其他的学生也是 表示赞同。教师进一步规范指正。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 3.相关练习 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 B ) A. 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 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 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遗 传给后代; D. 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链接】拉马克的进化论提出以后,并没有引起社 会的重视。就连达尔文在开始他著名的 5年航海旅 程时,也还认为物种是不变,而且都是神创造的。 后来他又通过大量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自然选择 学说” 思考回答 学及时练 二.达尔文 的自然选 择学说 屏幕展示达尔文的图像,航海途径以及有关达尔 文相关内容。 1.播放四段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录像,诱导学生 思考观察。并提出相关的问题:①每一段录像各说 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什么内容?②哪项内容是生 物生存的条件?哪项内容是生物生存的手段、动力? 哪项内容是生物生存的基础、内因?哪项内容是生 物生存的结果?③生存斗争中包括几方面?哪种 最为剧烈? (点评:通过录像形象而直接的阐述出达尔文自然 看想问 把理性知 识通过感 性认识来 潜移默化。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绿竹三思笑 2 选择学说的内容:过渡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 存;其中过渡繁殖是生物生存的条件,生存斗争是生物 生存的手段、动力,遗传变异为基础,适者生存为生物生 存的结果。四则内容环环相扣,学生易懂而又深刻。使本 来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实录:学生很少见到带有录像的课件,所以个个 精神抖擞,兴致盎然,从明亮的眼睛中看到了对知识获 取的渴望。每一段录像都诱导他们相互讨论,相互争执, 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的回答大多数也是正确的,教师 加以指点订正。) 2. 课件再次展示远古长颈鹿和现代长颈鹿的对 比照片。设置问题: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 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 (点评: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说给予不同的解释, 相互比较。为下文拉马克与达尔文两者观点的比较作下铺 垫) (实录:学生纷纷响应,踊跃参与,各抒己见。一部 分同学还是以拉马克的观点解释,但后来听到其他同学 正确的解释,才恍然大悟。其中以一位女同学幽默而又洪 亮的回答(“长颈鹿,对开始它们不叫长颈鹿,叫鹿。它 们过渡繁殖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树叶不够吃,势必 加剧种内之间的斗争这叫生存斗争;而对于现在的鹿有 脖子短的有脖子长的这叫遗传变异;对于脖子长的鹿有 优势,而脖子短的因为够不着树叶而最终饿死淘汰,这 叫适者生存。”)结束了这次讨论。教师最后通过课件给予 正确的答案: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 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 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 (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 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气氛达到高 潮。) 教师最后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现出长颈鹿的进 化过程,并通过对课本中图示的达尔文自然选择 学说的解释模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然选择学 说解释一些生物现象。使课本的知识得以迁移运用 3.再次设置思考讨论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是否否定了拉马克的观念呢?如何评价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学说?(贡献和局限性)引导学生看书 并分组讨论的出答案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绿竹三思笑 3 (点评: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学会从 课本提炼知识,归纳知识,懂得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不 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 的修正、深入和扩展。) (实录:经过学生的讨论,并争执后最终得出答案 (1)①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 遗传的观点”,承认变异是可以遗传的;②他改变了拉 马克过分强调“生物内在的自我改进的力量”的观点, 在解释适应性的形成时强调“自然选择”的作用 (2)肯定:①较好的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② 相对系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局限:①未能对遗传 和变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 于个体水平;③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骤变 不可能形成新物种。教师再次通过课件展示上述答案) 【链接】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已经过去 100多 年,在这 100多年期间,生物科学得到了飞速的 发展,那么现在生物进化理论又对达尔文的自然 选择学说进行了那些修改呢? 三.达尔文 以后进化 理论的发 展 本知识点内容很少,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看书,相互讨论的出答案。问题:现在生 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那些 修改呢? (实录:学生通过 1分钟左右的时间看书直接而 又准确的得出答案: 1 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 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 本质; 2 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 摈弃; 3 研究的对象从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 种群为基本单位。) 教师加以 点拨,为 第二节现 代生物进 化理论的 主要内容 作好铺垫。 小结 教师通过课件的形式,将这节课的基本框架展现 到屏幕上,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出本节的思路框 架,尤其是拉马克——用进废退;达尔文——物 竞天择等概括性语言不可缺少。然后拿出 5分钟左 右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回顾。最终达到当堂的知识 当堂巩固。 四、知识迁移:结合本节内容教师精心挑选典型习题,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得 以迁移运用,起到再次巩固的效果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绿竹三思笑 4 1.某植物单植年产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 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 A.物种是可变的; B.过渡繁殖,生存斗争; C.选择的不定向性; 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 染色体变异; D. 自然选择。 3.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他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4.下列哪一项符合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过程的论述( ) A.变异——生存斗争——有利变异的积累——适者生存; B.生存斗争——生物变异——有利变异的积累——适者生存; C.环境变化——生物变异——适者生存——有利变异积累; D.生物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有利变异积累。 5.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其缺陷( ) A.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B.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D.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骤变不可能形成新物种。 (点评:通过这 5道小题的测试,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很好的掌握了本节的精髓, 尤其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环境在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在适应环境” “变异产生于环境变化之前”) 课后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纽带,通过四个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录像营造 了一种“教学情意场”, 学生是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学生通过独 立思考,亲身体验科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科 学领域没有终极真理,存在质疑和争论不仅是正常的,而且能促进科学的进步。这 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能力。这样处理,比通常由教师简单地 讲述,灌输知识要强得多,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更深更牢固。通过多 媒体的辅助活跃了课堂气氛。将一些本来不太好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主动学习的学生比例也进一步增大。这节研究课让我深 深感到:开展诱导探究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最根本是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地让 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实现,能够在教师的诱导下,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真正 地“动”起来,那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绿竹三思笑 5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5:0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