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45:03
[原创]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高三.ppt(582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第 11 页
第 12 页
第 13 页
第 14 页
第 15 页
第 16 页
第 17 页
第 18 页
0 0 类别 : 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 1 ) 长阳民高 刘案甫 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什么是诗歌作品的形象:   指的是诗歌作品创 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 、寄寓作者的生活理 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 载体。 诗歌中形象的分类 形 象 景物:景色 / 景象——借景 抒情 事物:情 + 物——托物言 志 人物:塑造的人物形象 / 抒情主 人公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蕴涵 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 或社会意义。 鉴赏形象的要点 1 知人论诗,关注背景。 2 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 神态、动作、心理关键字词, 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 境 ) 、情节——鉴赏依据。 思维切入点  鉴赏人物形象的 1 试分析《登幽州台歌》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 ,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分析: 知人论诗:敢谏,其诗苍劲有力 抓人物语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 下”。 【参考答案】 本诗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 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落 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念”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 下”写出凄凉和忧伤。表达的是对 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 2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 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 镜湖边的三山。 分析: 1 、知人论诗,关注背景:人:陆游;世:南 宋,抗金;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 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 2 、抓人物心理:“万里” 、“匹马”、“关河梦 断”、 “ 身老沧州” 3 、抓人物神态:“泪空流” 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 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越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 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 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了从军时 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 ,“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答案参考: 诗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 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 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 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 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 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 国无门的感慨。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 义 3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这首诗勾画出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隐者形象。 诗的前两句营造出了一个广阔、寒冷、寂静的 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渔翁不怕天冷 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 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 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形象的意义 诗歌中人物形象鉴赏 解题思路: 读懂 分析 表述 答题格式: 1  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  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  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 态度)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常 见 诗 歌 人 物 形 象 类 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李 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 疾 6.建功立业 / 反对征伐的形象:王翰的 《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 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 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7.爱恨情长的形象:柳永的《雨霖铃》   回答赏析题中的主观题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 “踩点”给分,二是要文通字顺。   因此,不怕你多答,就怕你不答或少答,更怕龙 飞凤舞看不清看不懂或出现病句错别字。既然多写一 般不扣分,那么如不限定字数有时可在答题时尽可能 的陈述自己的见解。 需要强调的是,简答题实际上和作文一样 ,十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基本功。 调整心态 冷静答题。“什 么”“特征”“意义”三句话。诗词欣赏 赋分一般都比较高,每分要志在必得。 温馨提示 练习 1 分析这首小诗中的人物形象 拜新月(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 练习 2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 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作者贬谪黄州兵后的第三年。 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 合词句简要回答。 祝你成 功 !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5:0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