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
课题: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第 1 课时 2 0 0 3 年 1 0
月 1 6 日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1 。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
和增加。
3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2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
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
主义观点
2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探究能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应有教学过程的一般环节,如预习检测、复习训练、目标揭示、内容新授、教学小结、作业布置等,
并且必须有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问题引入]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
新的物质。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
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
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 实验探究] 下面让我们
思考并猜想:1 增加了
2 减
少了
3 不
变
设疑,激发求知欲。
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 演示实验一]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
定
阅读教材。观查,记录,填写实
验报告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是 克,
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
记录实验的方法。
问题讨论]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
和相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
[ 演示实验二] 铁钉跟硫酸铜溶
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引导学生从实验事实中总结出质量守恒
定律的内容
[ 投影或挂图] 氧化汞分解示意
图及水分解示意图的分析,引导学生从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
质量守恒的原因。
小结,验正了第三个猜
想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称量记录:
反应前的总质量是 克,
反应后的总质量是 克。
思考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
能力。
通过形象的图示分析,引导
学生的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定
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宏
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
[ 活动和探究]
指导实验
提问: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
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的结果?
强调定律中几点:(1 )是指参加化学
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 )生成物的
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气
体)的质量
[ 小结] 只要是化学反应,必然符合质
量守恒定律。
分组实验一蜡烛燃烧
学生实验,分析
分组实验二镁条燃烧
完成书上的讨论题
交流。
看书,课堂练习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猜
想- 设计实验—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体会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强化对定律的理解和认识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综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1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3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总和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