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
一、教育目标:
(一)知识点 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能力培养点 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能说出一些常用
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能科学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
(三)情感体验点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去分析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教学设想
重点:对机械运动定义的理解和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难点: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
疑点:对参照物的认识
教学法:分析归纳法、实验探究法
三、媒体平台
多媒体课件、钢笔或直尺及书
四、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由前一章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而
物质又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在微观世界,分子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在宏观世界,我
们居住的地球也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也在不停地运动着。让我
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去感受一下运动世界的神奇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
物体的运动>。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何感想?接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人们用
各种方式描述着物体的运动,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物理学中是如何描述运动的。
板书题目。
(二)什么是机械运动
1、[教师]:课前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要求大家收集运动的例子。现在咱们各
个小组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举的例子多,举的例子更好。
2、[教师]:请各小组上报列举的数目,并说出具体的例子。
3、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运动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能讲讲你们是怎么来判断物体
是不是运动的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明。
4、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甲学生站着不动,乙学生从讲台一端行走到另一端。让
其它学生来描述甲、乙两同学的运动情况。从而引出“位置的变化”这个本质特
点。
[ 板书 ]1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5、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运动的例子。<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形形色色物体的运动>,
以加深学生对机械运动定义的理解,同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参照物
1、[教师]:虽然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但有时候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并不
是很容易的。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资料,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⑴站台上的男孩为什么认为火车是运动的?
⑵坐在车厢内的男孩为什么认为车厢内的座位和乘客是静止的?
他为什么认为窗外的景物是运动的?
⑶摄像机对面的第一列火车运动情况如何?
⑷摄像机对面的第二列火车运动情况如何?
⑸观察者为什么为产生错觉呢?
⑹大家认为,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要做的第一件工作是什么?
<播放多媒体,展示两列火车相对运动的情况>。
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给出参照物的定义。
[ 板书 ]2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比一比、赛一赛:请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并
说明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看哪个组选择的参照物最多?描述的
格式可以是“×××是运动(或静止)的,因为以××为参照物,它的位置变
化了(或没有变化)”。例如“电线杆是静止的,因为以地面为参照物,它
的位置没有变化”。
3、各小组派两个形象代言人来展示本小组的思考结果。教师对各组举例的数目进
行统计,并将结果板书于黑板上。组织大家在小组内议论,选择的哪个参照
物最合理?为什么?选择参照物究竟该注意什么?学生充分发言之后,<播
放多媒体,展示参照物的选择应讲究方便的原则。>
(四)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教师小结:通过观看录像片段,同学们还知道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板书 ]3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
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分小组进行实验,进一步体运动的相对性]
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
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播放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4、回答完上面三个问题之后,请同学们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来判断钢笔的运动
情况。
5、请同学们看一则有趣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
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
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请同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五)学习小结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请大家畅所欲言地谈一谈。
2、随堂练习
附:板书内容
1、 机械运动
2、 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