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45:11
[原创]浅谈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 .doc(27.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浅谈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 作者: 罗金根 (江西省铜鼓中学) “教育,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曾经在论坛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 想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个对教育没有良知或失去信心的人。作为一个教育 工作者我有些困惑,同时也学着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教育的意义何在? 这是个话题比较深广,但可以肯定的是教育的意义应该让我们的学生的学 习更有意义。而其中班主任的角色尤为重要。 在班主任工作这条战线上,三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让我明白了很多, 一个好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深长,有感于此,特结合自己的教 学实践略作一点方法论,以明教育之本。 由于特殊的原因,三年的高中班主任我有幸接任了三届学生,其中有 一届是文科重点班,一届是文科普通班,还有一届是理科普通班。面对不 同的学生群体,班主任工作自然是要因材施教,方法灵活。但有一个理念 是相通的,学生的智力和发展是多方面的,而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 导者。 在指导工作中我觉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让受教育者不断自信的过 程。任何一个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进步的教师永远不是一个好教师。只有让学 生感受到自信,才能让学生的生命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生群体中很难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学困生”, 特别是普通班的学生,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对完成学习任务 有一定的困难。帮助他们脱“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 容辞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首要责任,这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那么教育实践中如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扬起前进的风帆呢?   一、播下爱的种子,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信心   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 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 去奋斗。“学困生”平时很难听到教师或同学的夸奖,对他们来说受责备 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作为教师对转化 “学困生”首先要有信心,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要多一些表扬, 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 声。要常对他们说:“你本来可以优秀,就不要选择平庸”“你能行,老 师相信你。” “不要怕,大胆试一试。”“学习不在于智力有多高,而在 于你是否用心”这对“学困生”来说,就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 从而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理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 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他们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而过多 的失败体验,则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困 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 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如:好学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 “学困生”经过订正才做对的,也要表扬、鼓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 师还要有意地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 的才能,发挥其特长,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 折,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培养自 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在这里,我们可以多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不 妨多说两句。事实上并非“IQ高就聪明,IQ低就愚笨”,其实我们每一个学 生都很聪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 每一个人至少有7种不同的“智力中心”,分别是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 视觉空间智力、肢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内省智力。任 何一方面智力的表现,都应该看成是一次不小的成功,都可以让学生获得 自信。 曾经在普通班让学生组织过的一次主题班会就很容易说明问题。平时 在普通班上课基本上是“水波不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老师对学生 也失去信心,甚至有的老师觉得普通班太没意思,基本上是在为重点班作 陪衬,连我这个班主任也一度认为班上大多学生都是“无能之辈”。可是 在一次主题班会的“主题征选”活动中让我改变了看法,其实同学们都很 有自己的想法,都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其中的一个主题是 “龟兔赛跑,到底谁赢?”在此次主题辩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思路开 阔,论说有力,表达得体,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平时“专瞌加小说,一问三 摇头”的袁某某同学也加入到论辩中来,而且表现镇定,被评为最佳辩手, 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看得出,同学们都有认识自己的能力,袁 某某同学也从自己的成功中获得了更多自信。   三、科学评价,体现个性差异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 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 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即使他们做 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 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 而异,不能和好学生相比,因为有些“学困生”根本无法达到优秀的成绩, 只能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拿现在的成绩与原来的成绩比。如这次考试比 上次多了5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 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教学实践 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 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育人艺术,每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带班特色和招术。 我在此也是记些个人体会,但目的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成效。最后,我想 套用别人的一句话,与各位同事共勉。我们要给学生以阳光,我们的心中 就必须拥有太阳。请相信我们的学生,关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让教育变 得更有意义!                   2007-9-26 参考文献:《班主任之友》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5:2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