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1:46:02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六年级.doc(10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4、教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和 这两个比的比值 相等)   教师: 和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这两个比是相等的, 因此它们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 = ) 二、探究新知 (一)比例的意义(课件演示:比例的意义)下载   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 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1、教师提问: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相 等) 2、教师明确: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 等式    或 . 3、揭示意义:像 = 、 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 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关键:两个比相等 4、练习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① 和 ② 和   ③ 和 ④ 和 填空   ①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②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演示:比例的基本性质)下载   1、教师以 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 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2、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3、让学生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   以 为例,指名来说明.   外项积是:80×5=400   内项积是:2×200=400   80×5=2×200 4、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5、教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 质   (板书课题: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 6、思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 什么关系?为什么? 教师板书: 7、练习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和 和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 本性质组成比例.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有四项. 2、在 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 )×( ). 3、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和 (2) 和   (3) 和 (4) 和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 个)   2、3、4和6 五、课后作业   根据3×4=2×6写出比例. 六、板书设计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1:46:1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