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平移概念,平移公式.
(二)能力目标
1.理解向量平移的几何意义;
2.掌握平移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平移公式简化函数解析式.
●教学重点
平移公式.
●教学难点
向量平移几何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启发学生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来理解图形的平移,引导学生弄清图形在平移前后新旧
坐标间的关系,深刻理解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从而掌握向量平移在简化函数解析式的
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
第一张:例1(记作§5.8.1 A)
[例 1](1)将函数y=3x 2的图象F按向量a=(-1,3)平移得到图形F′,
求F′的解析式.
(2)将一抛物线 F按照向量 a=(-1,3)平移后,得到抛物线 F′的函数解析
式为y=3(x+1)2+3,求F的函数解析式.
第二张:例2(记作§5.8.1 B)
[例2]把函数y=x 2+6x+11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y=x 2的图象?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师:在有关二次函数的图象平移和三角函数的图象平移中,我们已知接触了图象的平
移其平移的方式与我们这一节所学的平移有着实质的相同性 下面我们进行研究 .
Ⅱ.讲授新课
1.平移的概念
设F为平面内一个图形,将F上所有的点按照同一方向,移动同样的长度,得到 F′,
这个过程叫做图形的平移.
师:在图形平移过程中,自一点都是按照同一方向移动同样的长度,所以我们有两点
思考:
其一,平移所遵循的“长度”和“方向”正是向量的两个本质特征,因此,从向量的
角度看,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
其二,由于图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故认识图形的平移,就其本质来讲,就是要分析
图形上点的平移.
2.平移公式
设点P(x,y)按照给定的向量a=(h,k)平移后得到新点P′(x′,y′),则
kyy
hxx
师:容易看到,公式中是用旧点的坐标和平移向量的坐标来表示新点坐标的,从向量
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向量坐标等于终点(新点)坐标减去起点(旧点)坐标,故公式也可变形为
yyk
xxh
3.图形的平移公式
给定向量 a=(h,k),由旧解析式求新解析式时,把公式
kyy
hxx
,代入旧解
析式中整理可得;若由新解析式求旧解析式,则把公式
kyy
hxx
代入到新解析式中整理
可得.
应当注意,上述点或图形平移,坐标轴并没有移动,平移前后均在同一坐标系上.
师:下面我们进行例题分析
(给出投影片§5.8.1 A)
[例1]分析:此题求解关键在于找出F与F′上对应点的坐标关系.
解:(1)设P(x,y)是图形F上任意一点,它在 F′上的对应点为P′(x′,y′),
则由平移公式得:
3
1
yy
xx
,可得
3
1
yy
xx
代入y=3x 2得y′-3=3(x′+1)2,即y′=3(x′+1)2+3,
所以图形F′的解析式为y=3(x+1)2+3.
(2)设P(x,y)是图形F上任意一点,它在F′上的对应点为P′(x′,y′),则
由平移公式得
3
1
yy
xx
代入y=3(x+1)2+3中得y+3=3[(x-1)+1]2+3
整理得y=3x 2.
评述:这是一类给定平移向量,根据图形平移前(后)的解析式,求平移后(前)的解析
式,解这类问题,应当充分注意点和图形的对应,千万不能代错了解析式.
[例 2]分析:应仔细研究平移前后的函数解析式或图象,建立关于平移向量的坐标
的方程,从而求得平移向量.
解法一:∵y=x 2+6x+11=(x+3)2+2
又抛物线顶点 O′坐标为(-3,2)
又抛物线y=x 2的顶点为 O(0,0)
∴将抛物线y=x 2+6x+11平移,使顶点 O′与 O重合
设 OO =(h,k),则
220
3)3(0
k
h
因此,把函数y=x 2+6x+11的图象沿 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沿 y轴向下平移
2个单位,即按照向量 OO =(3,-2)平移后可得到y=x 2的图象.
解法二:∵y=x 2+6x+11=(x+3)2+2
即y-2=(x+3)2①
设函数图象按向量a=(h,k)平移后可以得到函数y′=x′2②
比较①②得平移公式
2
3
yy
xx
,
∴h=3,k=-2
故所求平移向量为a=(3,-2)
Ⅲ.课堂练习
课本P 123练习 1,2,3.
Ⅳ.课时小结
师: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理解平移的意义,深刻认识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掌
握平移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平移公式简化函数解析式.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 124习题5.8 3,4,5,6
(二)1.预习课本P 127~P 129
2.预习提纲:
(1)正弦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有几种表述形式?
(2)正弦定理如何证明?
(3)正弦定理能解决哪些三角形问题?
●板书设计
§5.8.1 平 移
1.平移概念: 3.图形平移可以转换为点 4.学生练习
一个平移即一个向量 的平移
2.点的平移公式
kyy
hxx
●备课资料
1.平移规律探究:
由平移公式
kyy
hxx
可得
yyk
xxh
,设平移前后图形为F、F′
(1)当h=0,k>0时,x′=x,y′>y,F′可看作将 F沿 y轴向上平移 k个单位
得到;
(2)当h=0,k<0时,x′=x,y′<y,F′可看作将 F沿 y轴向下平移|k|个
单位得到;
(3)当h>0,k=0时,x′>x,y′=y,F′可看作将F沿 x轴向右平移 h个单位
得到;
(4)当h<0,k=0时,x′<x,y′=y,F′可看作将 F沿 x轴向左平移|h|个
单位得到;
(5)当h>0,k>0时,x′>x,y′>y,F′可看作将F沿 x轴向右平移 h个单位,
再沿 y轴向上平移k个单位得到;
(6)当h>0,k<0时,x′>x,y′<y,F′可看作将F沿 x轴向右平移 h个单位,
再沿 y轴向下平移|k|个单位得到;
(7)当h<0,k>0时,x′<x,y′>y,F′可看作将F沿 x轴向左平移|h|个
单位,再沿 y轴向上平移 k个单位得到;
(8)当 h<0,k<0时,x′<x,y′<y,F′可看作将F沿 x轴向左平移|h|个单
位,再沿 y轴向下平移|k|个单位得到.
2.平移方式应用举例:
[例题]把函数 y=log 2(x-2)+3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可以得到 y=log2x
的图象?
解:设 P(x,y)是 y=log2(x-2)+3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平移后的对应点为 P′(x
′,y′)
则
kyy
hxx
代入y=log2(x-2)+3得
y′=log2(x′-h-2)+3+k
即y=log2(x-h-2)+3+k与y=log2x的图象重合
∴
03
02
k
h
解得
3
2
k
h
因此,函数 y=log2x的图象可以看作将函数 y=log2(x-2)+3的图象沿 x轴向左
平移2个单位,再沿 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即按 PP =(-2,-3)平移后得到.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