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01:07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中的教案示例 高二.doc(28.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19世纪70年代后 期欧美工人运动的重新高涨;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指导;第二国际的成 立;第二国际的组织形式;第二国际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及其作用;恩格 斯逝世后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的泛滥;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俄国社会 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2.能力方面:(1)通过对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组织形式和 面临的任务等方面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正确认识历史事物的 能力。(2)通过对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第二国际建立、初期活动及其作用的教学, 使学生受到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教育。(2)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 献身的精神。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对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和俄国社会民 主工党成立的历史条件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掌握归纳和分析的方法。(2)引导学 生对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进行比较,让学生学会对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 事件进行比较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19世纪晚期欧美的工人运动和第二国际的建立是重点。 这一部分的内容实际是作为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材料出现的。19世纪晚期欧美 工人运动重新走向高涨,工人罢工次数增多,规模扩大,在工人运动高涨的形 势下,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进一步传 播,在斗争中工人阶级要求加强国际间联系和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第二国际 正是适应这种要求建立起来的。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继续与各国工人运动 保持密切联系,并给予指导。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一如既往,在第二国际的 成立过程中实际上起了领导作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历史事 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国际主义等方面的思 想教育。(2)列宁主义的诞生是重点。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 会的召开,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从这时起,以列 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布尔什维主义,它的出现,标志着列 宁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一 思想体系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虽然在教材中所占篇幅并不大,但和后面内容联系 紧密,所以十分重要。 2.难点分析:比较第二国际同第一国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产生不 同点的原因是难点。第二国际同第一国际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都建立于工人 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历史时期,在组织和建立过程中,都得到了马克思和恩 格斯指导。第二国际同第一国际有以下不同:第一,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 成,第二国际主要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第二,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 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只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已 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造成以上两点不同的原因是第二国际成立时比第一国际 成立时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水平高,范围广,而且各国人民政党和组织已广泛 建立。第三,在组织上,第一国际实行较严格民主集中制,规定加入国际的各工 人团体是它的支部,而第二国际组织较松散,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 国党是独立自主的。第二国际的这种组织特点是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水平造 成的。这时期各国工人阶级均先后成立了自己的政党或组织,各国情况千差万别 各国党需要根据本国情况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路线和和策略。马克思主义此时 也已得到相当广泛的传播,许多党的领导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斗 争经验,完全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党的战略策略。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结合 当时国际工人运动水平和发展形势,进行讨论、分析,形成正确的认识。 课堂教学设计 师: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随着以 电气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 过渡。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各国工人人数猛增。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随着垄断的加强而更加深化,周期性经济危机更加频 繁。从 19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欧美工人打破自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的 沉闷局面,使工人运动重新走向高涨。 一、19 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 师:(组织学生阅读第一目内容,概括欧美工人运动发展的状况) 生:(阅读并概括) 师:(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将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状况归纳 为四个方面,并和学生一起列出阅读提纲) 1.欧美工人运动重新高涨 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3.德、美、法等国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 4.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指导 师: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国际间的联合,同时也为新的工 人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条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19世纪晚期工人运动 的发展为新的工人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的重新高涨为 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的进一步传 播,为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建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德、法、美等国工人阶级政党 和组织的相继建立,为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建立准备了组织条件;马克思、恩格 斯在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建立过程中热情的关心和指导,起了领导作用。 二、第二国际的建立 师:1889年 7月 14日,即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日,国际社会主义 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来自 20多个国家的近 4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中 有许多人是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大会讨论了国际劳 工立法、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 节的决议,这次大会标志着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第二国际的成立。 三、第二国际的活动 1.第二国际的组织形式 师:第二国际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活动形式上都可以说是第一国际的继 续和发展。第二国际的中坚力量都是第一国际的骨干,活动形式也是以召开代表 大会为主。但在组织形式上两者有显著的区别。第二国际的组织形式较为松散, 它不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第二国际前期没有常设机 构,后期建立的“执行局”也仅仅是个联络机关,对各国党没有组织上的约束 力。第二国际也没有明确的纲领、正式章程。而第一国际则实行了较严格的民主集 中制,有一个作为中央领导机构的总委员会,加入国际的各国工人团体是它的 支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第二国际采取这样的组织形式? 生:(思考并作答) 2.第二国际的决议及作用 师:第二国际作为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其活动是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 推动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历次代表大会的决 议上。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国际的活动”一目,看一看第二国际有哪些重要决议 生:(阅读课文,找出第二国际的四项重要决议名称) 师:上述决议都基本正确地回答了当时工人运动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推 动了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推动了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 3.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思潮泛滥 师:第二国际从建立起,内部就存在着各种派别。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 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引起第二国际内部的激烈斗争。何为修正主义?修正主义 理论是谁提出来的?修正主义究竟在哪些方面修正了马克思主义?让我们一起 来阅读第147页第一段小字和史料,罗莎·卢森堡《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节选, 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看书,回答问题) 师:修正主义就是要全面地修正马克思主义。伯恩斯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修正了马克思主义:以“阶级缓和”和“阶级合作”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 斗争学说;以“议会合法斗争”和“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无 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提出“最终的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 是一切”的口号,实际就是要放弃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19世纪晚期,在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中为什么会出现修正主义思潮?请同学们读第147页最后一段关 于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条件的文字,回答这一问题。 生:(读书并回答)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指导学生将修正主义产生的社会条件 归结为“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两大方面) 师:围绕着对修正主义的争论,第二国际内部形成了左、中、右三派。(指导 学生在书上找到三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虽然左派对修正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但修正主义在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的领导机构中日益占据上风,导致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后这些政党倒向本国帝国主义政府一边。他们公开号召本国无产阶级 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参战,使各国无产阶级互相厮杀。于是,第二国际国政治上 的分裂而陷于破产。 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布置讨论题)比较第二国际与第一国际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分析产生不同点的原因。 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师:(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导入下一个问题)19世纪末 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在俄国得到 了迅速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了。 四、列宁主义的诞生 师:(布置学生阅读“列宁主义的诞生”一部分课文) 生:(阅读课文) 1.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师: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历史条件。 生:(归纳作答) 师:(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几方面进行简单归纳)无 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奠定了阶级 基础和思想基础,而列宁则为在俄国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和组织 上的必要准备。 2.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 师:(总结) 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以列宁为 首的革命派占多数,称为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所坚持的理论和路线是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和路线,也称为布尔什维主义,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 义的诞生。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 义”。 小结。(略)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2:57:5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