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胜利教案示例 高二.doc(28.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胜利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
之战;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投降;《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欧
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德国法西斯投降;波茨坦会议;日本法西斯
投降。
2.能力方面:(1)通过学生参与讲述战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2)通过对
有关历史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评价能力;(3)通过讨论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影响和历史启迪,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并增进学生对历史的深层次
理解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l)通过对斯大林格勒等战役的教学,让学生感受战
争的正义与邪恶、壮烈与残酷,加深学生对战争的恰当的感情体验。(2)通过对开
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这些会议对二
战的胜利结束所作的积极贡献,也认识到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明白
矛盾是永恒的,惟其如此合作才显得难能可贵。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协作与斗争的
关系,增强合作意识。(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
各国人民共同斗争、浴血奋战的结果。通过反思战争,培养学生珍惜和平,树立
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4)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主
动学习意识。
4.学法指导方面:(1)通过雅尔塔会议及其它国际会议的教学,指导学生
掌握运用史料分析的方法来认识这段历史的方法。(2)通过教师讲述引导学生从
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进程。(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阐述观点,
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重点之一为雅尔塔会议。从知识方面看,雅尔塔会议是反法
西斯盟国首脑一系列会议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德国失败已成定局
的形势下由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的,不仅要解决战争胜利的问题,而且也要
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事实证明会议所作出的关于三方面的决定,为尽快结束战
争起了积极作用,尤其对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美苏两国在雅尔塔会
议上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决议的内容事实上已显示出美、苏主宰世界,两分天下
的意图。因此雅尔塔会议不仅在本节课而且在整个世界现代史的知识结构中占有
重要地位。从能力方面看,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培养高一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重点之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知识方面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于人类世界发展的各个方
面都产生深远影响。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总结二战的影响,并能
从二战的灾难破坏与积极作用方面把握是反思战争的基本内容,是评价战争的
重要方面。从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阐述问题
的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帮助。
2.难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启迪为本课难点。从知识方面看,
问题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广泛而复杂。二战以来,各国无数的政论家、军人、记者、
作家、艺术家等出于各种原因对于二战作大量的反思。角度不同,观点各异,众
说纷纭。学生的知识积累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获得比较全面合理的
认识有一定的难度。从方法方面看,要真正使讨论富有成效,难度很大。学生的
发言教师难以把握,需要随机掌握。比如,学生受生活局限及教材影响,容易对
二战的破坏性灾难认识不足,而只看到二战的积极影响。这样就影响对“如何避
免战争,争取持久和平”主题的引申。对教师来说,既要善于启发学生谈出认识
又要善于发展其共性认识,难度很大。
课堂教学设计
师:(用录音机、电视及其它设备放如苏联的《喀秋莎》、南斯拉夫的《朋友》等
相关主题音乐,营造教学氛围。时间以课前 2分钟预备为宜)
生:“课前预备”时看电视,听音乐。介绍自己以往对有关本课内容的了解
请两位学生按照师生合作完成的多媒体来讲述斯大林格勒战役和中途岛海战。
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这些社会
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在各个战场同法西斯敌人进行
了殊死斗争,推动战争向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方向转折,走向胜利。1942年,
三大战场都发生了具有转折性的关键战役,先请两位同学向大家讲述自己了解
的两次重大战役(教师配合学生,演示自制的多媒体软件,然后板书、总结)
一、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苏胜德)
2.中途岛之战(太平洋战场——美胜日)
3.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英胜德意)
师:两位同学讲得很好!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 。
1941年初,德军进入北非。纳粹名将隆美尔指挥德意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之后,
在 1942年 6月逼近阿拉曼,英军如果不能取胜,就可能丧失包括埃及在内的整
个中东的势力范围,英国同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就会切断。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
反攻,取得了胜利,改变了北非战场形势。
这三场战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瓦解,推动了整个战场形势的
转折。在太平洋战场上,中途岛之战以前,日本几乎没打过败仗,而以后日本没
打过胜仗。阿拉曼战役以后,丘吉尔曾说: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战无不败;阿
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战无不胜。以这些战役为代表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人转折
阶段。
同学们体会一下转折的含义是什么?
生:转折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来看,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
攻转入战略防御的过程,即反法西斯力量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过程。斯大
林格勒战役是其中最重要的转折。
师:1943年,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乘胜追击,在西西里登陆,
攻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1943年底,反法西斯
战争出现胜利的曙光。
二、胜利
1.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画面演示)
生:请一名学生为教师的讲述演示多媒体画面。
动画演示:开罗会议“中美英首脑照片”;德黑兰会议“苏美英首脑图
片”。
师: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夺取战争胜利是反法西斯盟国的首要目标。为此
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协同对日作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确认中国在
战后收回台湾等被日本侵占的领土。苏美英在德黑兰会议上通过了三国一致行动
和战后合作的宣言,而且决定在 1944年 5月以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说明美英
“先欧后亚”战略,解释第二战场的含义)
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画面演示)
动画演示:诺曼底登陆地图,登陆路线,登陆战斗的图片;东西夹击德国
进军路线。
1944年 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从西线逼近德国。苏军也在东线
发动猛攻。从此德国便陷入盟军东西夹攻之中。1945年初,两线军队相继攻入德
国本土,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为加快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
3.雅尔塔会议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雅尔塔会议内容包括哪几部分?有什么作用?内容包
括三部分。这些决议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为夺取
最后胜利和建立战后和平作出贡献。但苏联参战是有条件的,它提出的条件包括
(出示资料)
(l)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简要介绍“外蒙古的现状”)
(2)日本在 1904年日俄战争中,从沙俄手中夺取的“权益”须予恢复,即:
甲、……
乙、中国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恢复租用中国旅顺港
为海军基地。
丙、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共同经营
——摘自雅尔塔秘密协定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这些条件损害了谁的权益?
(2)这些条件对谁有利?有什么利?
(3)美苏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应当说,秘密协定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对苏联有利,包括维持外蒙古现状,
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说明雅尔塔会议带有大国强
权政治色彩。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全面评价雅尔塔会议?即一方面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
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另一方面,又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4.德日法西斯的投降
1945年 5月,德国法西斯溃灭,欧洲战事胜利结束。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
在德国波茨
坦会晤,重申对德国问题处理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
促令日本投降。在反法西斯力量打击下,9月,日本签定投降书。这样,一场人
类文明史规模空前的战争结束了。反法西斯同盟一方取得彻底胜利。那么这场战
争的性质是什么?
二次大战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正义之剑斩断了战争的恶魔,和平重新降临。几千万人为之流血牺牲,无数
财富被销毁,给人类留下说不尽的话题,道不完的启迪。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仍可见二次大战的影子。那么它到底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
生了哪些影响?
三、影响
请同学们围绕二战的影响自由讨论。
生:参考课前印发的资料(开罗会议宣言,德黑兰会议内容)及教材,分组
讨论。
师:二战的硝烟散去已经五十多年了。有的同学会问,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
学习这段内容?我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从中汲取经验,避免战争,争取世界
和平发展。就二战能不能成为人类最后一次大战,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做了大
量反思。曾经有这样一本书《我所认识的鬼子兵》比较畅销。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就
可见日本鬼子兵对当年侵略中国的不同认识,我建议没看过的同学,去看看这
本书。前不久上演的《拯救大兵瑞恩》,说明斯皮尔伯格以美国的方式在反思战争
那么如何避免战争,同学们对此有何看法?
(出示报纸“江泽民访日演讲标题”,东史郎败诉新闻,《拯救大兵瑞恩》讨
论版)
生:思考并回答。
师:铃声打断了我们的讨论,不能再请其他同学发言了。刚才我们对二战影
响的讨论,已经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至于能不能避免战争,显
然我们的讨论是个开始,但我们已经有了一点共识,这就是要避免战争关键在
于人类本身。人类要争取持久和平发展,就要正确对待发展中的矛盾,既要彼此
协调,又要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共同创造光明的前景。
[简评]该教案是电视台《教育之窗》播放的录像课。其教学设计有三大特色:
一、创设了丰富的历史情景。执教人使用了电化声像设备和多媒体电脑等手段,
用相关教学内容的音乐、历史画面、地图、多媒体动画和报纸等营造了逼真的历史
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活动。二、教学线索明晰。板书三个一级标题
分别是“转折”、“胜利”、“影响”,共 6个字。标题以简驭繁更易于引导学生
对重难点知识内容的识记和理解。三、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了学生参
与的讲述、演示、阅读、回答、讨论等各种活动,做到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生参
与教学活动的收获不仅局限于这一课的学习内容,一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习能力
的提高。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