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01:30
[再加工]光 科学 五年级.ppt(5.39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0 0 类别 : 课件
五上第三单元教材简介 五年级第三单元《光》 教材简介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和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五年级第三单元《光》教材内容结构 传播特 点 光和热 光 光和影 影子的特点 1、 2 影子产生的条件 1、 2 光的反射 4 光的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 3 太阳光与热 光的强弱与温度 5 物体的特性与吸热 6 物体受光的角度与温度 6 太阳能的利用 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6、 7 设计、制作、评价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7、 8 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7 阅读资料 ---拓展延伸 牛顿的发现 看不见的光线 光的合成和分解 光的“大家庭” 《光》教学内容在相关概念 中的地位 光--- 电 磁 波 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 可见光 紫外线 X射线 r射线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波动性 粒子性 物质 能量 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干涉 衍射 第三单元《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 、以及物体和光源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 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光是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改变 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但有时候反 光也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 第三单元《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 的光源和热源。光强热量就大,光弱热量就低。 物体吸收太阳光和热的多少和物体材料的特性、接 受光的位置、角度有关。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类一直 都在研究如何接收更多的太阳光,以便获得更多的热 能,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就是一些成功的事例。 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造、工作过程及简单原理。 第三单元《光》教学目标—科学探究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观察影子、光源、物体的之间 的关系,寻找影子变化规律。 用日影观测仪观察记录一天中午体影子的变化,对自 然现象和实验结果作出有依据的推测或解释。 理解课文中有关观察、实验操作的目的和方法,能按 要求进行操作。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光的强弱、材料属 性、物体与阳光的角度和物体升温快慢的关系。 能准确地记录实验、观察中的数据,并根据要求绘制 出柱状图或折线图。 运用本单元的科学原理,设计、制作潜望镜、太阳能 热水器。 第三单元《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 观 自然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 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为生产、生活、科研服务。科技 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事物都有利有弊,科学技术也一样。人们应该在利用事物 有利的一面的同时尽力避免不利的一面。 《光》单元主要活动说明与建议 《光和影》 --目的认识光的传播 特点: 1、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与光源的方向和 位置高低(照射的角度)有关系。 2、影子的大小和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 关。 3、影子的形状和物体被照射侧面的形 状有关系。 1 2 1 1 2 3 4 5 2345 直射时如果看不见影子,要把物体稍微提起来一点,这时影子最短。 第三单元《光》— 2、影光下的影子 南 东 西 北 影长 时间 . 15.30 . 7.25. 8.00. . . 11.20 13.30 15.30 . 北 西 南 东 10cm 7cm 3cm 4cm 6cm 《光》— 3、光是怎样传播的 推测: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画出光的路线图)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纸屏 纸屏 解释:影子为什么总是在背光的一 面? 要求学生说出所画的 路线图的依据,即你为 什么认为光是直线传播 的。 不仅要理解实验的操 作方法,要理解实验的 目的,以及实验结果是 怎样验证推测的。 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光线是 一种几何的抽象,在实际当中不可能得到 一条光线。 《光》— 4、光的反射 1 3 认识光的反射 科学 2 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改 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 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 直线传播的。 按要求把 目标照亮; 画出光的 路线图; 解释光是 怎样把目标 照亮的; 归纳、理 解:光碰到 镜面会改变 传播方向。 照亮阴影里的玩具。画出我们的方法 和光的路线图。 牙 膏 盒 观测孔 插镜孔 45度角,上下两块镜面 必须平行,镜面要相对 。 纸样及孔、缝可以事先加 工好,学生主要思考和操 作镜子怎么插,为什么这 样插。并画出光的传播路 径,解释为什么能从下面 的观测孔看见上方的物体 。 《光》— 5、光和热 观察比较 :用一面平面镜反光,和用多面平面镜把反射光集中一处,光 的强弱及温度。 利用凸透镜和凹面镜能会聚光线,得到强光和高温。 目的:阳光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挑选温度计 . 选择观测场地 . 学生的分组、分工及合作 . 凸透镜 凹面镜 《光》—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物体的颜色与吸 热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两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就要注意控制相同 的条件和不相同的条件。两个实验中其它条件 如摆放的地点、时间等应尽量保证一致。 最重要的就是一组实验中的几根温度计对相 同温度的显示情况要相同。 《光》—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 基本构造、工作过程及 简单原理 分小组设计、制作太 阳能热水器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 白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其 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 原理。 教师要深入浅出、简 明扼要地进行讲解。 《光》—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其基本结构:由太阳能集热器、绝热 贮水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组成。 工作过程: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 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通过控制系统进出冷热水。 绝热保温 储水箱 真空集热管 真空集热器 支架 水箱是采用双层 不锈钢板构成,中 间是聚胺脂整体发 泡的保温体,保温 作用十分明显,一 般合格的太阳能热 水器每天温度下降 在 5℃以内。可隔 天使用。 《光》—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真空集热管是双层玻璃构成,内表镀上热吸收层充分吸 收太阳光。 两层之间为真空,热量只能进不能出,这样相 当于一个拉长的保温瓶。确保在冬季管内水也不会结冰, 能够正常使用。 真空管里的水吸收热量后,在真空管内利用重力的作用 形成冷水自上而下,热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环,使整个水 的温度逐步升高,达到一定温度。由于管内水温高于水箱 水温,最终使水箱中的温度达到使用所需的温度。 《光》—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在制作前,要指导学生 阅读并理解教材上学生的 设计图。 塑料瓶、盒子既是集热器又是保温箱 。 用塑料瓶装水,容易让阳光射进去, 但可以减少热量外流,起到升温和保温 的双重作用。 盒子里面涂黑色,是为了吸收更多的 太阳辐射。 盒子内瓶子的背面贴锡纸是为了加强 反射,让透过瓶子的阳光反射回瓶子, 减少热量外流。 盒子的盖用塑料薄膜,也和塑料瓶一 样,减少了盒内的热量向外辐射。 瓶子周围用塑料泡沫,是为了保温。 装塑料瓶的盒子支起来,可以改变角 度,以保持使阳光直射。 《光》—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 器 教师准备:在活动日期、场地的 选择、布置,各组区域的划分,活 动器材的准备,活动的程序和方法 ,活动的评价等方面作充分的考虑 。 要让学生明白检验的标准 、明 确活动的规则,即如何公平合理。 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竞赛,而是 学习。要教育学生重视活动后的交 流、反思、改进等活动。为此教师 要预留一定的时间使此项活动得以 落实。 教师除了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给与评价外,还应对学生 在活动中表现的团结合作、动手动脑、克服困难、交流反思等情况给与关注 ,纳入评价内容。并把这些评价内容事先告诉学生,起到评价的教育和导向 作用。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根据学生的水平,教材上是这样定义的:“像电 灯这样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算不算光源? 不算,因为它们虽然能自己发光,但处在没有发光 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首先是要在发光的前 提下。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不是反射 其它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才叫光源。 关于光源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指光源可 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热光源,发光又发热,如白炽 灯、点燃的蜡烛、酒精灯等等。而有的光源是冷光源 发光不发热,比如说萤火虫、水银灯、日光灯等。至 于为什么有的光源是热光源,有的光源是冷光源,这 是由于它们的发光原理不同。热光源是高温物体将热 能转变为光能,而冷光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电能、 化学能等)转变为光能。 “光的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应该 说对于同一种热光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本单元除第 2课,其余为 1课时。第 2课《阳光下的影 子》第 1课时指导观察和进行观察;第 2课时整理观测数据 、交流讨论发现规律。 2、本单元有些内容因要求在阳光下进行,可以和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的内容交叉进行教学。 3、把握单元整体的内容结构。 1、 2课为 3、 4课作铺垫 , 5、 6课为 7、 8课作铺垫。 4、教材对实验操作、观察的方法作了比较详细地介绍,要 培养学生阅读及按说明正确进行操作的能力,同时要明白实 验目的。 5、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光的 强弱、材料属性、物体与阳光照射的角度和物体升温快慢的 关系。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6、本单元在记录和处理信息方面,提出了新 的要求。要求学生能较准确地记录实验、观察 中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柱状图或折 线图。教师要加强指导。学生的许多记录可以 直接写、画在课本上。 要求学生画出光的路线图,是为了让学 生进一步理解和强化光的传播特点。 7、单元资料的教学要安排一课时,可通过学 生的阅读交流,教师的讲解,以及实验、观察 、制作等方式进行。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2:57:0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