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兔请客》导学案设计
设计者:张新红 时间:2011.3、14
活动环节 独立探究活动 交流活动 教学策略措施
一、复习导入 1、数学游戏(巩固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1个十是 ( )。 5个十是 ( )。
8个十是 ( )。 10个十是( )。
60里面有( )个十。90里面有( )个十。
70里面有( )个十。50里面有( )个十。
集体交流 1、通过复习,为学
习新课做好铺垫。
2、指导学生在小组
内讨论交流。教师
巡视,对有困难的
小组给予帮助。
3、教师向学生介绍
加减法算式各部分
名称。如果有的学
生知道,就让学生
介绍
4、以故事的形式贯
二、引导探索,
学习新知
一、出示第一幅情境图,仔细观察,思考三个
问题: ①、这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②、故事里面藏着哪些数学信息?
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反馈。
2、探究”20=30=” 的计算方法
小组交流
3、反馈。
我的计算方法是:
4、把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二、出示第二幅情境图。
思考: ①、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②、根据情境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③、列式解答并探究计算的方法。
反馈交流:
我的计算方法是:
三、认识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合作交流
三、组织练习,
巩固新知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60+30= 70+20= 60-20=
90-10= 80-50= 10+40=
2、游戏:找朋友。
3、布置会场。
一共搬 80张椅子,以经搬了 30张,还要搬多
少张?
独立完成,集体
交流
4、乘车:各种动物分别是 20、10、30、20只。要
乘两辆车,一辆 40座,一辆 30座。这两辆车
够坐吗?你是怎么想的?
穿练习。生动、有趣、
层次分明。每个学
生的思维能力、解
决问题的能力都得
到发展。
四、课堂检测 知识与能力训练
五、学生反思 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你觉得同桌学得怎么样?
九、教师反思 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
法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来表达,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索的能力和归纳的能
力。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在练习1中“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在解决“乘
车”问题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考虑的还不是很完善。比如,学生在交流算法时,想到
了很多很好的方法,教师没能及时把学生的算法一一列举出来。因为班上的学生毕竟有差异,有的
孩子对算理的理解毕竟不是很透彻,所以更应该结合板书,让有差异的学生针对板书再说一说我
是怎样算的,不要怕学生说的不好,尽量大胆放手让学生说。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容易产生学习疲
劳,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可能这
个游戏平时在课堂上玩的比较少,有些学生并不大理解怎样的才是好朋友,教师这一环节处理的
有点急,在做游戏之前必须跟学生解释清楚游戏要求,让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来做这个游戏,
可能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