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01:51
[原创]南山小学ISC工作汇报 .ppt(4.12M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0 0 类别 : 课件
在 ISC , 南山小学迈向全球学习中心 2006-2009 在 ISC 南山小学迈向全球化学习中心 2009年 4月 22日 1.课程提供对影响变革的区域和全球的的力 量进行学习的机会 • 建议的指标: • 教师和学生开展校际间的访问。互联和面对面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 孩子对他人和他国的兴趣 • 以全球化思维来思考项目与报告。我们必须能领会其他文化的观点、远景 、和思维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认识和探究的层面。 • 学生能认识到他们的当地行为会带来世界性影响 •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事件进行讨论,并共同分析应该怎样借助媒体、报纸、 网站,以及在事件发生的国家进行报道。 • 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包含对影响区域和全球变革问题的讨论 • 关注环境。在全球和当地范围内交流,比如说一个涉及到地区影响的全球 论题。 • 设计包含冥想的课程(如放松、冥想、太极、瑜伽),以保持宁静的空间 ,保证对孩子与教师、家人的核心关注。 • 学生的全球学习环境:全球意识:关于区域和全球的相关信息。学校的项 目应该反映全球影响或参与、互联网联结。由学生和教员的领导团队来决 定优先方向。 • 课程应以人性动力学和对混沌以及复杂理论的理解作为基础,也包括国际 课程的建议和革新。 国际平台 更多精彩 THE FLAT WORLD MORE EXCITINGS 深圳市南山小学 SHENZHEN NANSHAN PRIMARY SCHOOL 朴昌东 副校长 CHANGDONG PIAO VICE PRINCIPAL 2006.4 ISC南京会议 Leading Schools for One World: Linking East and West 引领学校走向同一个世界 : 连接东西方 ISC2007中国北京峰会 南山小学 朴昌东 2.作为一个成长的动态系统,学校拥有与全 球社区及其动力联络的愿景和计划 • 建议的指标: • 与非西方国家的互联计划 • 在影响变革的新旧因素之间保持平衡,把少数力量 转化成多方面力量的共享 • 系统拥有关注于时间、尊重、机会共享的机制,使 想法和创意源源不断 • 学校计划把资源分配给教师,使他们有机会到其他 国家参观当地的学校,比较各自异同。 • 有机会与从前不熟悉的地区互联,并把动力 ( Dynamics Forces)视为关键 • 拥有技术互联计划,运用当前技术开展网上协作 • 拥有愿景和计划,并安排相应的时间实施 • 1.与社区保持互动——北头社区等 • 2.建立规范化的家长义工组织( 2007) • 3.阳光文体中心免费培训进校园( 2008) • 4. 派出教师到国内外学习、考察——美国(陈 映芬)、英国(蒋庆节、石义琦、陈虹、滕元 馨)、加拿大(杨华、罗红)、新加坡(朴昌 东)、台湾( 40人次)(截至 2008) • 5.新加坡育青小学师生一行 28人参观考察我 校,参与我校语文教研活动。 (2008) 3.教育者在全球网络环境的职业发展活动中学习和 交流 • 建议的指标: • 职业发展与不同文化环境的期望一致 • 提供培训项目设计的根据 • 建立国际互联中参与者自身的学习档案袋 • 就技术手段、面对面互动,以及支持系统与国际同行 交流分享 • 能够亲自前往或在网上工作室,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教 育者讨论见解和观点,集思广益 • 教育者通过网络完成职业发展培训中的一般性的主题 • 以某种形式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和学校围绕关于学生权 利和授权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 • 校本化三级教研工作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 2007) • 校本化课题研究的深入、广泛开展 • 跨校课题研究中与同行交流与合作(两 岸三地课堂教学研讨会、跨越式实验课 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等) • 校本化教师培训 4.与当地、区域和全球其他地区的商业合作 ,有助于引导学校的发展 • 建议的指标: • 合伙双方必须指出,学校和商业(或者其他类型的合作伙伴)如何从对方身 上受益,如何相互学习 • 通过与商界的合作建立学校奖学金项目,帮助有资金困难的学校派代表参加ISC国际会议以及其他国际会议 • 与全球的商业一起:学生团队完成各种各样的全球商业项目,包括信息的收 集和陈述;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虚拟实地考察,促进学习和项目的进程;管理 人员提供全球互联的相关支持 • 与区域的商业一起:探索经济发展的迹象和其他的职业发展机会;实地考察 当地企业,收集并展示信息;教师发起并安排学习活动,促进经验学习 • 与当地服务机构一起,确保学校发展与社区的发展与需求一致;学生参与老 年人服务、幼儿园、食物派发等志愿者项目 • 与当地的商业一起:参与企业实习生项目以及尝试多种职业从业经验 • 应寻求能够反映国家主流观点和前景的合作项目 • 当地商界领导与教育者一起分享他们的全球计划 • 成立咨询委员会与学生互动,其成员来自当地和区域商业。可以借助技术手 段使学校与全球商业结盟互动。 • 探索学校与当地以及全球商业的合作机会,以及学生学习与世界的结合。 • 英语学科引进《香港 I-learner网上英语 学习项目》。目前有 500余名同学能够 坚持网上学习。( 2009) 5.按照各种当地、地区性、国际性的测量标 准,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 成绩• 建议的指标: • 学校之间分享有关 PISA和其他的国际化学业成绩测 量标准的知识,使其能够通过运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标 杆实现学校管理的发展和精通。 • ___%的学生在读、写、算能力的地区 (市 )、州 (省)和国家评价中达到优异水平。 • 学生在 PISA测试中取得的成绩,提高国家在世界前 十位的排名。 • 通过激励小孩,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每个个体都被 不同的激励。 • 分组教学和与家长协作非常重要。 • 1.参与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教育部中小学 生学业水平分析指导检测项目。( 2008) • 2.制定并施行《南山小学学业考试命题规 程》( 2007) • 3.制定并施行《南山小学学业考试试卷及 成绩分析规范》( 2007) • 4.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 36门),为孩子 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 2006起) • 7.建设学校教育信息舱,跟踪评价学生、 班级学业水平发展变化,教师教学工作表 现跟踪评价。( 2007) 6.当前关于人类学习的新知识正在指导贯穿 于学校生活中的各种学习实践 • 建议的指标: • 为教师、校长、管理人员提供人性动力学的培训。 • 学校一定比例的时间用于沉思训练 • 在开发学习策略时必须用到人性动力学的相关策略。 • 跨学科开展基于调查或者问题解决的学习和主题学习。 • 学生能够理解和清楚明白地说出他们的学习过程和需要。 • 人类学习必须包括:动机,交流,决策,领导能力。 • 有基于脑科学的教学和学习策略能够加速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 • 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强的兴趣。 • 教学实践必须根据自然学习过程和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 • 1.建设学习型学校,加强校内团队学习—— 全体老师学习(侧重师德建设)、全体行政 学习(侧重团队领导力建设)、全体年级组 长学习(侧重班级建设)、全体学科组长学 习(侧重学科间协作)( 2008起) • 2.推进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标 的“ 30+10”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07起) • 3.持续推进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 合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从乡土课程资源开 发到校内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 2003 起) 7.各种国际项目被纳入本土课程中,给所有 学生带来了各种全球化的学习机会 • 建议的指标: • 教师就当前的事件与学生一起去调查讨论和分析,看她们是如何 在媒体、报纸、网页等中报道的, • 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必须推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之间的交流。 • 项目必须包括通过技术与其他学生的交互 • 项目必须包括通过真实的访问而实现的学生之间的交互。 • 这应该已经成为每天的生活。 • 必须在语言、内容主题和全球化体验方面达成连结。 • 学生承担一个具有不同背景、历史、文化和挑战的其他国家的项 目 • 培训项目必须很多例子,以整合全球化学习机会。 • 国际项目必须开发和实施。 • 科学项目:从全球化资源中获取数据资料。 • 1.班级同学间信息交流的经常化 • 2.红领巾广播站的正常化( 2008) • 3.与美国坦帕市独立走读学校开展相同 主题学习与交流——中美传统节日、中 美社会工作者( 2007)、中美学校节日 交流( 2007)、学生心目中的英雄 • 4.与美、瑞探讨音乐、美术、体育、科 学学科教与学方面的交流( 2009) 8.为了能在不断形成中的全球化劳动大军中 取得成功,学生们正在发展各种能力 • 建议的指标: • 我们必须记住技术只是一个工具,它不能代替人类的交 互。 • 技术在与人类系统结合时必须处于其核心层。 • 学生要意识到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并鼓励成为一个掌握 多语言和多文化的人。 • 有实证表明学生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有很强的认同感。 • 学生在利用技术去掌握劳动大军中应该掌握的信息时必 须感到非常轻松。学生必须能够辨别哪些是他们今后求 得成功所必须的知识。 • 学生为不断形成的劳动大军辨别各种观念。 • 1.学生博客 • 2.班级博客 • 3.学生班级好看簿 • 4.班级 Q群 • 5.教师博客 • 6.学校网站 9.各种民主价值与和平构建战略是成为全球公民的 基石 • 建议的指标: • 学生能够对全球事件进行全方位理解。学生能够批 判性地反思与这些事件有关的媒体公告。 • 学生和老师都与全球事件有关。 • 学生就全球事件开展“和平讨论会” • 学生都能意识到他们在成为全球公民的过程中所获 得的知识能够促进和平和价值形成。 • 民主价值能够在每天的课堂作业中得以体现。 • 有关和平的民主价值能够被辨别出来。 • 1.参与教育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实验区项目,承担子课题。( 2008) • 2.2008冰雪灾害(认知、情感、行动) • 3.512汶川大地震( 2008)(认知、情 感、行动) 10.学生们开始关系人类社会及其可持续稳步发展问 题 • 建议的指标: • 学生们就不同主题争辩,比如克隆、植入计算机芯片 、强制堕胎等。 • 学生自己辨别哪些是关系人类社会的内容。 • 学生认识到某人或某个团体不关注社会问题时,能够 礼貌性地给他们一些变革建议。 • 实用的本地环境行为。 • 对人类和环境的关注意味着从书本走向行为。高年级 的学生也能就人类价值和环境问题做专题演讲等。 • 在全球社会中,学生能够辨别我们面临的最紧迫的人 类问题。 • 教育小孩必须尊重自然社会。 • 创建市绿色学校 • 创建省绿色学校 下一步 • 5月份,与美国、瑞典再进行视频交流, 确定共同学习的主题。 我们的团队 • 领头羊:蒋庆节 校长 • 分管:朴昌东、石义琦 • 成员: • 杨华、周大勇、李炳涛(信息组) • 陈虹、陈映芬、罗红、苏凯如、叶秋容(英语组) • 邓凤娟、徐文玉(语文组) • 高妙(音乐组) • 罗振兴(体育组) • 何旺东、石德志(科学组) • 张玉剑(美术组) 更大的团队 • 区教育局信息中心 • 各兄弟学校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2:56:4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