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历年高考试题选编)(附答案) 高一.doc(62.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高一《思想政治》校本练习(历年高考试题选编)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一)选择题
1.(2000 全国)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1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
1999年 11月 1日起恢复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征税。这将有利于
①增加国民收入 ②增加财政收人 ③启动消费,拉动 内需 ④调节个人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00 全国)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
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
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
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
3.(2000 上海)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GDP比上年增长7.1%。GDP
是指
A.工农业总产值 B.社会总产值
C.国民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总值
4.(2001京皖内蒙 春季)我国国民收人的价值表现形式是
A.当年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B.当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减去同期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C.当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价值的总和
D.一年内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货币表现
5.(2001 北京)我国国民收入的价值表现形式是
A. 当年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价值
B. 当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减去同期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C. 当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价值的总和
D. 一年内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货币表现
6.(2001 全国)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
A. 社会物资储备和生活消费
B. 物质生产部门基金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基金
C. 国民纯收入、企业基金和劳动者个人收入
D.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7.(2002 全国 )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是推动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西 部大开发战略。财政收
入包括
A.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B.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外汇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D.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债务收入
8.(2002 上海)近年来,我国为了扩大内需,执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逐年增加
财政赤字也有所上升。下面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A.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B.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D.必须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
9.(2002 两广 )从 1998年开始,我国连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总规模达
到510亿元人民币。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
A. 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B.扩大商品进口的数量与规模
C.扩大商品出口的数量与规模 D.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10.(2002 两广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国家调节财政收支所凭借的权力是
A.经济权力 B.社会权力 C.政治权力 D.法律权力
11.(2003 辽宁 河南)据报道,2002年我国共处偷税 350亿元人民币。著名影星因在个
人收入和公司经营中偷税而被检察机关起诉,这一事实说明,税收具有
①强制性 ②无偿性 ③固定性 ④指令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03 辽宁 河南)在我国,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组织财政收的主要形式 ②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③稳定货币的主要途径 ④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03 上海 不定项)我国政府将启动优化税收结构的改革,统一内、外资历企业所得
税,实现税收法规的统一化、透明化,这说明
A.税收可以由税务机关随意加以调整
B.税制改革符合 WTO规则的要求
C.经济手段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
D.我国政府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14.(2003 江苏 不定项)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已将增加就业
率、降低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有利于降低失业率的政策是
A.实行企业破产制度 B.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D.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15.(2004 北京)政府拨付的用于防治“非典”和艾滋病的款项不属于
A.商业人身保险 B.社会保障资金 C.公共消费基金 D.公共卫生事业资金
16.(2004江苏)12.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
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政府用于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的费用属于
基金。
A. 扩大再生产 B.公共消费 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D.个人消费
17.(2004上海)17.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保持良好增长趋势,首次突破 2万亿元。与此同
进,国家用于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的支出也同步增长。这说明
A.财政应保持大量节余 B.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目的
C.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D.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18.(2004 江苏 不定项)31.对个人所得税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B.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每个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D.每个公民的所有收人都在纳税范围
19. (2004天津) 27.国家决定,2004年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在 5年内逐步取
消农业税。这一举措在于
A.取消对农村经济的监督 B.淡化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
C.减轻广大农民的负担 D. 解除计划经济对农业发展的束缚
20.(2004天津) 28.2004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主要用于
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粮农直接补贴,发展农村科教文卫事业。其目的是为了
A.深化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B.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C.强化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D.发挥市场对财政投向的决定作用
21.(2005 北京) 24.北京市贯彻中央精神,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积
极探索发展新思路。北京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资力度,城区与郊区的投资比例
2003年是 80:20,2004年是60:40,2005年是50:50。政府加大对农村投入是因为
A.提高农业占 GDP的比重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B.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容
忽视
C.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能够缩小城乡差距
D.发展农业吸纳劳动力是解决北京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
22.(2005 北京) 28.2005 年 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宏观调控答记者问时指出,经济发
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入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
经济发展过快也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
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不同行业采取了
不同措施。如国家继续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而对部分住房交易全额征收营业税。对农
业和房地产业采取不同措施,是政府在
①弥补市场调节资源的缺陷 ②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③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2005天津) 29.近一时期的宏观调控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新思路。天津市
政府通过落实粮农补贴、设立专项资金、增加农业科技攻关经费等措施,加大对农业的财政
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A.调节资源配置 B.促进经济发展 C.实行经济监督 D.巩固国家政权
24.(2005 广东) 11.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诸如国防、治安、消防等各种公共物品,单纯依
靠市场调节无法得到充分提供,必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加以解决。提供公共物品所需费用的
主要来源应该是
A.社会募捐 B.个人捐款 C.政府征税 D.群众集资
25.(2005 广东) 12.税务部门向开小卖部的小王征税,小王拒绝纳税,理由是:“我是
个体户,小本经营,还要纳税吗?”你如何看待小王的行为:
①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涉嫌违法,但与道德无关 ②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既涉嫌违法,又
是不道德的 ③小王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④小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26.(2000上海)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请简述
我国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27.(2000 上海 )辨析题: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 此要千方百计地
增加财政收入。
28.(2004 北京 文综)为了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 1个百分点以上,5年内取
消农业税。随后,北京市宣布 2004年取消农业税,使全市329万农民“挣回”8000万元。同
时投入15.19亿元支持“三农”,另拨 1.1亿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结合上述材料,
分析税收和财政政策对“三农”问题的作用。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D 3 D 4 B 5 B 6 D 7 A 8 C 9 A 10 C 11 A 12 D 13 BCD 14 BD 15 A 16 B 17 D 18 AB 19 C
20 B 21 C 22 D 23 B 24 C 25 A
二、非选择题
26.(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为实现国家职能提供了财力上的保证。
(2)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 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3)我国公民依法纳税,既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27.(1)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
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家政
权的巩固。
(2)财政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制约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国民经济 发展,正确安排国家、企业、个人收入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增
加财政收入是正确的;但如果不顾经济发展水平,不合理地安排国家、企业、个人收入的比
例关系,片面强调增加财政收入,则会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最
终也不利于财政收入的 增加和财政作用的发挥。
(1) 笼统地说“要千方百计地增加财政收入”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8.(1)降低和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可以调节农村经济,促进生产发展。
(2)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可以提高
农民生活水平;可以促进农村科技、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稳定。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