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46: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教案 高一.doc(114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教案
|ax+b|<c,|ax+b|>c(c>0)型不等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ax+b|<c,|ax+b|>c(c>0)型不等式的教学,学 生不仅要掌握其解法,更要抓住其化归转化的基本思想及解题过 程中的等价关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解题能力.   2.教学中加强学生对|x-a|<b,|x-a|>b(b>0)型不等式 直观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ax+b|<c,|ax+b|>c(c>0)型不等式的解法和 对其解集的直观意义的理解.难点是求解过程中的等价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及揭示课题   师:在初中,我们学过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下面请同学们解不等式   并注明每步的依据.(要求学生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师:通过此题的求解,请说出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及依据的 内容.   生:主要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的内容是:(1)不等式 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 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都 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师:在初中,我们还学过实数的绝对值,那么|a|的意义是什 么?   (学生口述,老师在黑板上给出符号表示,即   同时要求学生说出其几何意义,即|a|表示数a在数轴上对应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师:请同学回答下列问题:(出示小黑板,由学生口述,教师 板书.)   (1)当 x______时,|2x-3|=2x-3;   (2)若|2x-3|=3-2x,则x_______;   (3)若|2x-3|=1,则x=______,并说明其几何意义.   (在说明|2x-3|=1的几何意义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画数轴, 标出P(1),P(2)      |2x-3|=1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x的点P(x)(其中 P(x)=P(1)或 P(x)=P(2))到表      师:我们若将|2x-3|=1中的“=”号改为“<”或“>”号, 则这时x又将为何值呢?|2x-3|<1或|2x-3|>1的几何意义又 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ax+b|<c,|ax+b|>c(c>0)型不等式)   三、讲述新课   1.|x|<a,|x|>a(a>0)型不等式.   师:为了寻找|ax+b|<c,|ax+b|>c型不等式的解法,我们 先从寻找最简单的不等式|x|<a,|x|>a的解法入手.看下面具 体例题.(板书)   例 解不等式|x|<2.   师:请谈你的想法.   生:我考虑要先去掉绝对值符号.   师:怎样去掉绝对值符号,绝对值符号去掉后,不等式|x|< 2将转化成怎样的不等式?请同学自己动笔试着写写.   (教师巡视,主要看第一步的逻辑表述是否等价(同解),这是 一个难点,应使学生特别注意这一点.可分别将学生中书写正确 的,或带有问题的做实物投影,给出分析指导.)      不等式组(2)的解.   因为,满足不等式组(1),即满足0≤x<2的任意x的值,都 是原不等式|x|<2的解;满足不等式组(2),即满足-2<x<0的 任意x的值,也都是原不等式|x|<2的解,所以|x|<2的解集等 于不等式0≤x<2与不等式-2<x<0的解集的并,即|x|<2的 解集为 {x|0≤x<2}∪{x|-2<x<0}={x|-2<x<2}.   (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x<2}.      (如果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相等,那么这两个不等式叫做同解不 等式.一个不等式变形为另一个不等式时,如果这两个不等式是 同解不等式,那么这种变形叫做不等式      师:请同学将|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并试着解释其 几何意义.   生:|x|<2的几何意义为表示数x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小于 2,从数轴(图 2)可看出,表示|x|<2的解集的线段(端点除外), 就是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2的所有点的集合.   师:若上述解不等式|x|<2,改为解不等式|x|>2,你能很 快求出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   (学生基本都能得到正确答案,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略做 说明,或选学生所做的情况进行一下实物投影.)   师:通过解不等式|x|<2,|x|>2,你能总结归纳出规律吗? 请同学完成下列表格:   (做成投影幻灯片,或抄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完成在笔记本 上.)   2.|ax+b|<c,|ax+b|>c(c>0)型不等式   师:现在我们来解不等式|2x-3|<1.请问哪位同学有解决 的办法?      <a,即可解决.      (分别由这两位学生板演,要求写出每步依据.)   解法1 |2x-3|<1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x<2}.   解法2 |2x-3|<1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x<2}.   师:请同学们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图4).   对照此图,说说|2x-3|<1的解集的几何意义.   生:|2x-3|<1的解集的几何意义是:|2x-3|<1的解集在 数轴上对应的是数      线段上所有的点(端点除外).   师:若将解不等式|2x-3|<1改为解不等式|2x-3|≥1呢? 请同学们自己写在笔记本上.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解不等式|2x-3|<1的思路.   第一种,将2x-3看成整体,化归转化成|x|<a或|x|>a的 形式;   第二种,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成一元 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三种,利用两数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借助数轴的直观, 得到不等式的解集.但此种方法不适用于解答题,是解答选择填 空题的捷径.   师:上述三种思路方法,对一般的|ax+b|<c,|ax+b|>c(c >0)型不等式适用吗?若适用,试写出每种方法的第一步.   (可将下列解法1,解法2,解法3写在投影幻灯片上,待学 生写一会儿后打出投影,再做进一步强调和说明.)         解法3 先将不等式变形为:   再画数轴用直观表示的方法解之.   师:解法1主要体现化归转化的思想,解题较简捷;解法2 体现了解绝对值不等式的一般思路方法,具有指导性;解法3应 用的是两数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但要注意找好中心点和距离. 下面我们举几个例题.   例1 解不等式|2-3x|>7.   (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解 |2-3x|>7            (先由学生谈谈自己的解法思路,选择较有代表性的解法让学 生板演.)                     例3 解不等式|x+2|+|x-1|<5.   师:观察不等式形式特征,你对解此不等式有何思考?   生甲:这个不等式的形式是两个绝对值的和小于 5,所以不 能直接套用|ax+b|<c或|ax+b|>c的公式形式,我想还是用绝对 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来解.   生乙:|x+2|+|x-1|<5的几何意义是不是就是:到-2那点 与到1那点的距离和小于 5的点集,我想画数轴直接找出解集.   (按两位同学提供的思路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动笔解.老师巡 视,主要看看代数方法第一步,几何方法中的数的表示,然后根 据实际情况引导.)   师:同学请注意,这里 x的取值全集是实数集 R.要想去掉| x+2|中的绝对值符号,就要看x是小于-2还是大于-2;要想去 掉|x-1|中的绝对值符号,就要看x是小于1还是大于1.这样,- 2,1这两个数将x取值全集 R分成(-∞,-2),[-2,1],(1,+∞) 三个子集.由于x在每个子区间上都可能取值,故原不等式   |x+2|+|x-1|<5      (以下步骤学生自己完成,最后给出答案,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3<x<-2}∪{x|-2≤x≤1}∪{x|1<x<2}={x|-3<x<2}.)   师:刚才×××同学已给出了|x+2|+|x-1|<5的几何意义,那么, 同学先在数轴上标出与数-2,1所对应的点P(-2),P(1),然后找出 P(-2),P(1)两点距离之和是 5的点.一个是数-3对应的点P(-3), 一个是数2对应的点P(2)则线段 P(-3)P(-2)(除去端点)上的所有点 到 p(-2),P(1)的距离和都小于 5.所以原不等式解集为{x|-3<x< 2},如图5.   3.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解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思路方法, 而正确求得解集的关键是求解变化过程的等价变形.具体解|ax+b|< c,|ax+b|>c(c>0)型不等式,要根据不等式的形式特征决定采取我们 前面总结的三种方法中的某一种,要注意,第三种方法适用于选择填空 题,不能作为解答的说理过程.   四、作业   1.课本P26~P27习题二第2.(2),(4);3.(3),(4)题.   2.补充题   (1)若|x+1|+|x-2|>3,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不等式 4<|3x-5|<7的解集是________.   (3)若|x-3|<a的解集为{x|2<x<4},则a的取值是_______.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ax+b|<c,|ax+b|>c(c>0)型不等式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 生上初中时学过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绝对值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各通过一道练习题,复习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这为学生 学习最简的|x|<a,|x|>a(a>0)的不等式做了铺垫.学生有了|x|< a,|x|>a(a>0)的解法后,通过换元转化的思想,得到|ax+b|<c,| ax+b|>c(c>0)的解法.也可按一般思路方法去掉绝对值符号,转化成 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部分题不宜增加对字母系数的 讨论,因为初中学生对分类讨论没有什么接触,这又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难点不宜集中,而且解不等式的内容高二还要继续学习,故例题只到例 3、例 4的难度.   2.教学的整个过程,主要想体现对思维和方法的落实上.思维上, 就是让学生落实在“转化”二字上;方法上,就是让学生落实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使|ax+b|<c,| ax+b|>c(c>0)型不等式转化成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换无法使|ax+b|<c,|ax+b|>c(c>0)型不等式转化 成最简单的|x|<a,|x|>a(a>0)型不等式.   第一种方法是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最一般的方法,为了加以重视,教 学过程中写出了解不等式|2x-3|<1的解法2,补充了例题3,目的是 加强一般方法的使用.   对例3再说明一点,对x取值情况分成(-∞,-2),[-2,1], (1,+∞)三部分时,就按|x+2|,|x-1|的意义说,这里虽然渗透了对x 取值全集的分类讨论,但这节课上不讲分类讨论这个词,避免难点过多, 扰乱学生思维.   3.为了加强学生对|x-a|<b,|x-a|>b(b>0)的不等式的解集 的直观意义的认识,在绝对值知识的复习中有意识地问了一下|2x-3| =1的几何意义,这对学生思考|x-a|<b,|x-a|>b(b>0)的几何意义 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通过对几何直观意义的理解,不仅能提高解选择 填空题的速度,而且有助寻找解题思路,提高数形结合的能力.   4.对不等式解题过程的书写,采用等价变形的逻辑形式.这主要 是,要求学生思考前后两个不等式的关系,每一步都要保证同解,最后 求得的解集才是原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等价变形是贯穿整个解不等 式的一个难点,因此在引例和例题分析中      进行书写,特别是第一步的等价变形,它体现着学生的理解能力, 思维能力及逻辑性.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2:55:3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