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节 大革命的发展
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奉军阀联合和“三一八”惨案
1.奉军阀的联合
引导学生思考:在军阀混战的中国,原为死对头的吴佩孚和张作霖为什么会联合?(学生
阅读有关教材,分析回答)
2.“三一八”惨案
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了解“三一八”惨案经过,并思考回答:“三一八”惨案的发生
说明了什么?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和主要对象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出师北伐宣言》(摘录)加深对北伐目的的理解。
出示军阀吴、孙、张的实力表,分析面对强大的军阀势力,革命力量能否赢得这场战争,为
什么?怎样赢得这场战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2.北伐胜利进军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对北伐战争进行初步了解。
教师用动画《北伐战争》,展示北伐的作战方针、进军路线和重要战役地点等。在此过程中教
师适当补充有关叶挺独立团的事迹,加深学生对北伐战士英勇善战及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
印象。
三、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教师边讲解、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与材料,加深学生对本目内容的了解,并归纳要
点。
四、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1.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帝国主义先后制造的“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的
情况。
2.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学生简单记忆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原因和意义。
五、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生根据所讲内容分析讨论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原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国民革命的发展
一、直奉军阀联合和“三一八”惨案
1. 直奉军阀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
2. “三一八”惨案
二、北伐军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和主要对象
2.北伐军击溃吴佩孚、孙传芳
3.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
三、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工人运动的高涨
2.湘鄂赣的农村大革命
四、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1.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
2.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五、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