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47:10
[转发]文化生活检测题 政治 高三.doc(43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试卷
高二文化生活阶段检测(一)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唯一正确答案,每题 4 分) 1、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从“几个石头磨过”到“钢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 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 2、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 的花朵。这告诉我们 A.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B.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C.文化是精神产品 D.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荀子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 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08年 2月 17日,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 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揭晓,闵 恩泽等十位英雄人物当选。国家之所以长期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因为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②宣传优秀健康的文化就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③精神文明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们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对宇宙、 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议论。正是由于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 各个侧面才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升华。这表明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不同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D、文化的发展来源与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 6、2008年 8月 8日晚,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纸” 卷成为本次开幕式最具匠心的构思,令世人震撼。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C.文化创新需要接受外来文化D.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008年 10月 26日第六届中国曲艺节在河南平顶山拉开帷幕,京韵大鼓、苏州评弹、 四川清音、天津时调纷纷登场,民族曲艺的魅力倾倒中原。回答 7—8题。 7、我国存在许许多多的剧种,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8、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主要表明 1 2 A.不同民族风俗不同 B. 文化的传承性不同 C.文化的区域特征 D.中华文化求同存异 9、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 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产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志 D.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 10、春节期间,夫子庙地区成了六朝古都──南京最热闹的地方:美妙绝伦的秦淮灯彩、难 得一见的秦淮民俗、异彩纷呈的金陵“绝活”、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让游客沉浸在美的 享受之中。这告诉我们 A.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传统文化是当今文化生活的主流 D.要发展各种大众文化 11、“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民族精神。 A.团结一致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12、2008年 12月 15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台湾海峡上空将出现一条新的航路,两岸 空运直航将由此启动,两岸同胞企盼了数十年之久的“三通”梦终于圆了。两岸三通有利于 密切同胞交往,维护共同利益,增进文化认同,融洽同胞感情,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 岸同胞增进文化认同的根基是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 D.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1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身在何处,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 念自己的家乡、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C.鲜明的时代性 D.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4、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 火”,会徽设计融入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 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这表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15、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凡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凡是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 人文化。”许多旅居海外的潮人心中仍有一个永恒的潮州音乐情结,仍保留着喝潮汕功夫茶 的习惯。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16、《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 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 明,中国传统思想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2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17、“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 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 用 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8、为了整体打捞“南海一号”,财政部审定 9000万元专项资金,财政部拨款 3000万元, 剩余由地方财政补足。为了建造保存“南海一号”的“水晶宫”,有关部门已投入了 1.5 亿元。“南海一号”进“宫”后,预计博物馆每年的运营费用需要2000万元。这说明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经济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经济发展了,文化也就发展了 19、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 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 历史产生影响 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20、“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其意是说,圣人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 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这表明 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特征 C.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神学的神秘主义色彩 D.文化源自于古代圣人的“先知先觉” 二、非选择题。(20 分) 21. 在奥运会开幕式后的第二天,奥委会主席罗格欣慰地表示:“自己特别注意到一天前 的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首先播报的是法语,其次是英语和中文。虽然中国不是一个法语国家, 但 8日晚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上都给予了法语突出的地位。” 有专家指出:现今,全球一体化正使英语语言文化趋于主导,推广语言多样性对于反 对单一化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在奥运会上使用多种语言播报对发扬奥林匹克精神有 着重大意义,它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开放与对话,并确保了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从尊重文化多样性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高二文化生活阶段检测(一) 3 班级: 姓名: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简答题: 4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2:47:3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