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47:12
[原创]《教育寓言》3 .doc(32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教育寓言 3 主编:林峰弟 母亲给出的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 己想考第一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 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 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给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 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的人灵。然而 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 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来搪塞儿子。 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 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 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 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 因为他去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 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 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 就升入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后,真正能 飞跃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这个报告使得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这位母亲的成功,在于她没有重复上万个父母在不断重复的话。 一个苹果,两种人生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 50位成功 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 50名有犯罪记 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 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 的都是同—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 大小各不同。我—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 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我想要最大最红 的那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眼,责备他说: “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 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 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 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 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 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 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 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 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了那个最 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 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也是这样做的。在 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就必须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 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作为家长或老师,你是否有时也会想第一个妈妈那样因为孩子的谦让而感 到喜悦,可是你是否想过孩子真的是礼让吗?他真的把这样的品质内化了吗? 这是需要你平时对孩子的悉心观察才可以真正得出结论的。 犹太人教子 生在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将蜂蜜抹在书本上,让孩 子去舔书本上的蜜。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从小树立这样一种观念:书本是 甜的,而且书里有智慧。孩子再长大一点儿,几乎每个犹太母亲都会拿同样一个问题让孩子 来猜:假如有一天你不幸遭遇火灾,你的房子被大火包围,在你逃命的时候,最最不能忘 记携带的是什么?在否定了许多答案之后,母亲就会告诉他们:应该携带的不是金银财宝, 而是一种无价之宝,它的名字叫智慧。 在聪明的犹太人眼里,生命宛如一棵树,要想茁壮你的根,繁茂你的枝,葱绿你的叶, 你就必须不断挖掘智慧的深井,用那甘爽清冽的泉水浇灌生命。而犹太人的启蒙教育,也颇 有借鉴意义。 渔王的儿子 有个渔夫捕鱼技术很高,在当地被尊为渔王。但渔王的三个儿子的渔技却很 平庸。渔王想不通:“我的捕鱼技术这么好,儿子们为什么这样差?从他们懂事 时起直到长大,凡是我总结出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是为什 么他们的捕鱼技术还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 说,问道:“你一直手把手递交他们吗?”渔王作了肯定的回答。路人说道: “你的错误就在这里。你传授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人来说,没 有教训与没有经验同样不能使人成大器。” 俗话说,急中生智,险中生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学生在困难面前会 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挫折面前会磨砺出自己的坚强性格。如果我们的教育一 味地呵护学生,为他们遮风挡雨,其结果就是给学生挖掘了一个温柔的陷阱, 把灾难和危险积累在他的身上,使他成年后经受不住痛苦和打击,将会变得更 加脆弱。 让我长大的一句话 高考落榜后,我整天呆在家里。一天,我和一群小青年在村口遇见了一个鸡 贩子,我们拦住他纠缠,鸡贩子不屑地说:“我还要收鸡呢,没时间和你们磨 牙。”“瞧你们这群毛孩子,能做主卖你们家里的鸡?” 几句话搅得我们这帮子年轻人火起,纷纷拍着胸脯说:“今天我们非把鸡 卖给你不可!”我们经过讨价还价,讲定每只鸡卖两元。 我将家里的 12只鸡提到村口古槐树下,这时刚好父亲和母亲从地里归来。 母亲立刻惊叫起来:“你怎么能卖鸡?”这时我才如梦初醒:它们是我们家的 银行呢,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全靠这几只鸡了。 可我不能让鸡贩子瞧不起我。我不理睬母亲,对鸡贩子说:“给钱吧!” 鸡贩子迟疑地对我母亲说:“这鸡……还卖吗?” 母亲说:“这都是正下蛋的鸡呢,我们不卖!” “卖!”这时父亲从人群后挤过来果断地拍板。母亲不解地看着父亲说: “一只鸡才两元钱,平常一只鸡最少也要卖六块钱的呀!” “两元?”父亲愣了一下,又转身问我说:“这价钱你们刚才说定了?”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 接着,父亲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已经 17岁,不再是个孩子,说 出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怎么能随便就反悔呢?” 品味着父亲的话,陡然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变成了一个对自己所言所行 负责的汉子。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这特殊的成年仪式,还有父亲朴实而铿锵的话…… (李雪峰) 这个故事的意味,颇像中国经典的教育故事:《曾子杀猪》。 刘墉教子 台湾作家刘墉,是一个家教独特的好父亲。   儿子小时候,刘墉经常带他去看电影。刘轩最发怵的是,在路上,在电影院 刘墉总爱让儿子问警察、路人、卖爆米花的“现在几点了?”每当听到老爸的 “吩咐”,“我就紧张,舌头直打结。”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总是忘带表。是 不是有意为难他,折腾他,捉弄他?刘墉笑笑说,我是要训练你放得开。如果口 都开不了,怎么与人打交道,怎么能成功?儿子恍然大悟,此后,逐步养成 “融入社会”的习惯。   刘轩“讨厌”爸爸的另一件事是,从小时起,就爱与他“比”,比丢飞盘, 比投球,比三级跳远,或其他有益身心的游戏。每次老爷都当仁不让,儿子十有 九输。输了不许生气,不许耍娇,不许哭。还得立正向老爸敬礼,高喊:“您是 真功夫!”刘轩开始不了解父亲的醉翁之意。后来慢慢明白,他是希望儿子从小 养成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服输的精神,走上社会后,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儿子国外留学。毕业后,以为在选择志愿、就业地点和婚恋情感诸方面,老 爸会“横加干涉”。没想到,他压根儿不问不管。“你翅膀硬了,可以放飞了。” 刘轩感受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他说:“21年来,我讨厌他的严 加管束,21年后,我感谢他的宽宏大量。我该起飞了,却莫名其妙地有点舍不 得。” “管”与“放”的度上,刘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2:47:2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