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征文】
教育中的小技巧 大智慧
——课堂学生违规行为的艺术处理
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 党旭芳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经典故事—实践案例—原理分析”的体例,
探讨音乐教师在面对课堂违规行为时,如何运用教育技巧和智慧,巧妙化
解课堂管理难题,转化学生问题行为。
关键词: 实践案例 教育技巧 教育智慧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历险。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
一些课堂偶发事件,我们要善于运用一些技巧和策略来处理这些偶
发事件,即要把握好预定教学目标,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
成,学会随机应变、转弊为利,巧妙地讲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化
解于无形,甚至为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所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
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经过几
年的实践探索,当我遇到这样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况,通过巧妙的艺
术处理,都能迎刃而解。
1.顺势而为
【经典故事】有一段时间,英国的女士流行戴帽子,因此她们
在看电影时总遮到后面的人,所以电影院的生意一日千丈。后来一
家电影院在入门显眼处贴了一句“温馨提示”,就让所有的女士心
甘情愿地把帽子摘下。那句话是这么说的:本电影院特别照顾高龄
女士,允许她们戴帽子观看电影。
【实践案例】这天第 7节音乐课,笔者准备了视频的教学内容,
教室因为拉上窗帘而显得灰暗,我自认为视频应该是吸引学生的,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有几个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在我的课上写起了数
学作业,当时,我火一下子上来了,准备大发雷霆。此时我想起以
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形,学生因为我的教师权力才不得以收起作业,
过一会儿,就又在偷偷地写了。我沉住气说:“同学们,教室里太
黑了,如果写作业,影响大家的视力,老师把窗帘打开,怎么
样?”写作业的学生一下子就把作业收起来了,说:“还是看视频
不用拉开窗帘。”我的这一句既能让写作业的学生不好意思,又没
有伤他们的自尊心,“顺”其道而行使老师站在了学生的角度去处
理问题,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课堂让师生变得更加融洽了。
【原理分析】课堂上遇到意外事件,教师除了爱与包容,应该
更多地运用自身的智慧。教师遇到问题,如果只会以自我为中心地
想事情,说的话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感觉,守着自己的一疆之隅,不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遇到意外时的第一反应只会是无名火起。
结果是当时是怒火,然后是惩罚。笔者从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心
平气和之时,教师的智慧才能较好发挥,气愤处于风口浪尖,智慧
恐怕也就消失殆尽了。
2.偷换概念
【经典故事】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担任教授时,反动校长林文
庆常克扣办学经费,刁难师生。一天,林文庆把研究院的负责人和
教授们找去开会,提出把经费削减一半,教授们纷纷反对。林阴阳
怪气地说:“关于这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
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他刚说完,鲁迅立即站起身,
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啪”的一声放在桌子上,铿锵有力地说:
“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
林文庆料不到鲁迅先生会说此话,一时无以应对。鲁迅先生接
着力陈研究院经费不能减少、只能增加的理由,驳得林文庆哑口无
言,只得收回其主张。
这里林文庆说的“有钱人”概念不明确,容易引起曲解。有一
个铜板可以说是有钱人,亿万富翁也可以说是有钱人。鲁迅先生利
用“有钱人”这一概念上的歧义性来有效地制服了反动校长林文庆。
【实践案例】课堂上欣赏完几首《陕北民歌》时,笔者让同学
们总结陕北民歌的音乐特点。学生们用“丰富多彩”、“高亢、嘹
亮”、“音域宽广”、“浓郁的乡土气息”、“朴实”等词来形容,
几乎概括了他们所能感受到的音乐特点。我心里窃喜之际,突然一
声“色情”,惹得全班的同学哄堂大笑。我马上接他的话说:“这
位同学概括非常精辟,说出了陕北民歌的精髓,“色”乃五颜六色、
丰富多彩之意,“情”乃热情之意 ,我们欣赏的陕北民歌就是这样的
特点”。同学们听后赞赏地笑了。其实说色情的那个学生就是故意
捣乱,自己不想听课,然后引起话题,你的课就上不下去了,结果
我借题发挥,让他无处插嘴,自己觉得无趣,只好作罢。
【原理分析】意外事件的处理真是一门有趣、又具有实践意义
的艺术。如果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教师能及时考虑到前因后果,处
理起来会比较顺利。但如果能再深入地思考,化被动为主动,将如
何处理事情转为如何顺势“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进入到有利于教
学的情境中来,也不失为一条良策。
3.出奇制胜
【经典故事】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在校园里巡视,看
到一个男学生在用泥块扔另一个学生。陶行知看到马上制止了这个
学生的行为,并叫他在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等他。
当天放学后,陶行知迟到了几分钟去办公室,看到这个学生已
经在办公室门口等他。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这个学生,说:
“这是奖给你的。”学生感到不解,陶行知解释说,“因为你是个
遵守时间的人。”说完又给了第二块糖给学生,说:“这也是奖给
你的,因为当你用泥块扔同学的时候,我叫你住手,你就住手了,
这说明你是尊重老师的。”学生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
说:“这是奖励给你的第三块糖,因为你是个有正义感的学生,我
已经调查过了,你只所以扔同学,是因为你看到那个同学在欺负女
同学,你看不惯才会扔他的,可见你是个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做
斗争的人。”学生听到陶行知这样说,很不好意思地说,“校长,
但是我扔的不是坏人,是我自己的同学。虽然他欺负同学不对,但
是我也不应该扔他。”陶行知听到他这么说,笑着说,“好了,我
们今天的谈话结束了,你可以回去了。”
【实践案例】初三的音乐教学中专门安排了民歌的学唱,班中
有这样一个男同学,从开始演唱时,他就故意弄出怪声,或是捏着
嗓子,发出非常尖的女声来唱,惹得周围的同学直笑。刚开始,笔
者采取静默的态度,这样过了两节课后,我发现他没有一点悔改的
意思。课后经过了解,这个学生歌唱得不错,他先出怪声,目的让
老师关注他,一直想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其他几个同学跟着他起
哄。于是,我就在第三节音乐课上说:“我在咱班上发现了一个可
以和阿宝比美的嗓音,那就有请他为大家演唱首歌吧,掌声鼓励一
下他。”这个学生很吃惊,不过一下子兴奋起来,真的就给大家演
唱了他拿手的现代版民歌歌曲,我和同学们为他鼓掌,并为他做了
小小的点评。从此以后他成为音乐课非常认真的学生。老师的一个
小手段,让课堂捣乱的孩子成为认真学习的孩子,这成为笔者值得
骄傲的课堂教育实例
【原理分析】马克斯·范梅南先生在他的著作《教学机智——教
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写道,机智是能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
的、出乎意料的塑造。在困境丛生的情况下,教师急中生智、神来
一笔,课堂教学生活就能精彩纷呈。在一般情况下,越是直接的反
应就越缺乏机智,因为过于直接的反应常常是不假思索,近乎于生
理性的条件反射,如怒不可遏、一触即发等。面对课堂冲突,我相
信“出奇制胜”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4.结语
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相互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沟通的过
程。所以,教师应该多积累一些小故事中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并将
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教育的方法与技
巧固然重要,但方法的背后是教师的育人理念,技巧的背后是教师
的教育情怀。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和清醒,
同时还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这些都体现在教师的
临场智慧中。
参考文献:《遭遇意外时的教育智慧》 中国教育报 2008.12.8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第二中学 518055
姓名:党旭芳
联系电话:26702160,13823338515
E-mail:dangxf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