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47:13
[再加工]七下5.1.1 数学 七年级.doc(26.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5.1认识三角形(1)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掌空间观念、推理能 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 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 差小于第三边”。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结。 教学工具:课件 准备活动: 1、能从右图中找出 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在右下图中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的三角形吗? 2、它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三条边分别是 ,三个内角 分别是 。 3、分别量出这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任意两边 之和以及任意两边之差。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例:有两根长度分别为 5cm和 8cm的木棒,用长度为 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 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 13cm的木棒呢?长度为 7cm的木棒呢? 二、巩固练习: 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单位:cm) (1) 1, 3, 3 (2) 3, 4, 7 (3) 5, 9, 13 (4) 11, 12, 22 (5) 14, 15, 30 A B CD E F G A B C a b c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cm和 4cm,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 。若X是奇数,则X的值是 。 这样的三角形有 个 若X是偶数,则X的值是 。 这样的三角形又有 个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2cm,另一边是 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是 cm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5cm,另一边是 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是 cm 小 结: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 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作 业:课本 P119习题:1,2。 教学后记:能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根小木棒是否构成三角形,但对 于给出两边,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就不能解决。学生的灵活度不够。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2:47:2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