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 1 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⑵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⑴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3.能力方面
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 演示法、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
2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章引言 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P41章引言 阅读思考 引入新课
问题探讨 引导学生完成 “问题探讨”并提示。
〖提示〗1.(1)具有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
陈代谢的过程;
(3)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
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
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
准确地复制出拷贝,传递给下一代等。
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答案并不惟一,只要
提出正确的思路即可。
阅读思考
回答
以已知推
特点,自
然引入新
课。
一、对遗
传物质的
早期推断
〖问〗20世纪20年代,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到20世纪30年代呢?
一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P42~43。
阅读思考 从历史背
景了解人
们的推测。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绿竹三思笑 1
二、肺炎
双球菌的
转化实验
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首先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
提出挑战的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而艾弗里的实验又是在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的。
请看这个著名的经典实验:
出示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体和菌落图,让学生对图
指出何者是R型菌体?何者是S型菌体?菌落各是怎样?毒
性呢?以加深学生对两种细菌的了解。
〖问〗
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哪几个步骤?各看到哪些象?
②第四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③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他们的研究结果说
明了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P43-P44,边看书边看图解,回答上述问题。
(1) 体内转化 1928年 英国 格里菲思
① 活 R,无毒 活小鼠
② 活 S,有毒 小鼠 死小鼠
③ △杀死的 S,无毒 活小鼠
④ 活 R + △杀死的 S,无毒 死小鼠
转化因子是什么? (②④分离出活 S)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为什么加热杀死的 S型
细菌还能使 R型活细菌转化为 S型活细菌?
〖讲述〗蛋白质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在 80~100
℃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会失活,DNA双链将解开;当温
度降至55 ℃左右时,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蛋白质的
活性却不能恢复。
(2)体外转化 1944年 美国 艾弗里
多糖或蛋白质 R型
活 S DNA + R型 培养基 R型 + S型
DNA+DNA酶 R型
转化因子是DNA 。
阅读思考
回答
弄懂肺炎
双球菌转
化实验的
原理和过
程。
第2课时
三、噬菌
体侵染细
菌的实验
〖介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①吸附→②注入(DNA)→③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和合成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④组装子代噬菌体→⑤释放。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阅读思考
回答
列表比较
一目了然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绿竹三思笑 2
旁兰思考
题
〖提示〗因为硫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组分中,而磷则
主要存在于 DNA的组分中。用 14C和 18O等元素是不可行的,
因为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的组分中都含有这两种
元素。
思考回答
思考与讨
论
〖提示〗1.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的优点是:
(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
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
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2)繁殖快。细菌20~30 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
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2.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 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 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3.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
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等。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
的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等(学生可能回答出其他的技术,但只要回答出上述主要
技术就可以)。
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做保证,技术的发展
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
互促进的。
思考讨论
回答
总结 从实验过程并得出以下结论:
(1)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因为艾弗里及其同事对 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
定,他们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
养了 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
细胞才能够转化为 S型细菌。)
(2)遗传物质是DNA。(因为DNA进入了细菌体内复制,
并复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所以在子代噬菌体内,没有亲代
噬菌体内蛋白质被标记的元素。)
(3)RNA也可以是遗传物质。
归纳总结。从三个实验的结论中,拓展出下列规律:
(1)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只有一
种遗传物质,即DNA或RNA;
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
的归纳总
结能力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绿竹三思笑 3
亲代噬菌体 原宿主细菌内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2P标记
DNA
无 32P标记
DNA
DNA有 32P
标记
DNA是遗
传物质
35S标记
蛋白质
无 35S标记
蛋白质
外壳蛋白无
35S标记
(2)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有DNA和 RNA两种
核酸,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4)遗传物质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并由蛋白质表达遗
传信息。
作业 练习一二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 绿竹三思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