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47:41
[转发]课题2 元 素教案 高一.doc(27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第四单元 课题 2 元 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符号所表示的意义;2.学会元素 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 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元素的概念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原子的构成 【新课引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到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 分。学习了原子结构以后,对元素的概念要有进一步的认识。那么,什么是元素呢? 【板书】课题 2 元素 【导入】在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中,提到一种碳原子即碳 12,指的是原子核内有 6个质子和 6 个中子的碳原子;此外,还有质子数为 6,而中子数为 7的碳 13和质子数为 6,而中子数 为 8的碳 14,这三种碳原子有何异同呢? 【学生回答】 【讲述】元素的概念 【板书】一、元素 1. 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讨论】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呢? 【分析】如氧气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 8,即核 内都含有 8个质子的原子,就把它们统称为氧元素;同样,把核电荷数为 1的所有氢原子 统称为氢元素等等。 所以,元素的种类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 【过渡】世界上的物质已有 2000多万种以上,它们都是由元素组成;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 种类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 100多种。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提问】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什么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哪个? 【学生回答】 【板书】2.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讨论】课本中的讨论题 【小结】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原子和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活动与探究】1. 【阅读】图 4-5 【提问】该图说明了什么? 【导入】为了书写和交流的方便,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表示。 【板书】二、元素符号 【阅读】表 4-3及相关资料 【讨论】元素符号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小结】“一大二小” 【板书】1.读法与写法(按“一大二小”原则) 【过渡】既然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那么,同学们看了图 4-7后,能否归纳出元素符号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 【小结板书】 2. 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 b.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讲解】元素符号的这两种意义,也就是其在宏观与微观上的两层含义。 【引伸】如果要表示一种元素的多个原子该怎么书写呢? 【讨论小结】一般把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如:2个氢原子应写成“2H”。 【讨论】元素与原子有何区别与联系呢? 【小结板书】 3.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区别: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过渡】大家看看图 4-8,有何想法? 【学生回答】超级市场的商品很多,为了方便顾客选购,必须将商品分类有序地摆放。 【讲述】世界上的物质是由 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寻 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此科学家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 排列起来,也就有了“元素周期表” 【板书】三、元素周期表 【查阅】附录:元素周期表 【思考】1. 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每一横行叫什么,每一纵行叫什么? 2. 元素周期表中红色数字代表什么?有什么规律? 3. 元素周期表中正方体有几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小结板书】在元素周期表中: 1. 包含 7个周期,16个族; 2.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3. 元素种类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等 【活动与探究】2. 【小结】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十分丰富,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2:48:0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