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正 比 例 的 量
教学要求:
⒈使学生理解成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⒉培养分析、归纳、判断能力。
⒊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比例关系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根据下面各题,先口答列式及得数,后说出数量关系。
⒈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⒉一种花布,买2米共要0.8元,平均每米花布多少元?
⒊某玩具厂5天生产玩具2.5万个,平均每天生产玩具多少个?
板书 =速度 =单价 =工作效率
师:我们以前学过许多数量关系,如上面这些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
系,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关
系等。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
板书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二、阅读课本P11—13例 1、2、3,并思考下列问题:
⒈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⒉哪一种量随着哪一种量变化?是怎样变化的?两种相关联量有什
么变化规律?
⒊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三、精讲:
⒈学习例1(投影显示)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8 …
路程(千米)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
⑴观察上表内数据:表中有哪两种量?
⑵边观察边回答:
时间这种量由1小时变成2小时,3小时……,路程这种量是怎样变
化的?
归纳;象这样,一种量的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叫做
“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表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⑶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①表中,哪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是怎么变化的?
=60 =60
②从上面的比式中,你能不能找出变化规律?这个 60实际就是这列
火车的什么?
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表示: =速度(一定)
④小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时间
扩大,路程也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缩小,速度是固定不变的量,
简称为定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
定的。
⒉教学例2.
在一间布店的柜台上,有一张写着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的表:
数量(米) 1 2 3 4 5 6 7 …
总价(元) 3.1 6.2 9.3 12.4 15.5 18.6 21.7 …
思考:⑴价目表中,有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
⑵相关联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怎样?举例说明。
⑶哪一种量是定量?
⑷怎样用式子表示相关联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
=单价(一定)
小结:花布的米数和总价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是随着米数的
变化而变化的。米数扩大,总价也扩大;米数缩小,总价也随着缩小。
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总价和米数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⒊概括正比例的意义及关系式。
⑴比较例1和例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⑵判断成正比例量的方法,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
例的量应具备的条件是:①两种相关联的量,②一种量的变化,另
一种量也随着变化,③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
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同时符合以上三条,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
比例的量。
⑶概括关系式
如果用字母 x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
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k(一定),
⒋教学例3
每袋面粉的数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是不是成正比例。
问:大家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判断成正比例量的方法说一说。
⑴题中有几种量?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⑵面粉总重量和袋数的比的比值是什么数量?这个比值是什么?是
不是一定?
⑶它们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⒌小结: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
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是否一定,如果比值一定,那
么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
四、练习
⒈P13做一做。
⒉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
⑴每袋面粉的重量一定,面粉的总重量和袋数。
⑵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高和面积。
⑶一本故事书,读完的页数和没读完的。
⑷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的天数。
⑸小明带 5元钱买文具,用去 2元,剩下3元。
⒊选择
下面哪一个式子表示 x和 y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A.x+y=5 B. =5 C.xy=5 D.y=5x
⒋回答问题
⑴等号左边的比式可能表示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⑵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⑶用字母怎样表示它们的正比例关系?
⑷同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字母表示这
一关系?
⒌学雷锋小组坚持每周做两件好事,这样,一周做 2件,两周做 4
件,一个月(4周)做8件……一年 52周做多少件好事?
周数 1 2 3 4 5 6 7 … 52
件数 2 4 6 8 10 12 14 … ?
问:做好事的周数与做好事的件数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比值是多少?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吗?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
五、总结: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学会了运用正比例的意义来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另外在这节课的学习当中,我们还接触到
一些不成正比例的情况,像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就不成正比例,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就不成正比例。那它们成什么比
例呢?以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六、作业:
练习三1、2、3.
附:板书设计: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