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学会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3.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直条的比例的确定和绘图。
教具准备:
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条形统计图(放大)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在统计工作中除了对数
据进行分类整理用统计表表示以外,有时还可以用统计图表示。用统计图表示有关
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
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出示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
2、 新授。
1.介绍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这是一张单式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包含哪些内容?
指出: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
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问:(1)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1
(2)图中画有互相垂直的两条射线,水平射线表示什么?与水平射线垂直的
射线表示什么?
(3)直条最长的表示什么?是多少/直条最短的表示什么?是多少?其他直条
呢?
2.教学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出示例1,指名读出例1统计表中各数据,教师边分析、边提问、边作图。
(1)根据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先写上统计图的名称,位置在图纸上方正当中。
在标量的右下边,注明制图日期。想一想,统计图的名称怎样写简明扼要?制图日
期该写什么时候?
(2)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并在交点处写上o。水平射线
下面及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左面要留一定的空白用来写每个直条的内容和注明
表示数量的数据。两条射线不能画在图纸的中间部位,以免直条或数量不够画。最
后确定水平射线上和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各表示什么。(在这里水平射线表示
年份,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表示数量即降水量。)
(3)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问:原来
统计表中有几个年份?图中要画几个直条?直条之间要留有几个间隔?要把水平
射线平均分成几份?为什么?用直尺作图并顺次在5个点下面注明五个年份。
(4)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的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
多少数量(根据最高数量和射线高度确定每份长几厘米)。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
线箭头旁边注明单位。
(5)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引导学生按照统计表中的数据从
1993年开始,找出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用铅笔过 920毫米
这一点画一条与水平射线平行的位于 1993年上方的线段,然后用三角板对齐 1993
年直条位置。画出水平射线垂直的两条平行线,画到与前面画的水平线相交为止。
再用粗线条画出条形的边,并在直条上面注明数据,但不写单位名称。为了清楚美
2
观,可以直条里面画上斜线,斜线间隔距离要相等,要平行。再在直条中涂上阴影,
表示其他年份降水量的直条,画法相同。
3.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看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
(2) 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
(3) 最多年降水量大约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几倍?
4.看看统计图与统计表回答:用哪 一种方式表示的数量关系更直观些?
5.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制作条形统计图
的一般步骤。(学生看书回答)
3、 巩固练习。
课本第 56页的做一做,指导学生根据第 55页不完整的
统计图,把它补充完整。
4、 作业。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 1-4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