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积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
计算。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CAI课件 6件,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模型各一个,一根圆柱
形钢管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平面图形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引导学生总结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梯形和圆。学 生边说教师边用CAI课件演示,屏幕上一一呈现出以上平面图形。
教师:它们各自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分别回答,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的面积=πr2
2复习立体图形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有哪些?
引导学生总结出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学生边说教师边用多媒体 CAI课件演
示:屏幕上呈现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图形。
教师: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怎样求?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它们表面积和体
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列成表格板书在黑板上。
(此处有表)
表面积 体积
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
×2
长×宽×高
正方体 棱长×棱长×6 棱长×棱长×棱
长
圆柱 侧面积+底面积×2 底面积×高
教师:这三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能否统一成一个呢?
CAI课件演示:(此处有图)
屏幕上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图形,三个立体图形的底面积都用红色,
分别把三个图 形的底面和高闪烁,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
式可以统一当成:“底面积 ×高”
教师:如果长方体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相等吗?
为什么?
2
高底三角形的面积
二、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八的第 8、9 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八的第 10 题。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题目。读题后,教师提问:
“这道题要求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实际上是求什么?”
“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分别是多少呢?”
CAI课件演示:屏幕上呈现压路机的前轮(标明直径、宽、用红色在宽上画一
横线),前轮转 动一周。使学生弄清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就是求前轮这个
圆柱的侧面积。而这个圆柱 的底面直径就是前轮的直径,这个圆柱的高就是前
轮的轮宽。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八的第 11 题
指名一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装了3/4桶水是什么意思?”
CAI课件演示:屏幕上出现圆柱形水桶先把水桶平均成 4份,再装上 3/4的
水,使学生明白,装了3/4桶水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水桶体积的3/4,即水的体积
是24×3/4立方分米。根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可以直接计算,也可以用方
程来解。
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八的第 12 题
第(1)题,引导学生从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入手,由于“圆柱的体积=底面
积×高”,所以 当底面积相等时,高和体积成正比例。
第(2)题,启发学生根据第(1)题的结论列出比例式进行解答。
5做练习八的第 13 题
读题后,教师提问:
“两个圆柱的底面半径相等说明了什么?”
“要求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比第一个多多少,应该先求什么?怎样求?”
启发学生仿照第12题,利用比例的知识先求出第二个圆柱的体积,再求出
第二个圆柱的体积 比第一个多多少立方厘米。
三、选做题
让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八的第14*、15*题和思考题
1练习八的第 14*题
教师拿出圆柱钢管教具,通过对教具的观察,使学生明确钢管的体积是大
圆柱的体积减去中 间一个小圆柱的体积后剩下的体积。
即钢管体积=大圆柱的体积-小圆柱的体积
2练习八的第 15*题
这道题是有关体积计算的应用题,要先求出圆柱形粮囤的容积后,再计算
其他问题就比较简 便。
3思考题
CAI课件演示:屏幕上呈现铁块在水中,在容器外用红色标出水线,铁块取
出后,再用红色 标出水线,把水面下降后所减少的这部分圆柱形水柱闪烁移出
再还位。
使学生知道铁块的体积等于它完全浸入水里后所排开水的体积,那么,只
要求出铁块从圆柱 形容器中的水里取出后,水面下降后所减少的这部分圆柱形
水柱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
板书设计:圆柱体积的综合练习
表面积 体积
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
×2
长×宽×高
正方体 棱长×棱长×6 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 侧面积+底面积×2 底面积×高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的面积=π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