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人口压力
工业革命以前:极其缓慢
工业革命以后:明显加快
总体上呈现出加速增长的
势头
但是近年来其增长速度放慢
了
1.人口的增长
目前每年增长 7000-8000万,而这样的
增长是以牺牲森林、湿地、草原等为代
价的
1999年 10月 12日
§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人口压力
1.人口的增长
二战后不同国家人
口增长的差异主要
表现
二战后广大的亚非
拉地区人口增长快
的原因
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
( 1950——1997年)
发展中国家赢得了政治上的独
立,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医疗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在保持高
出生率的同时,死亡率大幅度
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慢。目
前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多已
接近零增长,有些欧洲国家
甚至呈负增长。二战后世界
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由于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导
致的
§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人口压力
1.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案例 1:非洲的粮食问题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人民在夺取民族
独立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各国在发展生产、
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还进口一些粮食,以
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但是大多数国家的人
均粮食消费量增长不多。特别是 1971年以
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了粮食增长的
速度,致使人均产量开始下降。近些年,占
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特
别是撒哈拉以南的一些非洲国家,情况相当
严重
问题:分析亚非拉粮食匮乏的原因。
亚非拉粮食匮乏,
主要是人口增长过
快,对粮食这一物
质资源的需求量大
增,超出了环境的
供给能力导致的
案例 2 :墨西哥城的环境变化
1325 年,当人们在一片湖泊中央的一个岛屿建起这
个当时叫特亚奇提特兰的城市时,它还根本不起眼。经历
过战火之后, 1924 年墨西哥联邦议会决定,定都于墨西
哥城。此后这儿的大部分湖泊经填充和排干,城市开始向
各个方向发展。到 1995 年,其市区人口达到 1630 万,
也就是说全国 1/3 的人口都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墨西哥
城成为今日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城市,为世人所瞩目。
然而,问题与奇迹相伴而来。这座曾以“空气清新
,能见度高”而著称的城市,近年来因人口过多,工业迅
速发展,向大气和环境中排放的烟尘、有毒气体等废弃物
较多,已被淹没在蒙蒙的烟海之中。今天的它,已被联合
国列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还有便是它拥挤的
交通和频繁的事故,在路上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祸从天降。
因此,当人们提到这个城市时,不禁会皱起眉头。
问题:请分析上述案例并找出墨西哥城环境恶化的原因。
墨西哥城市环境的恶
化主要是由于人口膨
胀,过多的人口在生
产和生活的消费过程
中,向环境中排放大
量的废弃物,超出了
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
的
§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人口压力
1.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
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
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将图下所给内容的代号填入图中
的方框内
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增
加
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
力
A.人口增长过快 B.环境问题
C.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增加 D.资源
短缺
E.生态恶化 F.超出环境的供给能
力
A BC
D
E
F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玛雅文明的衰落 农业生产力下降,食品供应不足
严重的水土流失森林被毁、生态恶化
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资
源需求量大
非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可再生资
源再生的周期性
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生
产方式落后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案例 3:缩小了的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每年雨季来临,长
江水位暴涨,水位高于洞庭,江水注入湖泊,洞
庭湖起接纳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冬季相反。
因此,洞庭湖对长江水位起天然的调节作用。但
近年来由于泥沙的淤积,湖底抬高,特别是周围
地区为了生产而围湖造田,使湖面减少,仅 1977
年到 1985年,其水面就减少了 46%。这样,其
分洪能力大大降低,致使 1998年长江大水之际
,中下游地区洪水暴涨,险象环生,直至造成九
江大堤决堤,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问题:围垦湖海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案例 4:内蒙古草地的退化
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当
地居民多以牧业为生。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
的需求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地,种植作物,
使牧区的范围缩小了。被开垦的地区,冬春季节
地表没有植被,此时风力又很大,地表遭受风蚀
,表土被吹走,逐渐变为沙漠。牧区缩小之后,
有些草地超载严重,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会导
致土地沙化,这些都会破坏生态平衡,致使生态
环境恶化。去冬今春的沙尘暴,就与内蒙古草地
的开垦、沙化有关 。
问题:开垦草地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案例 5: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是一个林茂水
丰的地区,后来由于森林被砍伐,地
面缺少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加剧,
地表支离破碎,土壤受侵蚀,肥力下
降,生产能力降低,单产水平下降,
粮食不足,为了获取较多的粮食,再
去毁林开荒,扩大耕地,进而形成恶
性循环。
问题:毁林开荒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传统的经济模式关注的只是
。目标是
。
采取了
的发展模式,其
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
。
经济领域活动
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长
以损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
环境问题
2.发达国家工业化走的是
的道路。
“ 先污染,后治理”
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
读图思考: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财富和产品越多越好吗?
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案例 6 淮河的水污染
改革开放后淮河流域各地
在发展工业和乡镇企业时,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沿河地区办起了大批小造纸、小化工、小制
革、小酿造、电镀等污染严重的工厂。这些工
厂每天将污水注入淮河,日积月累,使淮河干
支流严重污染,危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思考:淮河水污染严重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这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首先对污染严重
的企业关停并转;对其他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并
在全流域所有城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环境问
题的产
生的主
要原因
人口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
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形成较大的压力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系统被破
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形成恶性循
环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
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1.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原因是
。 A.政治独立 B.
民族经济发展缓慢 C.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D.节育意识提高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A. 人口压力
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3.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A.资源的利用问题 B.人口增长过快问
题 C.发展问题 D.环境
污染问题
AC
C
A B C
4.在广大的贫困落后地区,往往存在着生态系统遭
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主要由于 。
A.有计划地开采利用资源 B.生态意识淡薄
C.集约化的经营方式 D.人口文化
素质较低
5.生活质量的提高是 。
A.考虑了健康、安全、环境质量和经济因素在内
的各方面的提高
B.考虑环境质量的提高
C.财富和产品越少越好
D.财富和产品越多越好
B D
A
6.图示为黄土高原上某
地区农业生态恶性循环
示意图,按照因果推理
关系,选择下列适当环
节内容的代表字母,填
入适当的空格内
A.土地肥力衰退
B.毁林开荒
C.旱灾加剧
D.毁草开荒
E.土地破碎
F.粮食单产下降
人口
增长
过快
,粮
食需
求压
力大
植被破坏生态失调
生态条件恶化
开荒扩种
②
①
③ ④
⑤ ⑥
A
B D
F
CE
谢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