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纵论西部
大开发
2
中国西部地区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 10
个省、市、自治区。其土地面积大约 540 万平方公
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56% 。其人口总数约 2.85
亿, 约占全国总人数的 23% 西部区的矿藏特别丰
富, 全国已探明的 140 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区
就有 120 多种。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
世界前茅。 西部地区的能源、旅游资源及地区资
源更是得天独厚,长江与黄河的源头都位与西部地
区,全国划中的十大水电基地有七个分布在西部。
在陕西、 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近几年来接连
发现许许多多的大中型套装油气田,其开发前景分
外诱人。
西部概况——综述
3
二、开发西部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缩
小地区经济差异,协调地区经济发展。
2、有利于充分利用西部资源优势,实现
东西部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3、有利于扩大内需。
4、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
5、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
4
三、怎样建设西部
5
一、转变观念
1 、解放思想,树立大开发、大开放、大
发展的思路。
2 、树立市场观念,积极建立市场经济体
系,变资源导向型开发为市场导向型开发
。
3 、增强自力更生观念,破除(等、要、
靠)的思想。
4 、明确长期性、艰巨性、全局性的观念
。
6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以
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
场、天然气管道干线 建设;加
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
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特别是要坚 持把水资源的
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
置。
7
(三)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和建设。要加大天然林保
护工程实施力度,同时采取
“退耕还林(草)、封山绿
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
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
农民提 供粮食和苗木,对陡
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退
耕还林还草。
8
(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
养。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军工企
业、科研机 构和高等院校现有科技
力量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
推广应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 进技
术。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劳动
者素质。要千方百计使用好现有人才
,采取积极 措施从国内外引进人才
,大力培养各类人才。
9
我国西部占国有土地面积的 61%,
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为 全国总量的
15. 5%;东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 11%
,却集中着占全 国人才总量 43. 2%
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且其中有 344万专
业技 术人才处于闲置状态,相当于全国
3年的大学生培养量。可见,鼓励人才参
加西部地区建设,不仅是改变西部经济、
社会落后状况 的需要,而且还能合理调
整人才分布结构,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使更多的人才找到用武之地。
10
“ 西部人才资源开发计划”主要包括鼓
励
与吸引科技管理人 才参加西部地区的经济
建设,政策上采取高工资、高待遇,可不
迁户口,来去自由;组织东部地区经济发
达城市实施东西部人才 对口支援;由全国
科技精英组成“智囊团”为西部地区经济发
展出谋划策;以大幅度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东部地区人 才带项目到西部投资创业。
11
根据中央“ 西部开发计
划”中的重点开发项目和西部地区
现状分析,目前西 部地区主要缺乏
科技开发人员、投资创业人员、教
育人才和中高 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等。此外,投资人才、交通运输业
人才、信息人才及旅游开发人才等
,均属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中较为 紧
缺的人才。
12
教育部近日决定采 取
一系列措施,加快西部教育的
发展和改革。这些措施包括:
( 1)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加
快西部地区基础教育 发展。
( 2)利用世行贷款及国际组
织捐 款等支持西部地区改善
中小学条件。
13
( 3)重点建设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体系,
为西部地区所有高校、主 要中专和中小
学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扶持的学校联网
创造条件 ,使西部中小学能够利用远程
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 量。
( 4)努力提高 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
校长素质。
( 5)加强西部高等学校建设力度,促进
高等教 育的相对均衡发展,采取倾斜政
策,加快西部大开发急需的本科 专业、
硕士点、博士点建设。
14
(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西部
大开发战略,起点要高,不能搞重复
建设。要从 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
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
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要加
强农业基础;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
步伐;大力 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15
(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施西
部大开发,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
式,必须研究适 应新形势的新思路
、新方法、新机制,特别是要采取
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快西部地区
改 革开放的步伐。要采取多种形式
更多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
理经验。要深化国有 企业改革,大
力发展城乡集体、个体、私营等多
种所有制经济,逐步把企业培育成
为西部 开发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