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49:56
简易逻辑习题课教案 高二.doc(51.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 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有关线性规划的重要概念.    (2)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掌握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 目标函数的最优解的基本方法.    (3)通过解题过程中的分析,作图,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严格准确 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的深 刻理解和区分.对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最优解的掌握.   难点:线性规划有关概念的掌握,目标函数最优解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授新课.   现在我们来研究下面的问题:   设Z=2x+y,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关系.   同学们已明白给出的不等式组是一个平面区域,我们把它画出来, 变量x,y将在这个范围取值,即由变量x,y为坐标,组成的点,在这 个平面区域内.   由图可知,原点(0,0)不在给出的平面区域内.原点(0,0)在直线 l0:2x+y=0上,作一组与直线l0平行的直线,l:2x+y=l,(l∈R)   当l在l0的右上方时,直线l上的点(x,y)满足2x+y>0,即l> 0,而且,直线l往右平移时,l随之增大,在经过这个平面区域内的点 且与l平行的直线中,以经过点A(5,2)的直线l2所对应的l最大.以 经过点B(1,1)的直线l1所对应的l最小.   ∴Z 最大值=2×5+2=12.    Z 最小值=2×1+1=3.    (二)学生阅读课文(P722.线性规划到 P 74例 3 前)   阅读思考题:    (1)说出“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 “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的含义.    (2)总结用线性规划求线性目标函数最优解的步骤.    (三)教师讲评:       x,y的约束条件,因为是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所以称为线性 约束条件.   ②Z=2x+y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y的解析式, 叫做目标函数.因为是x,y的一次解析式,所以称为线性目标函数.   ③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称为 线性规划问题.   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做可行解.   ⑤所有可行解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如上面问题中的三角形区域.   ⑥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可行解,叫做这个问题的最优 解.如上面问题中的可行解A(5,2)和 B点(1,1).就是最优解.    (2)用线性规划求线性目标函数最优解的步骤:   ①根据线性的约束条件,确定可行域.   ②由线性目标函数,得出过原点的直线的二元一次方程.做过原点 的直线l0.   ③求出可行域边界直线交点的坐标.   ④过可行域边界直线的交点,作l0的平行线,确定最优解.   我们通过下面的例题来掌握线性目标函数最优解的求法.      求Z=x+2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根据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作过原点的直线l0:x+2y=0.         作直线l0的平行线l,把直线l向上平移至过点A(-2,2)时,Z取 得最小值.    Z 最小值=(-2)+2×2=2,   把直线l向上平移至过点B(2,8)时,Z取得最大值, Z 最大值=2+2×8=18.    (四)学生课堂练习    1.课本练习题.1(1).       Z=2x+y.l0:2x+y=0.    A(-1,-1).B(2,-1).    Z 最小值=2×(-1)+(-1)=-3.    Z 最大值=2×2-1=3.      2.课本练习题1.(2)    z=3x+5y    l0:3x+5y=0         (五)作业 习题7.4.2    [动画要求]线性规划作图,要求位置准确,线条清楚.   ①先作出可行域(与前面要求相同)   ②作过原点的直线l0.(虚线)   ③一条虚线平行于l0,作平行移动,从边界交点的最下方平移到最 上方.在最优解处虚线要留下来,其它虚线平移过后就消失.   ④最优解的点闪亮几下.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2:54:2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