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和归
纳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实际问题引入指数函数概念
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某种细胞分裂时,第一次由1个分裂成2个,第2次由2个分
裂成4个,第3次由4个分裂成8个,如此下去,如果第x次分裂
得到y个细胞,那么细胞个数y与次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师:再思考下面一个问题: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成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的残留量
是原来的84%,那么以时间x年为自变量,残留量y的函数关系
式是什么?
(学生经过思考得出:
x、y和2以及x、y和0.84构造出两个幂函数来.
师:这两类函数有什么区别呢?
数位置上.
[学生对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容易混淆,在引入新课时指出两者
的区别,有助于今后的学习.]
(板书课题.)
师:我们在学习指数运算时已经知道,指数x可以是正整数、
负整数和零,也可
定的实数,因此指数x可以取全体实数.
要求?大家可以先举几个例子作试验,看一看底是哪些数时,
指数不能取全体实数,底是哪些数时,指数可以取全体实数.
理由,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归纳出对a的取值的规定及其理由.
如果学生归纳时只能得出a>0,教师就补上a≠1.]
师:(启发学生总结)为什么规定a>0且a≠1呢?如果不这
样规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并保证定义域是全体实数,我们
规定a>0且a≠1.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指数函数的定义.
[定义的引入是经过“实际问题→与幂函数比较→对底数a的
讨论”三步完成的.一个新概念的引入,往往是为了解决实际问
题和理论问题,而且往往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指
数函数的定义就是这样.]
二、通过图像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大家先想一想,对函
数通常研究哪些性质?
生: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和图像.
师:好!对于指数函数,我们就先研究这几个问题.
[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目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师:我们已经知道指数函数的定义了,那么它的定义域呢?
生:实数集.
师: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指数函数的其他性质,我们先
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
[学生画图像,教师巡视.教师用画有坐标系的黑板把画图像
的过程演示一遍,
a>1和0<a<1时的图像的示意图.]
师:现在我们利用指数函数的图像来观察指数函数的性质.
先观察值域.
生:y>0.因为图像都在x轴的上方.
师:奇偶性呢?
生:非奇非偶函数.
师:从图像上怎么看出的?
生:图像既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y轴对称.
师:那么,怎样从图像观察函数的单调性呢?
一个共同的点,这是哪一点呢?
生:点(0,1).
师:点(0,1)是个关键点,以这个点为分界,从图像中可以
看出y值变化的范围.大家能不能看出来?先看a>1时的图像.
生:a>1时,在第一象限的y值大于1,第二象限的y值小
于1,即 a>1时,若 x>0,则 y>1;若 x<0,则 0<y<1.
师:0<a<1呢?
(学生回答出相应的结论.教师在启发学生观察指数函数的图
像及其性质的同时进行下面的板书.)
[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是紧紧围
绕着指数函数的图像进行的.先画出图像,然后通过图像观察指
数函数的性质.因为人在观察中,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
知觉对象,对这些少数对象往往知觉得比较清晰,从而由此出发
去感知其他事物.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地指向与所研究的目的密
切相关的图像,就会加深感受性.]
三、通过“多通道协同记忆法”记忆指数函数的性质
师:我们研究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和数
值变化等性质,现在请同学们阅读并记住这些性质.
[教师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是必要的.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过程有先快后慢的特点,不重
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而强烈的记忆意图会产生注意
力集中的效果,因此及时强化记忆,趁热打铁是巩固记忆的一种
重要手段.]
师:大家说,指数函数的性质哪一条不好记?
(学生议论,大多数认为数值变化情况这一条不好记.)
师:那么怎么能记住这一条性质呢?
生:通过图像来记忆.
师: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大家再想一想.
师:这个办法很好,把数值变化与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结合起
来了,这就是说,如果记不住指数函数的数值变化规律,利用指
数函数的单调性也可以得到.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我们知道,a与1有关,x与0有关,
y与1有关,如果分别把 a,x,y;1,0,1写成两行,中间用大
于或小于号连接(板书如下),那么大家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同学们经过研究,可以发现一个记住这条性质的办法:即 a
和 x同时取大于或小于号时,y取大于号;一个取大于号,一个取
小于号时,y取小于号.)
[学生对于指数函数的数值变化这条性质不容易记住,也容易
混淆,在这里花一点时间,让学生抓住记忆的关键点,找出记忆
的规律,采取多种渠道进行记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而且可以减轻课堂教学短时记忆的压力.同时,也可以稍稍放慢
一些教学节奏,使教学有张有弛.]
四、通过例题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例1]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本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数值变化.其
中(1)、(2)两题学生
难,教师可先启发学生解出第(4)题,再让学生解(5)、(6)两
题.]
性质来比较大小,所以需要借助“桥梁”,这座桥梁的架设
应考虑能够利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性质,即设法构造出与已知
底数相同或指数相同的数进行比较.
[例2] 指出下列不等式中 a的范围:
(本题是指数函数与幂函数性质的逆向应用.解略.)
[逆向思维的训练是数学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平时的教学
中,教师应随时注重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这些性质是
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得到的,那么这些性质能不能用推理的方法得到呢?
例如,怎样证明指数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怎样利用指数函数的值域和
数值变化证明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等等,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
[课堂结束语不仅是对内容的概括,还应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
行更深入的思考,为下节课的学习留下悬念.]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课本习题:略.
研究题:
教案说明
(1)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根据数形结合的观点,
可以通过对数量关系的讨论来研究图形的性质,也可利用图形的性质来
反映函数(或方程)中的变量(或未知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数形结合
可以使数和形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本课就是通过对图像的
观察来探索和记忆指数函数性质的.此外,由于本节得到的性质没有进
行论证,所以本课结束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论证,在作业中也布置了论
证的题目,在下节课(指数函数性质练习课)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
(2)要把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纳入教学计划.在本节教学中,指导
学生采用多通道协同记忆法进行意义识记,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而且培
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作业中适当布置一些研究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
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