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49:59
五四爱国运动一节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一.doc(20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端。 重点分析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是重点。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必然的。革命爆发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 正发生的变化。中国人民不屈的探索与抗争及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结构的大变动,是 爆发革命运动的内在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使更多的中国人清醒,必须寻 求新的出路。而十月革命,恰好为在黑暗中苦斗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这一历史背景 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革命不可避免。同时自然反驳了一种错误的说法:“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 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这种说法夸大了偶然性因素,忽视了必然因素。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建议教师首先放映电影资料剪辑《五四运动》,然后要 求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和以前所学知识回答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教师依据相应补充以下三个 方面内容:从国际上看,第一、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第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些对当时的中国人民而言,反帝情绪日益高涨,同时也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和解放道路。从 国内看,一方面,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另一方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队 伍迅速壮大,新文化运动推动人民的思想解放,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这 些革命因素的增长,尤其是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为中国革命增添了活力。从导火线看,巴黎 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义愤和爱国激情。 难点分析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难点。要与以往的革命相比较,从领导阶 级、指导思想、革命目标、前途、历史背景等方面分析、体会,得出结论: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 软弱,他们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五四运动以后,领导革命的伟大历史使命就由中国无产阶 级承担起来。这样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师应该首先突出“中国工人 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是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也 是之所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标准;然后分析五四运动与以往历次运动相比, “新”在何处;最后补充说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2:50:1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