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及鉴别方法,了解蔗糖的用
途;初步学习蔗糖水解反应的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理解低聚糖、二糖的定义,
了解麦芽糖的性质。
能力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
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科学思想: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
正确结论,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
的辩证认识及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协作进行实验、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
果,从而学习新知识这一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
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通过对砂糖、冰糖等蔗糖水溶液的还原性实验的现象进行对比
与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学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蔗糖的水解反应及对水解产物的还原性进行
检验,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重点、难点 蔗糖的非还原性;蔗糖的水解反应;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培
养;实验方法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上一节学习了
4人为一个学习小
复习葡萄糖的
重要的单糖——葡萄糖,请简
述葡萄糖的重要性质及有关的
实验现象。
组,在组内分工合作进
行有关实验,并进行讨
论,回答有关问题。
葡萄糖的重要性质
为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
反应生成银镜;能与新
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
红色的氧化亚铜。
还原性及有关实验,
为本节课的学习作知
识准备。
【引入新课】本节课我们学
习蔗糖的性质。蔗糖是由碳、氢
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糖外观。化
合物,甘蔗和甜菜中都含有蔗
糖,它们是制取蔗糖的原料。
用不同的制取方法,
(1)观察砂糖、冰
糖等蔗
(2)分别取半匙砂
糖、冰
(1)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2)学习蔗糖
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可以制成红糖、砂糖、冰糖
其中红糖纯度最低,冰糖纯度
最高。
请同学们观察砂糖、冰糖
等蔗糖晶体,并配制实验用的
蔗糖溶液。
糖于试管中,加入
8mL水,振荡,观察溶解性。
(3)将上述溶液分别
编号为 1、2待用。
(3)配制实验
用的蔗糖溶液。
【设问】
(1)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蔗糖是否具有还原性?用什么
方法来检验蔗糖是否具有还原
(1)讨论、回答,应通
过蔗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
氢氧化铜的实验检验蔗糖是
否具有还原性。
(1)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进行主动学习。
(2)学习初步
性?
(2)请通过实验回答蔗
糖是否具有还原性。
(3)蔗糖分子结构中是
否有醛基?
【归纳总结】实验结果表明
蔗糖不具有还原性,为非还原
糖。所以蔗糖分子结构中不含
醛基。
(2)实验:分别取
1、2号溶液各约 1mL,用新
制的 Cu(OH)2检验是否具
有还原性;
(3)小组内比较各自
的实验现象,并讨论。派代
表报告实验现象及讨论的结
论。1号、2号溶液均无明显
变化,可以判断蔗糖无还原
性。
的科学实验方法,学
习分析、比较不同的
实验现象,得出正确
结论。
(3)学习蔗糖
的非还原性。
【知识介绍】蔗糖不但有甜
味,食用后还会在人体中的转
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
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因而
也是一种营养物质。
蔗糖溶液在加热和稀
H2SO4催化下也能发生水解反
应,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
子果糖。
【设问】
(1)试推测蔗糖分子式
并写出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用什么方法可证实
蔗糖的这一性质?
(3)如果用实验的方法,
应采取怎样的实验步骤?
(1)讨论,并将蔗糖
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在
投影片上,用投影仪展示,
全班讨论后订正。
蔗糖分子式是
C12H22O11。
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讨论,可通过实
验证实蔗糖这一性质,并将
实验步骤写在投影片上,用
投影仪展示,全班讨论。教
师给以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3)实验:在剩余的
1号、2号溶液中分别加入 3
(1)使学生认
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进一步激发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对学生进
行分析问题方法的训
练。
(3)对学生进
行实验方案设计、实
验能力的训练,培养
学生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
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共同提高的意识。
(5)学习蔗糖
(4)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问题?
统计各小组的实验情况,
得出结论,即蔗糖的水解产物
具有还原性,与推测
~5滴稀H2SO4,煮沸约
5min,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一
致。
引导学生讨论决定实验成
败的关键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
题,即在加热煮沸蔗糖溶液时,
应避免蔗糖溶液剧烈沸腾发生
喷溅损失;蔗糖水解完全后应
先用NaOH或Na2CO3中和至
中性,再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
氢氧化铜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
性,否则实验容易失败。
使蔗糖发生水解。分
别向水解后的 1号、2号
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
至无气泡放出(或用
NaOH溶液中和);将上
述 1号、2号溶液分成两
份,分别用银氨溶液及
新制的 Cu(OH)2检验
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
性。
(4)讨论实验情况,
得出结论;派代表报告
实验情况及结论。
的水解反应。
【指导阅读】用投影片打出
以下问题,各小组通过阅读课
文、讨论回答其中一个问题。
【投影】
(1)什么叫低聚糖,什
各小组根据本组的
问题,阅读课文并讨论,
派代表回答。
(1)糖类水解后能
生成几个分子单糖的叫
做低聚糖;水解后生成
(1)培养学生
阅读、自学的习惯与
能力。
(2)培养学生
抽象思维和概括的能
力。
么叫二糖?
(2)蔗糖与麦芽糖有哪
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如何鉴别葡萄糖与
蔗糖,麦芽糖与蔗糖?
(4)蔗糖有何用途?
【小结】请同学将本节课学
到的知识作一概括总结发言。
【作业】课本第 93页,第
1、2、4题。
二分子单糖的叫二糖,
是低聚糖中的一种。
(2)蔗糖与麦芽糖
的分子式相同,均为
C12H22O11,分子结构不同。
蔗糖分子结构中不含醛
基,无还原性,麦芽糖
分子结构中有醛基,有
还原性。
(3)可用银氨溶液
或新制的 Cu(OH)2鉴
别。葡萄糖、麦芽糖发生
反应,有现象。蔗糖不反
应,无现象。
(4)蔗糖的主要用
途为食用。
自愿回答,互相补
充,形成完整的知识。
(3)理解低聚
糖、二糖的定义;了
解麦芽糖的结构和性
质;掌握蔗糖的鉴别
方法。
(1)培养学生
及时复习、总结知识
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
的归纳、总结及语言
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检测】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葡萄糖与蔗糖互为同系物。
(1)考查学生
对蔗糖的分子式、组
成、结构、性质的掌握
情况。
(2)考查学生
(B)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加热,会发生水解反
应。
(D)蔗糖、麦芽糖的水解反应产物相同。
2.在蔗糖溶液中加少量稀H2SO4,充分加热后,
加入少量新制的 Cu(OH)2,加热后无变化,能否说明
蔗糖的水解产物无还原性?为什么?
对于蔗糖水解反应的
实验方法的掌握情况。
附:随堂检测答案
1.(A)(×) (B)(√)
(C)(×) (D)(×)
2.不能。蔗糖水解完全后未用碱中和,溶液中的酸与 Cu(OH)2发生反应,
不再与水解产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