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58:42
胶体的教案示例 高三.doc(15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 能力培养:通过胶体性质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 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 关心环境。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逻辑推理等方法。 重点、难点 胶体的性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1.什么叫胶体? 它和溶液、浊液有何异同点?2.如 何鉴别溶液和胶体? 思考后回答: 要点:1.分散质微粒 的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 间的分散系叫胶体。相同点: 胶体、溶液、浊液都是一种(或 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 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都属 分散系的一种。不同点:主要 是分散质颗粒大小、液体的均 一性及稳定性的不同。 2.胶体可产生丁达尔 现象,而溶液没有。 复习巩固上节课 所讲内容。 【设问】胶体除有丁达尔现象 还有无其他性质呢?这是我们今天 要研究的问题。 明确研究意图, 培养学生好奇心。 【板书】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讲述】日常生活中,如果把 花粉悬浮在水里,用显微镜观察, 就会发现花粉的小颗粒作不停地、无 规则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布朗运 动。胶体也可作布朗运动,好 情境想像。 与学生已有的生 活经验相联系,增加感 性认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比电影院放映电影时,可看到 受光束照射的空气里,尘埃小颗粒 作无规则的不停地运动。 【板书】2.布朗运动 【设问】为什么胶体微粒的运动 是不停顿地、无规则的运动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6页。 阅读思考得出结论:胶 粒受水分子从各方面撞击、推 动,每一瞬间合力的方向大小 不同,所以每一瞬间胶粒运动 速率和方向都在改变,因而形 成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 培养思维能力。 【演示】电泳实验(见课本77 页) 【提问】1.通电后,U形管里 阴极附近的红褐色逐渐变深,阳极 附近的红褐色逐渐变浅,这表明阴 极附近什么微粒增多了? 2.Fe(OH)3胶粒向阴极作定 向移动,说明它具有什么样的电性? 【小结】电泳概念:在外加电场 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做定 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产生电泳现象的原因:因为胶 体的微粒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在电 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产生 了电泳现象。 【板书】3.电泳现象 观察后叙述实验现象: 阴极附近颜色变深,阳极附近 颜色变浅。 思考、得出结论: 1.通电后,阴极附近 Fe(OH)3胶粒增多了。 2.说明 Fe(OH)3胶粒 是带正电荷的。 利用实验创设问 题情境,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根据实 验现象,逐步分析得出 结论的能力,向学生渗 透分析问题的方法。 【指导阅读】课本第77页第二 段至第三段,思考:1.为什么胶体 自学、思考、总结出结论 培养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 微粒带有电荷? 2.哪些胶体带正电荷?哪些 胶体带负电荷? 1.胶体微粒带电荷的 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力强, 吸附阴离子的带上负电荷,吸 附阳离子的带上正电荷。 2.带正电荷的胶体: 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的胶体:金属 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因? 【板书】带正电荷的胶体:金属氢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的胶体:金属硫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3.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 因: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而不容易聚集:布朗运 动能克服重力作用,胶粒不易 沉积。 认识胶体所带电 荷情况及胶体分散系稳 定的原因。 【讲述】简介电泳原理的应用 1.在陶瓷工业中,借助它来除去 粘土中所混杂的氧化铁杂质。简述方法。 2.气溶胶也可发生电泳现象,如 在水泥、冶金等工业中,通高压电于含 烟尘的气体时,可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 空气污染,净化环境,保护人民健康。 倾听、思考。 联系实际,激发 兴趣。 教育学生关心环 境,培养社会责任感。 【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胶 体稳定的因素,那么我们能否有针对性 地想出办法来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 粒彼此聚集成大颗粒而沉淀下来呢? 归纳总结,出示探究方案:(投 影) 开展讨论,提出消除胶 粒所带电荷的方案。 1.加电解质溶液; 2.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3.加热。 实验,观察现象,做好 记录。 培养学生创造性 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 验能力,观察能力。 实验现象:(1)浑浊 (2)浑浊 (3)产生沉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指导阅读】教材第78页第1 行至第16行,思考产生上述实验现 象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胶体凝聚概念和凝聚方 法。 【板书】4.胶体的凝聚 方法:(1)加电解质溶液 (2)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3)加热 阅读、思考,填好上表 (1)MgSO4=Mg2++SO42-, 其中带负电荷的 SO2-4离子与 带正电荷的 Fe(OH)3胶粒发 生电性中和而聚集沉淀。 (2)Fe(OH)3胶粒带正 电,硅酸胶粒带负电,混合 后发生电性中和,使胶粒凝 聚为沉淀而析出。 (3)加热时,胶体微粒 受热后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多, 从而使胶体凝聚为沉淀析出。 【练习】解释下列问题(投影) 1.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 洲的原因。 2.豆浆里放入盐卤或石膏, 为什么可制成豆腐? 3.氯化铁和硫酸铝溶于水形 成胶体,它们为什么都有净水的作 用? 分组讨论,解释实验现 象,相互补充,得出正确答 案。 联系实际,强调学 习的真正目的是解决实 际问题。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这节课的知识 重点是什么? 【课堂小结】 思考、讨论、回答。 感受学习新知识的乐趣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 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检测】 1.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一种液体,初滴入时氢氧 化铁胶体发生凝聚而沉淀,继续滴入,沉淀消失则这种溶液应是 ( )。 (A)0.5mol\L硫酸镁 (B)蒸馏水 (C)0.5mol\L氯化钾溶液 (D)0.5mol\L盐酸 2.硅酸胶体微粒带负电,现把氯化钙溶液、蔗糖溶液、氢 氧化铁胶体、硫化锑胶体分别加入到硅酸胶体中,发生的现象依 次是:①_____,②____,③_____,④______。 3.实验时,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铁 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_______,若换成硫酸铜溶液,是否可 以?其原因是_________。 1、2题检测胶粒带 电情况及胶体凝聚方法。3 题针对少数优秀学生,考 查知识应用能力。 【作业】课本第79页习题2、3、4、5题。 板书设计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2.布朗运动 4.胶体的凝聚 方法:(1)加入电解质溶液(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3)加热 附:课堂练习答案 1.河水中粘土等胶粒,遇海水中电解质而发生凝聚作用,逐渐沉降为三角 洲。 2.豆浆里的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形成凝胶。 3.Fe(OH)3和 Al(OH)3胶粒带正电荷,而粘土胶粒带负电荷,相遇而发 生凝聚作用。 随堂检测答案 1.(D)2.①凝聚②无现象③凝聚④无现象 3.血液是胶体,FeCl3是电解质,可使血液发生凝聚。不能用硫酸铜,因为 铜盐有毒,虽然也能使血液凝聚,但不能使用。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5:25:2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