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海
Liuhai2008@sohu.com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
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
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
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
价
值
交换价值
( 等价
物)
反映古代奴隶社会生
活的《荷马史诗》,其
中就提到,长发的希腊
人在卖酒,有的人用青
铜去换,有的人用铁去
换,有的人用牛或牛皮
去换,更有的人用奴隶
去换……这还是不是偶
然的物物交换呢?
扩大的物物交换
=
扩大的物物交换
=
优点:交换的次数频
繁了,种类增加了,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
原始人的生活,推动
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缺点:商品交换由于
商品品种的增加出现
了困难,即往往几经
周折,才能交换成功
。
一般等价
物
以 为媒介的物
物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
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
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首先:它是商品,它和其他所有
商品一样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其次,它又不同于商品,具有特
殊性。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
换
=
===
比较:一般等价物出现后,商品
交换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
优点:方便了商品交换,有利于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行,进
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缺点: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
交换还停留在物物交换的阶段
,它往往只能简化本区域内的
交换,至于区域外间的交换还
有许多不便之处。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
品。
=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的原
因:
金、银体积小,价值大。
金、银不会腐烂,久藏不
坏。
金、银质地均匀,容易分
割。
判断
:
( 1 )金银天然是货
币。( 2 )货币天然是金
银。( 1 )
×
金银就是金银,它是
一种商品,它有使用价值,可以用来
做装饰品、家庭用具;它也有价值,
开采、提炼金银要耗费巨大的劳动。
只有在一定生产关系下,金银才会成
为货币。 ( 2 ) 它正好说明了货币的产生
过程,金银是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
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身上时,货币
就产生了。
金银天然
不是货币,但货
币天然是金银。
—— 马克思
战国齐刀币
宋子三孔
币
郢囗和卢金
“ 三晋”布
币
铜贝币 王莽货币
1979 年安徽省寿县东津乡花园村出土
郢囗长 7 厘米、宽 7.3 厘米,卢金长
9 . 3 厘米
这些由纯黄金制作的楚国货币,呈版状
,上用印凿打钤印文。郢囗囗面上所打钤的
“囗囗”字是称量的意思,“囗囗”前一字
为地名。类似的货币楚还有“陈囗囗”、
“囗囗囗”等。卢金上钤有圆形印戳“卢
金”,其中的“卢”字也是地名。郢囗和卢
金都是中国最早的黄金铸币,支付时切割成
小块,称量使用。
战国时期 楚 货币
国宝金匮直万
“ 大泉五十”陶
范
“ 大布黄千”铜母
范
古希腊文铅饼
东罗马金币 波斯银币
1851 年 1 月 , 洪 秀 全 领 导
“拜上帝会”成员在广西桂平
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 年 3 月攻克南京,改名
天京,定为国都。 1856 年太
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和分裂,
力量大为削弱。在外国侵略者
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1864 年 7 月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太平天国定
都天京后,颁布各种制度和措施。 1853 年冬颁布的《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具体的一个纲领,其核心是土地问题,
也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这个制度勾画了一个按
人口均分土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温饱的理想天国,但
在现实中难以推行。在分配上,起初仍沿用金田起义时一
切财产归于圣库的“圣库制度”,对全体居民实行供给制。
后因难以维持下去,只得取消圣库制度,恢复商品买卖。
为此,太平天国于 1854 年铸造了钱币,在市面上流通,
商业一度繁荣兴旺。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通过货币和一般商品的比较来分
析)共同点:货币也是商品。金银能够充
当货币,是因为金银本身就是商品,
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价值。
不同点: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是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专门固定地充
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以表现一
切商品的价值。
1 . 从本质来看,货币是( )
2 .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
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 )
A 一般等价物 B 商品 C 金银 D 交换
价值
A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B金银不是惟一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
品
C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本质是相同
的 D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第二节 货 币
A . 偶然的物物交换
B . 扩大的物物交换(优点、缺点)
C . 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含义,
作用)
D .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的原因)(二)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1. 货币的含义
2. 货币的本质
(一)、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公元前 1500年前
后,殷周时代的铜贝,形状似贝,是金属货
币的原始形态。
最早的铸币,是公元前 403年,春秋占国
时代的刀币,形状似刀;布币,形状似铲。
最早的银元,是公元 1659年至 1981年间
,郑成功铸造的银元,正面铸有“漳州军饷
”四字,背面有一划押。 1888年,清政府发
行“光绪元宝”银币,才正式叫银元。
流通时间最长的铸币,是从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统一币制至 1900年清
朝末年才废止,历经各个朝代的方孔
圆钱(麻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