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58:55
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 七年级.ppt(95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0 0 类别 : 课件
同学们好,请安静 第 13课 秦末农民战争和楚 汉之争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广建宫殿和陵墓 2、苛重的赋税、徭役和严刑酷法 3、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 阿房宫复原图  阿房宫东西 500步,南北 50丈,上可坐 1万人,下 可建 5丈旗,其规模可谓宏 大。  唐代大诗人杜牧在 《阿房宫赋》中写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 缦回,勾心斗角……。”公 元前 207年,项羽率兵攻入 咸阳后,火烧阿房宫。 伐 无 道 , 诛 暴 秦 摘 自 《 史 记 》 。  此 话 反 映 了 当 时 农 民 起 义 军 怎 样 的 思 想 感 情 ? 思考题  秦末农民战争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首先 爆发起来的?领导人是谁?建立的政权?  试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 接原因。  陈胜在大泽乡喊出了什么口号号召大家起 义?  请你分析一下,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是什么?(提示:可从特点、历史作用、英雄人物的 功绩 3个方面分析。) 二、陈胜吴广起义  时间:公元前 209年  地点:大泽乡  口号:“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 直接原因: 900多戍 守边境的贫苦农民在 大泽乡遇雨受阻当斩 。  政权:张楚  结果:陈胜、吴广相继 牺牲,起义失败。  历史意义:陈胜吴广 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上第 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 统治,陈胜吴广的革命 首创精神将永远闪耀着 光辉。 三、农民战争推翻秦王朝 项羽率兵大败秦军主力—巨鹿之 战 前 207年  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灭亡 前 206年 鸿门宴 四、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 楚汉之争 前 206年—前 202年  垓下之战 汉胜楚亡 刘邦建立西汉 前 202年 定都长安 汉高 祖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势。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思考题  秦王朝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进行的战争在性质上发生 了什么变化?  (秦亡以前,项刘领导的都是农民起义军,理由是 1、刘 项都是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号召下起兵反秦的; 2、刘项 所率领的军队,斗争锋芒都是指向秦王朝的,这是当时农 民战争 的共同目标; 3、在实际行动上,项羽率兵大败 秦军主力,刘邦进逼咸阳,灭亡秦朝,完成了陈胜、吴广 未完成的事业。  秦亡以后, 1、项羽大搞分封,自称“西楚霸王”,封 刘邦为“汉王”,项刘已从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蜕变为新的 封建统治者; 2、楚汉战争是项、刘争当皇帝的战争,性 质变成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 。 想一想 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 羽?  1、刘邦得到人民支持—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 废秦苛法,大得人心;项羽相反,进入关中后, 烧杀抢掠,大失人心。  2、刘邦善于用人,周围有一批谋士良将;项羽则 不能容人。  3、刘邦有关中作根据地,无后顾之忧;项羽则没 有。 刘 邦 占 领 咸 阳 后 , 他 一 不 杀 , 二 不 抢 , 废 秦 苛 法 , 约 法 三 章 :  “ 杀 人 者 死 , 伤 人 及 盗 抵 罪 ”  约 法 三 章 是 保 护 地 主 阶 级 的 生 命 财 产 不 受 侵 犯 的 政 治 宣 言 , 但 它 也 具 有 稳 定 社 会 秩 序 的 积 极 作 用 , 因 此 赢 得 了 人 心 。 关 中 父 老 宰 牛 杀 羊 欢 迎 刘 邦 。 你能说出本课的成语或典故 吗?  指鹿为马  破釜沉舟  四面楚歌  霸王别姬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鸿门宴 练习题 单项 选择  1、下列四次重要战役,哪一次是决定秦朝最后瓦解的战役? B 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 C、牧野之战 D、昆阳之战  2、“四面楚歌”的成语出  A  A、垓下之战 B、城濮之战 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 填空题  1、公元前 207年,陈胜和吴广在蕲县(大泽乡 )领导农民起义,起义军占领 陈以后,建立了(张楚)政权。公元前 207年,项羽率领的起义军大败秦军主 力。第二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攻占(咸阳),秦王朝被推翻了。  2、公元前 206年到公元前 202年,项羽与(刘邦)为争夺皇位进行了四年的 战争,史称(“ 楚汉之争 ”)。  3、公元前( 202年)年,刘邦做了皇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 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今天的课结束 同学们再见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4:33:4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