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哺乳纲,骆驼科。反刍家
畜。头小,颈长,体大,毛褐
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
四肢细长,二趾,有厚皮,适
于在沙漠行走。尾细长,尾端
有丛毛。背有一或两个驼峰,
内蓄脂肪;胃分三室,第一胃
附生 2 0 —3 0 个水脬,作贮
水用,故善耐饥渴。性温驯而
执拗,食粗草及灌木。能负重
远行,号称“沙漠之舟”。寿
命约 3 0 年。单峰驼饲养于阿
拉伯、印度及非洲北部;双峰
驼产于我国及中亚细亚,还有
野生的,体较大,四肢较短。
林海音 (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
省苗栗县。 1918 年 3 月 18 日生于日本大阪。
5 岁时随父母由台湾迁居北京城南, 19 岁时
担任《世界日报》记者, 1948 年举家迁回
台湾。她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小说和散文。
以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的《城南旧事》
一书,深得读者喜爱,后改拍成同名电影,
还改编成了儿童连环画。 1990 年、 1993 年
两度回到北京,为两岸文学交流默默地工作。
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目前设有林海音文库,
主要作品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
集》等。
看了这题目,请你闭上眼睛感受
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
面?
(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
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
“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
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
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
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
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
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
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
“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
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
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原籍台湾,
1 9 1 8 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
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 1 9 4 8 年举
家迁回台湾。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
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
,深受读者喜爱。《冬阳·童年·骆
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
序言。
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
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
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
情。
3.认识 3个生字,会写 9个,抄写喜欢
的句子。课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
小说《城南旧事》。
毡
卸
咀
( xiè
)
( zhān
)
(毡
帽)
(卸货)
( jǔ)(咀嚼)
毡帽 卸煤 咀嚼
沙漠 棉袄
寂寞 袍子 傻傻
毡卸咀嚼
漠寞袄袍傻
反穿大羊皮:
重临:
过去人们穿
的羊毛朝外的一种皮袄
。 重新到来。
自由读课文,看看课
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
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
几个片断 ?( 1)看骆驼咀嚼。
( 2)看骆驼脱皮毛。
( 3)关于铃铛的遐想。
( 4)怀念骆驼队。
①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
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
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
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
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
也动起来。
今天生活在城里的
孩子,能看到骆驼是不大容易的事,在旧北京
却经常可以看到冬天里拉煤的骆驼队。因为爸
爸买煤,使“我”有机会细细地看这样一种大
个动物。“我”看得多细呀,看它们的脸,看
它们的牙,看它们咀嚼的动作,看它们的大鼻
孔,看它们的胡须;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
,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看着看着,就喜欢上
了它们,虽说觉得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
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孩子好奇的表
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
②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
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
到哪里去 ?”
这句话显然问得没头
没脑,所以妈妈才问:“谁 ?”正是这看
似没头没脑的话,才把小小“我”内心
对骆驼队的思念表现出来了。因为思念
骆驼,头脑里满是骆驼的事情,所以情
不自禁地把心里想的问题问了出来。
暑去寒来,骆驼
队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童年也
在这岁月的流逝中远去了。童年的幼
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这句话清
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我们
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
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③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
,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
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④ 我默默地想,慢慢
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
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作者童年那段日子
显然永远留在她的记忆中,让她怀念
不已,让她回味不已。在回忆中,发
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远,骆驼队
仿佛就在眼前,驼铃声仿佛也响在耳
边,童年的一切,又在心头出现。
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
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
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
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
胧。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
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
童年中美妙的音响。就在这种淡淡
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
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
童年的依依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