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58:58
[转发]陈显平:活动建构,共同成长 .pps(89.8MB)
  • 浏览 : 2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0 0 类别 : 课件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 —— 深圳市南油小学“活动教学”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2.5.12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内涵与特 征 提 纲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框架体系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略 收获与感悟 Page  3 一、“活动建构 · 共同成 长” 提出背景 Page  4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一 )四个适应 第一阶段( 1995年— 2000年):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6——2010年):拓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10年至今):深化阶段 (二)四个发展阶段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第一阶段( 1995年— 2000年):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6——2010年):拓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11至今):深化阶段 针对以讲授为主要手段的课堂 教学的弊端,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开 始了以活动构建课堂的实践探索。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第一阶段( 1995年— 2000年):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6——2010年):拓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11至今):深化阶段。 针对新课改之初,课堂中的 “活动”形式化,效率低的弊端, 从研究活动的有效性入手,进行有 效课堂的研究。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第一阶段( 1995年— 2000年):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6——2010年):拓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11至今):深化阶段 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我们创新教学组 织形式,培育学习社团,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形成了“课堂+社团”的课程实施模式。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第一阶段( 1995年— 2000年):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6——2010年):拓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11至今):深化阶段 响应南山区的号召,以学为本,系统建设“活动建 构·共同成长”的卓越课堂文化。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近十七年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 近十七年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 Page  12 近十七年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 Page  13 近十七年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 Page  14 近十七年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 Page  15 二、“活动建构 · 共同成长” 内涵与特征 Page  16 二、“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内涵与特 征 (一)内涵 办学理念:活动育人,绿色发展 “ 活动育人”:就是以活动促发 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知识、能 力、情感和价值观的主动建构,发 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 绿色发展”:就是以人为本,有 机构筑生态化教育乐园,实现学生、 教师和学校科学、和谐、可持续的发 展,为学生一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Page  18 课堂理念:活动建构,共同成 长 Page  19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内涵与特 征 (二)特征 Page  20 三、“活动建构 · 共同成长” 框架体系 Page  21 三、“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基本体系 Page  22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本校课程体系 Page  23 校本课 程 学校以学生学习社团为载体开发了 46门校本课 程。学生社团数已接近 200个。 心理关注类 宣传仪礼类 组织管理类 生活技能类 文体艺术类 学科拓展类校 本 课 程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本校课程体系 Page  24 少先队 教导处 教科室 家委会 育人目标 学生兴趣 资源系统 班 级 特 色 社团 组 建 社 团 学习社团 少 先 队 社 团 课外 课堂 日常 生活 以“兴趣 ·自治 ·全员”为特点的 小学生课程化社团培育流程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本校课程体系 培育社团,促进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培育社团,促进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培育社团,促进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Page  28 (二)“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课堂学习模式 Page  29 课堂学习“基本式” 问题导学,活动建构,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Page  30 课堂学习基本模式 关 键 词: 问题导学、活动建构 学习环境:开放多元、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团队学习 师生关系:民主与平等、合作而融洽、尊重与关爱 学习过程:初探生疑——合作破疑——交流释疑—— 应用 拓展——引发新疑 “ 问题导学 ·活动建构”五环节课堂学习模式 问题导学 ·活动建构 问题导学 ·活动建构 问题导学 ·活动建构 阅读教学基本教学流 程 创境 激趣 感知 语言 研习 语言 拓展 语言 运 用 语 言 积累 迁移 生活 实践 探究 体验 课堂学习“学科变式” 引 入 感 知 建 构 深 化 运 用 生活 原型 实践 活动 研讨 提炼 变 式 辨 析 沟通 生活 课堂学习“学科变式” 数学概念基本教学流 程 生活 需求 问题 策略 统计 解决 应用 方法 操作 收集 数据 描述 数据 分析 数据 作出 决策 延伸 生活 统计与概率基本教学流 程 课堂学习“学科变式 ” 美术学科基本教学流程 课堂学习“学科变式” 科学学科基本教学流 程 引入问题 实验探究 归纳总结 回顾 旧知 , 启发 新知 挖掘 经验 , 大胆 猜想 找到 未知 , 确定 问题 合作 交流 , 设计 实验 实践 验证 , 合作 记录 适当 演示 , 引领 探究 组内 汇总 , 得出 结论 反馈 评价 , 求同 存异 问题 延伸 , 引发 思考 课堂学习“学科变式” Page  39 四、“活动建构 · 共同成长”课堂文化建 设 推进策略 抓方式转型,追求学本课堂 抓制度创新,创建学习规则 抓空间建设,搭建多元平台推进 策略 抓课题引领,提升内涵品位 抓岗位研修,促进专业成长 抓家校联动,发挥教育合力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 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变 在“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学本课堂中,学生在 学习时空和思想行为上都享有更多的自由,学生对于学 习工具、伙伴、内容的选择,对于活动的设计、展开、 实施乃至评价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 一抓方式转型,追求学本课堂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展示的机会 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体验不同的展示内容和展示方 式 展示交流常态化、多样化 分主题展示 —— 创新师生课堂活动规则 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型课堂制度 建立学生合作型课堂活动规则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二抓制度创新,创新学习规则 创新师生课堂活动规则  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型师生关系 : 师生通过平等对话和自主建构参与课堂活动。 ——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关注和尊重的权利; —— 每一个孩子都有质问、怀疑、批判的自由和权利; —— 每一个孩子都有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活动并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 创新师生课堂活动规则  建立学生合作型课堂活动规则: —— 每一个学生在问题面前都应该 独立思考并由自己的个人观点; —— 每一个学生应该在交流中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 ——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交流中遵守认真倾听的规则; —— 每一个学生都有质疑和提出不同观点的权利; —— 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制定课堂纪律并授权课堂活动管理者的权利。 ——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 重构课堂学习空间:小组合作式课桌排列常态化,搭建展示 交流平台;  建设博客等网络学习平台,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 ;  打通校内外空间,开展专题研习,营造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氛 围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三抓空间建设,搭建多元平台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是学习大课堂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我们的博客平台 朋友 收藏夹 虚拟教研天地 个案的档案袋 教学新平台 教育锦囊  建设博客平台,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 学生们的博客圈 “ 推倒”课内课外的墙,打造无边界课堂 建设博客平台,拓展学习时空 走进东江,研究水资源现状 “ 推倒”课内课外的墙,打造无边界课堂 “ 九五”期间: 活动教学与小学生素质发展研究 “ 十五”期间: 新课改背景下活动教学课堂重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十一五”期间: 1、教学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叙事研究 2、小学生学习社团的培育及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 十二五”期间: 信息社会小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四抓课题引领,提升内涵品位 起点( 最 近 发 展 区) 目标(智慧型教师) 教育智慧 个性风格 课题研究 理论学习 会诊提升 现场研讨 课堂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五抓岗位研修,促进专业成长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六抓家校联动,发挥教育合力 有了家长的参与,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教师:在活动中育人,在科研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 。 课题研究 岗位研修 本校课程 发展个性 共同成长 高效课堂 家 长 参 与专 家 引 领 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快乐中成长 。 五、收获与感悟 …… … … … 课堂文化建设 学生发展 教师发展 学校发展 家长发展 五、收获与感悟 ... 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更高了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常态 ... 思维能力、领袖素养得到提升 ... 学习效率提升,学习幸福感增强 学 生 发 展 五、收获与感悟 开展专题研习  研究人:杨庭骏 (7岁 )  调查辅导:爸爸:杨耀  编辑指导:妈妈:张梅珍  调查时间: 2008年 8月 专题研习报 告 积极开展专题研习 目 录  1、序言:因喜欢而爱 ( 3…4)页  2、我的自述:我的爱好 ( 5 )页  3、选题理由:(原因) ( 6 )页  4、蚂蚁王国 ( 7…12)页  5、我的感想 ( 13 )页  6、网上搜集的蚂蚁图片 ( 14…16)页  7、我在昆虫的世界里游弋 (照片) 开展专题研习 选题理由:虽然我喜欢的昆虫有许多,我还是选 择了研究蚂蚁,因为蚂蚁分布广泛,随便在哪里 都能找到,我的现有昆虫书中也有很多蚂蚁资料 ,方便我做研究时参考。 图一:我生活的小区内随处可见的小家蚁,看它们正在觅食呢! 72 ... 教学观念转变,对学生的信任度增强 ... 教学方式转变,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赏识中顺势引导。 ... 教研方式转变,科研社团促进组本 教研的有效开展 ... 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幸福感增强 教 师 发 展 五、收获与感悟 龚茜、何伟坚、刁建国三位老师被评为南山名师张小红 项庆庆、孙巧蓉、张巧云老师先后获评全国“科研型教 ” 南粤教坛新秀项庆庆主任是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培养对象 孙连春老师为广东省 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课堂文化建设促使一批老师成长 为 科研型骨干教师或者学科带头人 Page  74 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老师在成长 ... 育儿观念转变,关注孩子的综合发展 ... 育儿方式转变,独生子女不独养,通 过班级特色社团结成教育联盟。 ... 学习方式转变,以班级为载体,以 榜样来带动,开展参与式培训。 ... 积极开展亲子活动,与孩子共享成 长的乐趣。 家 长 发 展 五、收获与感悟 Page  76 学校获评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单位。 家长学校获评全国示范典型家长学校。 ... 群众满意:社区居民高度认可 ... ... 辐射面广,境内外的伙伴学校多 ... 课堂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整体文化提升 学 校 发 展 五、收获与感悟 政府满意:两度获得深圳市办学效益 奖 2004年,在我校召开了全国活动教学研讨会, 39 所实验学校的代表来到我校。   2007年8月在广东省教厅教研室组织召开的课题研讨会上介 绍我校开展“教学资源有效 发和利用的叙事研究”实验研究 的经验 2007年元月,在中央教科所“十五”期间科研教改实验工作总结 表彰大会上,我向大会介绍了我校 展校本岗位研修的做法和体会 南油小学的课堂文化建设成果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9年 8月,参加了在北京钩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第三届两岸青少 年社会教育研究会, 并作为大陆小学校长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培育社团 ,发展个性》的发言 赴香港参加学生学习研讨, 介绍我校学生社团培育的经验 在南山区社团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我校社团培育模式在全区推广。 2008年 11月,全国学校文化与办学特色研讨会在我校 召开,我校在 上做重点发言,并展示课堂教学及校本教研 成果。 国际友人参访我校 媒体报道 《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 《基础教育课 程》对我校课改成果进行深度报道。广东卫视、深圳 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相关报道。 成为中国首批国际生态学校 Page  84 五、收获与感悟 2011年,成为深圳市首批获得创建课程改 革特色学校资格的十所学校之一 五、收获与感悟 课堂在活动中生动 ,生命在活动中丰 富,师生在活动中 成长,学校在活动 中超越!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是南油小学课堂教学改 革的基本方向,在坚持中完善。 五、收获与感悟 谢 谢!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4:33:4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