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
—— 深圳市南油小学“活动教学”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2.5.12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内涵与特
征
提 纲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框架体系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略
收获与感悟
Page 3
一、“活动建构 · 共同成
长”
提出背景
Page 4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一 )四个适应
第一阶段( 1995年— 2000年):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6——2010年):拓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10年至今):深化阶段
(二)四个发展阶段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第一阶段( 1995年— 2000年):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6——2010年):拓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11至今):深化阶段
针对以讲授为主要手段的课堂
教学的弊端,引入建构主义理论,开
始了以活动构建课堂的实践探索。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第一阶段( 1995年— 2000年):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6——2010年):拓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11至今):深化阶段。
针对新课改之初,课堂中的
“活动”形式化,效率低的弊端,
从研究活动的有效性入手,进行有
效课堂的研究。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第一阶段( 1995年— 2000年):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6——2010年):拓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11至今):深化阶段
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我们创新教学组
织形式,培育学习社团,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形成了“课堂+社团”的课程实施模式。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第一阶段( 1995年— 2000年):奠基阶段
第二阶段( 2001——2005年):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 2006——2010年):拓展阶段。
第四阶段( 2011至今):深化阶段
响应南山区的号召,以学为本,系统建设“活动建
构·共同成长”的卓越课堂文化。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提出的背景
近十七年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
近十七年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
Page 12
近十七年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
Page 13
近十七年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
Page 14
近十七年的活动教学实验研究
Page 15
二、“活动建构 · 共同成长”
内涵与特征
Page 16
二、“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内涵与特
征
(一)内涵
办学理念:活动育人,绿色发展
“ 活动育人”:就是以活动促发
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知识、能
力、情感和价值观的主动建构,发
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 绿色发展”:就是以人为本,有
机构筑生态化教育乐园,实现学生、
教师和学校科学、和谐、可持续的发
展,为学生一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Page 18
课堂理念:活动建构,共同成
长
Page 19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内涵与特
征
(二)特征
Page 20
三、“活动建构 · 共同成长”
框架体系
Page 21
三、“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基本体系
Page 22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本校课程体系
Page 23
校本课
程
学校以学生学习社团为载体开发了 46门校本课
程。学生社团数已接近 200个。
心理关注类
宣传仪礼类
组织管理类
生活技能类
文体艺术类
学科拓展类校
本
课
程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本校课程体系
Page 24
少先队
教导处
教科室
家委会
育人目标
学生兴趣
资源系统
班 级 特 色
社团
组
建
社
团
学习社团
少 先 队
社
团
课外
课堂
日常
生活
以“兴趣 ·自治 ·全员”为特点的
小学生课程化社团培育流程
(一)“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本校课程体系
培育社团,促进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培育社团,促进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培育社团,促进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Page 28
(二)“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课堂学习模式
Page 29
课堂学习“基本式”
问题导学,活动建构,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Page 30
课堂学习基本模式
关 键 词: 问题导学、活动建构
学习环境:开放多元、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团队学习
师生关系:民主与平等、合作而融洽、尊重与关爱
学习过程:初探生疑——合作破疑——交流释疑——
应用
拓展——引发新疑
“ 问题导学 ·活动建构”五环节课堂学习模式
问题导学 ·活动建构
问题导学 ·活动建构
问题导学 ·活动建构
阅读教学基本教学流
程
创境
激趣
感知
语言
研习
语言
拓展
语言
运
用
语
言
积累
迁移
生活
实践
探究
体验
课堂学习“学科变式”
引
入
感
知
建
构
深
化
运
用
生活
原型
实践
活动
研讨
提炼
变
式
辨
析
沟通
生活
课堂学习“学科变式”
数学概念基本教学流
程
生活
需求
问题 策略 统计 解决 应用
方法
操作
收集
数据
描述
数据
分析
数据
作出
决策
延伸
生活
统计与概率基本教学流
程
课堂学习“学科变式
”
美术学科基本教学流程
课堂学习“学科变式”
科学学科基本教学流
程
引入问题 实验探究 归纳总结
回顾
旧知
,
启发
新知
挖掘
经验
,
大胆
猜想
找到
未知
,
确定
问题
合作
交流
,
设计
实验
实践
验证
,
合作
记录
适当
演示
,
引领
探究
组内
汇总
,
得出
结论
反馈
评价
,
求同
存异
问题
延伸
,
引发
思考
课堂学习“学科变式”
Page 39
四、“活动建构 · 共同成长”课堂文化建
设
推进策略
抓方式转型,追求学本课堂
抓制度创新,创建学习规则
抓空间建设,搭建多元平台推进
策略 抓课题引领,提升内涵品位
抓岗位研修,促进专业成长
抓家校联动,发挥教育合力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 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变
在“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学本课堂中,学生在
学习时空和思想行为上都享有更多的自由,学生对于学
习工具、伙伴、内容的选择,对于活动的设计、展开、
实施乃至评价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
一抓方式转型,追求学本课堂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展示的机会
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体验不同的展示内容和展示方
式
展示交流常态化、多样化
分主题展示
—— 创新师生课堂活动规则
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型课堂制度
建立学生合作型课堂活动规则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二抓制度创新,创新学习规则
创新师生课堂活动规则
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型师生关系 :
师生通过平等对话和自主建构参与课堂活动。
——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关注和尊重的权利;
—— 每一个孩子都有质问、怀疑、批判的自由和权利;
—— 每一个孩子都有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活动并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
创新师生课堂活动规则
建立学生合作型课堂活动规则:
—— 每一个学生在问题面前都应该
独立思考并由自己的个人观点;
—— 每一个学生应该在交流中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
——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在交流中遵守认真倾听的规则;
—— 每一个学生都有质疑和提出不同观点的权利;
—— 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制定课堂纪律并授权课堂活动管理者的权利。
——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重构课堂学习空间:小组合作式课桌排列常态化,搭建展示
交流平台;
建设博客等网络学习平台,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 ;
打通校内外空间,开展专题研习,营造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氛
围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三抓空间建设,搭建多元平台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是学习大课堂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完善学生与课堂环境的双向建构
我们的博客平台
朋友 收藏夹
虚拟教研天地
个案的档案袋 教学新平台
教育锦囊
建设博客平台,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
学生们的博客圈
“ 推倒”课内课外的墙,打造无边界课堂
建设博客平台,拓展学习时空
走进东江,研究水资源现状
“ 推倒”课内课外的墙,打造无边界课堂
“ 九五”期间:
活动教学与小学生素质发展研究
“ 十五”期间:
新课改背景下活动教学课堂重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十一五”期间:
1、教学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叙事研究
2、小学生学习社团的培育及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 十二五”期间:
信息社会小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四抓课题引领,提升内涵品位
起点( 最 近 发 展
区)
目标(智慧型教师)
教育智慧
个性风格
课题研究
理论学习
会诊提升
现场研讨
课堂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五抓岗位研修,促进专业成长
四、“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的推进策
略
六抓家校联动,发挥教育合力
有了家长的参与,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教师:在活动中育人,在科研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
。
课题研究
岗位研修
本校课程
发展个性
共同成长
高效课堂
家
长
参
与专
家
引
领
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快乐中成长
。
五、收获与感悟
…… …
… …
课堂文化建设
学生发展 教师发展
学校发展 家长发展
五、收获与感悟
... 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更高了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常态
... 思维能力、领袖素养得到提升
... 学习效率提升,学习幸福感增强
学
生
发
展
五、收获与感悟
开展专题研习
研究人:杨庭骏 (7岁 )
调查辅导:爸爸:杨耀
编辑指导:妈妈:张梅珍
调查时间: 2008年 8月
专题研习报
告
积极开展专题研习
目 录
1、序言:因喜欢而爱 ( 3…4)页
2、我的自述:我的爱好 ( 5 )页
3、选题理由:(原因) ( 6 )页
4、蚂蚁王国 ( 7…12)页
5、我的感想 ( 13 )页
6、网上搜集的蚂蚁图片 ( 14…16)页
7、我在昆虫的世界里游弋 (照片)
开展专题研习
选题理由:虽然我喜欢的昆虫有许多,我还是选
择了研究蚂蚁,因为蚂蚁分布广泛,随便在哪里
都能找到,我的现有昆虫书中也有很多蚂蚁资料
,方便我做研究时参考。
图一:我生活的小区内随处可见的小家蚁,看它们正在觅食呢!
72
... 教学观念转变,对学生的信任度增强
... 教学方式转变,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赏识中顺势引导。
...
教研方式转变,科研社团促进组本
教研的有效开展
... 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幸福感增强
教
师
发
展
五、收获与感悟
龚茜、何伟坚、刁建国三位老师被评为南山名师张小红 项庆庆、孙巧蓉、张巧云老师先后获评全国“科研型教 ”
南粤教坛新秀项庆庆主任是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培养对象
孙连春老师为广东省
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课堂文化建设促使一批老师成长
为
科研型骨干教师或者学科带头人
Page 74
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老师在成长
... 育儿观念转变,关注孩子的综合发展
...
育儿方式转变,独生子女不独养,通
过班级特色社团结成教育联盟。
...
学习方式转变,以班级为载体,以
榜样来带动,开展参与式培训。
...
积极开展亲子活动,与孩子共享成
长的乐趣。
家
长
发
展
五、收获与感悟
Page 76
学校获评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单位。
家长学校获评全国示范典型家长学校。
... 群众满意:社区居民高度认可
...
... 辐射面广,境内外的伙伴学校多
... 课堂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整体文化提升
学
校
发
展
五、收获与感悟
政府满意:两度获得深圳市办学效益
奖
2004年,在我校召开了全国活动教学研讨会, 39
所实验学校的代表来到我校。
2007年8月在广东省教厅教研室组织召开的课题研讨会上介
绍我校开展“教学资源有效 发和利用的叙事研究”实验研究
的经验
2007年元月,在中央教科所“十五”期间科研教改实验工作总结
表彰大会上,我向大会介绍了我校 展校本岗位研修的做法和体会
南油小学的课堂文化建设成果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9年 8月,参加了在北京钩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第三届两岸青少
年社会教育研究会, 并作为大陆小学校长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培育社团
,发展个性》的发言
赴香港参加学生学习研讨,
介绍我校学生社团培育的经验 在南山区社团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我校社团培育模式在全区推广。
2008年 11月,全国学校文化与办学特色研讨会在我校
召开,我校在 上做重点发言,并展示课堂教学及校本教研
成果。
国际友人参访我校
媒体报道
《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 《基础教育课
程》对我校课改成果进行深度报道。广东卫视、深圳
卫视等多家媒体进行相关报道。
成为中国首批国际生态学校
Page 84
五、收获与感悟
2011年,成为深圳市首批获得创建课程改
革特色学校资格的十所学校之一
五、收获与感悟
课堂在活动中生动
,生命在活动中丰
富,师生在活动中
成长,学校在活动
中超越!
“ 活动建构 ·共同成长”是南油小学课堂教学改
革的基本方向,在坚持中完善。
五、收获与感悟
谢 谢!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