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的禅学思想
西丽二中 林峰弟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一起交流杜郎口学习的体会。
我们看一个学校,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立场、视野。我个人比较喜
欢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来切入问题。因为我相信,“思想有多远,人
就能走多远。”思想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行为一改变,习惯就改
变,习惯一改变,性格就改变,性格一改变,命运就会改变。第二个
理由,是我在杜郎口学习的时候,我强烈地感觉到,杜郎口不仅仅
是一种教学的模式,它更是一种教育的生态。它的管理制度,奖惩方
式,师生构成,乃至它校外一望无边的玉米地,都是构成杜郎口教
育生态的重要因素。那片玉米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方圆 5里之
内没有网吧、电影院和任何娱乐场所,这是经济方式的单一和文化方
式的单纯,对办教育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学习杜郎口,可能更主
要的,就是从思想和理念开始,在多元态势下走融合的道路,用专
业主义激情,来构筑我们共同的教育愿景和一致的教育追求。
杜郎口这样一所学校,它的思想内涵是包罗万象的。他们教学楼的那
块电子屏幕,上面滚动播放每天的课堂反思,这是儒家“吾日三省
吾身”的思想;他们严厉的管理制度和赏罚分明的做法,又契合法
家严刑峻法的思想;他们的老师退出课堂中心,甚至淡出“平等中
的首席”,让学生自主地发挥,这又像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今天
时间所限,我们不能一一展开。我稍多地用四句话,来议论杜郎口的
禅学思想。不对之处,请批评。
“放下是智慧”
“放下”是佛家重要的思想。与放下相对应的,就是执着。佛认为,
执着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尤其是执着于一己之见,不能随遇而安,不
能变化自己,适应环境。
杜郎口在改革之初,是一所很差的学校,他们穷则思变,改革势在
必行。但老师们教了那么多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烙印,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套路、模式。要每一个人都放下成见,空出心智,
重新构建教育观念。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杜郎口做到了。今天我们
看到杜郎口老师中的反思文化,其实是很强的,他们善于自我否定,
善于圆融观点,善于吸纳,善于博采众长,跟他们有放下的智慧,
跟他们有改变的勇气是息息相关的。这让我想起李健熙接手韩国三星
的时候,说过:“从我开始改变,除了妻儿,一切换新”。这真是一
种改革的魄力和放下的智慧,他说“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换”。
一听这种话,我们就可以发现差距,我们更多地是想换换老婆,其
他的最好都别换。今天,我们西丽二中教学要改革,德育要创新,最
难的恐怕是老师们放不下。教学一改革,我进度完不成怎么办,学生
讲不到重点怎么办,考试成绩退步怎么办……我们害怕太多,担忧
太多,放不下太多。其实,西丽二中是最好改革的,反正以前都是倒
数第一名,改革一下,一不小心得了倒数第二,那就有赚,那就改
革成功了。所以,不要放不下,倒数第一没什么值得留恋的,要放下。
“宁静以致远”
杜郎口的课堂,差不多都是动的课堂。上课跟下课没两样。但最让我
震撼的,是他们“静”的课堂状态。静的课堂在哪呢?在他们的阅览
室,他们有两节连堂的语文课,都作为阅读课。我走进去的时候,除
了翻书的沙沙声,轻微的咳嗽,窗外小鸟的啁啾,听不到任何其他
的声音。老师和学生都在静静的看书,做笔记,摘抄。我很感动,这
样的课堂,就是我理想中的语文课。语文,一定要亲近文字,从外部
的安静,再到内心的宁静,有了这样一个状态,再翻开书本,沉入
进去,去触摸文字的质感,去把握文字的脉动,去体贴文字的温暖。
文字是有生命的,“文字是生命的酒”“乡音里有美丽的故乡”这
都是对文字有高度敏感和敏锐的人才能体察的到的,众语喧哗的课
堂是没有办法培养这种文字感觉的。没有对文字的敏感和敏锐,语文
成绩再好,都是暂时的。我相信,杜郎口的学生正因为有了“静”的
积累,才有“动”的爆发。回来以后,我已经在我教的班级,开始用
两节连堂来静静地看书。我建议学校在语文课的设置上考虑这个问题,
师生一起看书,什么话都不要讲,这是我们迈向“终身学习习惯”
的第一步。
“真空生妙有”
佛认为“空”是境界,是智慧,是般若。空不是没有,而是包罗万有。
空的杯子,可以装茶水,空的耳朵,可以听到声音;正因为我们有
这样一个空间,我们今天才能在这里谈论杜郎口现象,正因为开门
的杜书记和李贵明老师,给了我空间,我才能这这里自由发挥。这就
是真空生妙有。
杜郎口懂得什么“空”的道理?他们有大量自习课的存在,这就是
为学生腾出了学习的时间。老师放弃讲台中心主义,这是为学生腾出
了学习的空间。我们以前说“满堂灌”,灌,就是要把你的空间塞满。
但杜郎口不一样,他是要空,要让学生自己来填充自己的空间。我两
个中午都去教室里面看了。都在学习。也有老师在,但不讲课。自己查
缺补漏,自由的学习时空。我们今天学习把社团活动安排进课表,就
是腾出时间,把学生宿舍改造,就是腾出空间,现在我们还需要师
生心灵的空间,就可以生出妙有。
道德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