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翻教学设计
莲花小学 教
师:林营
教 材: 1、滚翻
2、利用滚翻进行各种游戏(运物过独木桥)
课 题: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
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用滚翻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
与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
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使 100%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80%大胆
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滚翻练习的方法,并了解
着重了解前滚翻的特点、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滚翻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
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
4.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
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
5.社会适应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
开朗。
三、教材分析
滚翻教材要求学生的协调性很强,技术动作也很强,但可以培
养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一但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将有
很大的收获,通过滚翻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
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所以教学
中教师的巧导非常的重要。
四、分析学生
1、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
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还不完善。
2、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注
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言语或表情来表现自己情绪。
五、本课的作用
1.在教材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了滚翻的基本动作的同时
身体素质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另外,除了锻炼身体功能外,也培养了
学生观察,判断,机敏,果敢等能力和心理品质,以及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的能力等。而这些都是本教材中所提到
并且要求的。在本节课中都能体现出来。另外,教材中也着重提到,
让体育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在美妙或欢快的音乐声中提高兴趣,
积极参与到本节课中。所以,这节课我适当的穿插了一些歌曲或音乐,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效果比较好。因此,也达到了本教材的目的。
2.教材的选择
五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学习体育技术项目的
渴望很强,同时接受能力也很强。滚翻教材是一项体操垫上项目,采
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热爱体
育项目,所以很适合目前的学生。另外,这项教材与实际联系很大,这
样可以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这项发展,滚翻这一运动可以促进脑
神经和心肺功能的发展,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学生在
学会了以后,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在课余时间几个人一组
不断的进行练习或比赛,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身体素质。
六、教学理念: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
一”的指导思想,突出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面向
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具体表现在三个改变:
1.改变了过去只重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关心学生的生
理负荷,到现在的更注重沿着学生身心变化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
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淡化技术,强调健身。
2.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变学科结
构为学习结构,加强了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教学
的实用性。
3.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教师“教”
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七、教学分组: 自由分组
八、教学设计: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教育改革和学科整合课题,
在体育教学中以音乐为背景、加入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活动中。
准备部分:首先,我以提问的形式进行课堂常规,大大增加
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然后在动感的音乐下跟老师一起完成韵律自编
操,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通过“数字组合”这个
小游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基本部分:开始分组----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动作(出示
黑板让每个小组有不同的内容,提问让学生小组讨论,这样可以发
挥学生的想象力) -----开始练习,各个小组出两名学生出来展示
(在开始练习时就提出要求,要以鼓励的方式去完成。----教师示范
并出示篮球和长方体给学生做实验,并提问实验的效果,让学生回
答)----分组练习(保帮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小组练习(探
究学习,夹红领练习)-----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练习(着重学习
前滚翻的动作)-----过独木桥运物接力(学有所用)-----纠正动作总
结。
结束部分:以放松音乐作背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放松操
以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
九、场地、课的密度
本节课学生在一个圆圈上进行练习,游戏和主教材都在这个场
地,这样可以提高练习的密度,提高学生的练习强度,减少不必要
的队伍调动。本节课是中等强度的刻,最高心率出现在学有所用的游
戏中,心率为 130次/分,练习密度是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