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59:51
高一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必修②政治(附答案) 高一.doc(49.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试卷
高一政治必修②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 1.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自人类出现才产生了国家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 物和表现 ③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政治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⑤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⑤ D、①②③⑤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在于 A.强调民主和专政互为条件 B.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C.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D.在概念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3 (2001 年·上海)我国宪法第 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 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宪法这一规定表明 A.公民的权利不等于义务 B.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C.公民有选择义务的权利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4.(2000 年·春招)继承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公民甲、乙为同胞兄弟,其父母 去世后留下的遗产被甲独占,乙状告到法院.法院判决甲、乙各得一半.这表明我国公民 A.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B.权利和义务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C.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对的 D.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5、(2005年广东大综合卷)据报道,某市社区民警向居民作述职报告,接受本社区居民 的民主测评。如果测评结果为不满意,被测评者将可能被调离现在的岗位。这一举措体现了 我国公民享有  A.平等权 B.任免权 C.选举权 D.监督权 6.(2002·上海)今年 6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论坛的主题是;消除数 字鸿沟——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与社会各界进 行信息共享,为公众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服务.公众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咨询、网上办事、 发表意见。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 ①.消除一切文化差别 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③.建成透明、公平的政府运行模式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00·天津)天津市实行警务公开前,一市民为办理车辆过户手续,跑了 1l趟车管 所,还未办成.该市民见《天津日报》刊登了警务公开的消息后,举报了车管所,引起了市 公安局有关领导的重视,井引发了车务管理模式的变革,车管部门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这 一事例表明.公民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 ①.克服官僚作风 ②.克服特权现象  ③.公正司法  ④.改进工作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8.(2000 年·上海)近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村委会干部直接选举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这表明 A.我国具有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直接选举是我国选举制度的特色 C.我国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D.扩大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9.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是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下列对我国目前这一选举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乡镇一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②县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   ③县级人 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④省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2003·全国)2002年全国有许多地方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不少地方在选举中采用 了“海选”方式.设立秘密检票间.公开唱票、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绝大多数村庄选 出了群众满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这表明        ①.村民选举是村民参与政治的一种重要途径  ②.村民选举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 重要组成部分  ③.村民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海选”是产生村民满 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的惟一合法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1、(2005年文综北京卷第 33 题)据报道,某市引入社会评议机制,交通局因连续两 次在部门服务社会评议中名列末位,其领导班子被迫“总辞”,5位责任人分别受到降职 调任处理。引入社会评议机制的理论依据是 ①社会评议是公民权利的体现 ②社会评议是公民义务的表现 ③社会评议是民主监督的方式 ④社会评议是行政权力的来源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2、(2005年上海政治试卷第 12题)社会稳定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稳 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青年学生对待 政治生活应有的态度是 ①增强党的观念,坚持党的领导 ②增强国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 ③增强法制观念,珍惜民主权利 ④增强经济观念,提高收入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2005年天津文综卷第 30题)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一些城 市的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群众的切身 利益。为此,国务院采取调整房贷政策、对投机炒房所得收入征税等措施,使房价增幅出现 回落。这体现了政府力求实现 A.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B. 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 C. 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统一 D. 中央与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14、2005年,我国有 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一般采用的是差 额选举。村民参加选举的热情比以前高了很多。这表明 A、在多年的民主实践中,农民的民主素质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B、这种选举也是间接选举 C、这种选举有利于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D、这选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 1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网站开通后不久,不少青年学子就通过网上专题 论坛发表对于国家科技规划的意见。几名大学生提交的《关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的建议》 被送到了总理的办公桌上。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属于 A.社会听证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专家咨询制度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16.2005年 1月 1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 431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信访条例》,该条例 于 2005年 5月 1日起施行。下列对公民信访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公民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② 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执政水平的提高 ③是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④会扰乱社会秩序, 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05年 1月 21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发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门、单位,广泛征求意见。《报告》之所以要广泛征求意见, 是因为 A.政府的各项决策必须努力体现时代性  B.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的信息资源 C.民意对决策的形成有决定作用     D.只要让公民参与,就能做到科学决策 18.2006年 1月 26日《人民日报》报道,在“两会”前夕,一些政府网站开设了“民间建 议”专题,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其中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后,形成议案、提案和建 议案,提交“两会”。上述做法 A.表明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每个公民真实的民主监督权   B.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 人 C.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      D.说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有了很大的提 高 19.人民网提示网民注意,在发表言论时,要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上述提示表明 A.权利和义务没有质的区别       B.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为重要 C.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在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20.在网上随意诋毁别人,散播有关国家方针、政策的“小道消息”是无序参与政治生活 的行为。公民无序地政治参与会造成 ①宪法和法律权威遭到藐视 ②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 ③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 行 ④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二、非选择题(共 40分) 21、(2005年江苏政治试卷第 37题)辨析题:自由地表达政治意愿是公民的政治自由。 22.近几年来,“公民上书”现象屡见不鲜。先是孙志刚案件引起三位公民上书全国人 大,建议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接着由周一超杀人案引起1611位公民 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公务员录用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再就 是 543位公民上书国家有关部委,呼吁抑制药价。 请你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对“公民上书”现象的认识。(17分) 高一政治必修②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CDAD    6――10  CBDDA    11――15  AAAAB    16――20 ABCDD 二、非选择题 21、①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让人民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参加政治生活是人民行 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②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 可以不受任何约束。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 律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题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22、(1)“公民上书”现象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就事关全社会 的问题向上级有关部门书面陈述意见和建议的行为,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具体体现。 (3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人民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管理 。(2分)② “公民上书”有 利于决策机关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分)有利于 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解决事关人民利益的问题;(2分)有利于维护国家 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2分)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2分) (3)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民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向有关 部门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 不能采用非法方式,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4分)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4:31:2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