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2:59:56
[原创]教学计划 .doc(95.5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第 1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体育课程水平教学计划(水平一) 学校名称: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       制表人:裴玲云 学习 领域 第一学年(108) 第二学年(108) 第一学期(54) 第二学期(54) 第三学期(54) 第四学期(54) 运动 参与 △对体育课表现出 学习兴趣 △乐于参加各种游 戏活动 △对体育课的兴趣 增加 △乐于参加各种游 戏活动 △很喜欢上体育课 △乐于参加各种游 戏活动 △愿意认真上好体 育课 △乐于参加各种体 育游戏活动 身体 健康 △能区别坐、立、行 时正确和不正确身 体姿态,发现自己 的不正确身体姿势 并努力去改正 △知道身体各主要 部位的名称 △学习实际生活中 和移动动作,如走、 跑、跳、攀爬 △养成正确身体姿 态 △随同集体完成各 种必要的操练,如 队列练习、广播操 等 △准确辨别左右、 前后、上下的方位 △从事发展柔韧性 的各种动力性练习 △在游戏或基本运 动中进行多种移动、 躲闪、急停、跳跃的 练习 △进一步发展柔韧 性的各种动力性练 习 △在投掷或球类游 戏中进行各种挥动、 抛接、转体的练习 △在游戏或基本运 动中提高移动、躲 闪、急停、跳跃练习 难度 △在投掷或球类游 戏中进行各种挥动 抛接、转体的练习 △定期测量和记录 自己的身高、体重 的变化 心理 健康 △体验并简单描述 进步或成功时的心 情 △体验并简单描述 退步或失败时的心 情 △体验并简单描述 进步或成功时的心 情 △体验并简单描述 退步或失败时的心 情 △能在陌生的场地 和同伴一起进行体 育活动和游戏 △能与陌生的同伴 一起参加体育活动 和游戏 社会 适应 △比较并能尝试说 出与他人一起活动 和独自活动的区别 △按顺序轮流使用 同一运动场地或设 备 △在游戏活动中表 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和关心 △在体育活动中尊 重他人,不妨碍他 人参加游戏或运动 运动 技能 △在球类游戏中做 出单个动作,如拍 球、投篮和运球等 △ △基本掌握球类游 戏中的简单技术动 作 △做出基本体操的 动作 △做出单一的体操 动作,如滚翻、劈 叉等 △较熟练地掌握球 类游戏中的拍球、 运球等 △模仿简单的舞蹈 或韵律活动动作 △做出地域性运动 项目中的简单动作 如水中行走、水中 飘浮、冰上行走等 内容 第一学年(108)* 第二学年(108) 1 第一学期(54) 第二学期(54) 第三学期(54) 第四学期(54) 主要 学习 内容 根据内容标准选 择以队列、走、跑 为主的学习内容, 辅之以多种激发 学习兴趣的游戏 活动,组成三至 四个教学单元, 实现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标准选 择以、队列、基本 体操、跑为主的学 习内容,辅之以 多锻炼快速反映 能力种游戏组成 三至四个教学单 元,实现教学目 标。 根据内容标准选择以 韵律活动为主的和以 投掷为主的学习内容, 辅之以发展柔韧性的 多种游戏等组成三至 四个教学单元,实现 学习目标。 根据内容标准选择以 韵律活动、舞蹈为主 的学习内容,辅之以 球类和游戏活动,组 成三个教学单元,实 现学习目标。 *学年、学期后的括号内表示学时数(以每周 3节体育课计算)。 2 水平一(二年级)体育课程学年计划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年度学习,对体育课的学习有很大兴趣,乐于积极参加体育与健康课 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各种体育活动; 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运用掌握脉搏测定等常 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 3、了解并能说出所学知识的名称,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4、多采用游戏的方式,通过走跑、基本体操、队列、韵律及球类项目的练习,获 得运动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增进身体健康; 5、明白参加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养成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6、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同伴,学会与同伴合作。 注:教材和活动内容、时数分配:按每周三节体育课计算,每学期 18周 共 54教时分配 分 类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第 一 学期 第二学 期 体育与健康 基础知识 上体育课基本常规及体育课安全意识教育 1 1 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1 1 基本体操 跑 4 3 跳 3 4 徒手、轻器械操 4 4 投掷 3 4 攀登、爬越、平衡 4 3 技巧 4 4 游 戏 队列游戏 3 3 奔跑游戏 4 3 跳跃游戏 3 4 投掷游戏 3 4 球类游戏 4 3 综合类游戏 3 3 韵律活动与 舞蹈 韵律活动 4 3 舞蹈 3 4 机动 3 3 校内外课余 体育活动 早操、课间操 √ √ 班级体育锻炼 √ √ 校、级、班的体育竞赛活动 √ √ 双休日、假期体育活动等 √ √ 合计 54 54 考 核 第一学期: 1、队列 2、30米直线跑 考 核 达标:参考课程标准要求 技评:以学生、教师,自评互评为 主,按等级评定:优、良、中、及格; 3 与 评 价 内 容 第二学期: 1、广播操 2、立定跳远 与 评 价 方 法 以学生不同层次为依据,纵向评价 学生学练情况。 学生体育课及体育课外活动情况, 在运动参与一栏由学生集体评价评 定等级。 教学措施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高教学业 务水平和能力,创新教学方法。 2、开展民主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评价制度。 3、通过体育课、体育活动、游戏及运动比赛帮助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 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也可丰 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展其个性和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学生们积极参加,坚持保证学生们 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参加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及竞赛,例如:一年一度的校运 会、每学期一次的校园吉尼斯体育竞赛、校园中国象棋擂台赛、班级足球赛、校园 三人篮球赛等。 6、进一步加强学校运动队(田径、篮球、足球等)的课余训练工作,以奋战区、 市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 7、坚持班级体育锻炼,广泛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 炼的热情。 8、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养成坚持经常锻炼身体的 好习惯。 9、大胆创新,教学不只停留在传授,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在体育 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运动、快乐地流汗……,学生们在 快乐中自己学会知识、学会技能、学会合作、学会帮助、学会勇敢、学会坚强、学会 学习…… 南山区松坪学校小学部体育组 裴玲云 水平一(二年级)徒手、轻器械操单元教学计划 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 任课教师: 裴玲云 4 学 习 目 标 1、 学生能列举出呼拉圈的多种不同用法,知道它是健身 的一种器械。 2、 通过教、学、练,发展学生的韵律感、柔韧性和协调性 3、 音乐伴奏下,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徒手及轻器械操的单 个基本动作及初步掌握简单动作组合。 4、 培养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体验成功的乐趣。 培养 5、通过动作的美初步培养对美的认识,从而逐步提高欣赏 美、鉴别美的能力。   学 习 内 容 徒手操 轻器械操(圈 操) 安 全 提 示 适时进行安全教 育 课 时 具体目标 具体内容 要 求 教与学的过程 1 1、能区分并 做出基本动 作,如侧平 举、前平举、 上举等 2、能做出徒 手操的几个 单个动作 徒手操:快 乐操(4个 小节,每小 节 4个 8 拍) 1、伴奏乐:2/4 拍 2、动作准确到 位,手臂要求 横平竖直 3、脸部表情: 微笑 1、自由展示自己会做的操,比一比 谁做得漂亮 2、模仿、练习老师的徒手操动作 3、听老师说明动作的要求 4、和同伴一起练习操的动作 5、向同伴展示学习的动作 2 1 、能较好地 掌握徒手操 动作 2、能在教师 引导下正确 评价自己及 他人 1、徒手操 2、圈的游戏 1、小组团结合 作,发挥创造 和想象 2、应用不同评 价形式启发学 生正确评价自 己 1、以小组为单位复习徒手操动作 2、小组间相互指导、纠错 3、比一比:小组创意展示 4、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5、圈的游戏(学生们开始接触到器 械圈) 3 1、初步学会 掌握轻器械 圈的基本动 作及一套圈 操动作 2、在同伴协 助下完成动 作,体验合 作 1、趣味圈游 戏 2、圈的技能 (绕圈、跳 圈、转圈、摆 圈、滚圈、跳 圈等) 3、轻器械操: 圈操 1、脑、手、眼协 调配合,主动 学习 2、表现力要丰 富 3、老师的引导 要及时、恰当 1、圈的趣味小游戏若干(激发学习 兴趣) 2、大擂台:比一比圈的技能谁会的 多 3、模仿老师的圈操动作 4、分小组合作练习圈操 5、比比记忆力,谁记住了圈操 课 时 具体目标 具体内容 要 求 教与学的过程 5 41、提高节奏 感、协调感、 韵律感、美感、 操作能力 2、勇于展示 自我,知道 和他人合作, 与同伴分享 快乐 1、圈的游戏 竞赛 2、圈操 3、圈的想象 4、圈的创造 1、动作优美大 方,表现力佳 2、脑、手、眼协 调配合,主动 学习 3、小组团结合 作,发挥创造 和想象 1、趣味的圈游戏竞赛若干 2、展示圈操的优美动作,评出“最 佳小明星” 3、放飞想象的翅膀:圈还能用来做 什么运动器械?(管道、方向盘、多 米诺等) 4、分小组创编圈操 4个动作的连 接 5、小组创编展示 6 水平一《徒手、轻器械操》(单元第三次课)教学设计: 7 评价 :(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 过程中评价:鼓励+表扬 总结评价:鼓励+表扬 用“快乐掌声”适时评价 组织形式: 1.四列横排 2.四列横排—— 4个圆圈—— 2个圆 圈 3 .指定区域自由分组(自主创意队 形) 4.指定区域自由分组 5.任意多种形式:横排、竖队、围成圆 等 教学步骤及学习要求: 1. 1.课堂常规 2. 2.趣味圈游戏 (音乐伴奏) 3. 热身准备、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合作 4. (1)快速拉圈 5. (2)即停占圈 6. 3. 大擂台:比一比圈的技能谁会的多 (自主、创造、合作) 7. 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正确及时引导 8. 4. 学习轻器械操(音乐伴奏) (1)模仿秀:跟着老师学圈操动作 (2)分小组合作练习圈操 (3)比比记忆力,谁记住了圈操? 5.放松:相互合作、帮助下完成(音 乐伴奏) 所需器材: 呼拉圈、标志筒、 录音机 课程目标: 学生能列举出呼拉圈的多种不 同用法,知道它是健身的一种 器械。 音乐伴奏下,学生们较熟练掌 握圈操的单个基本动作及简单 动作组合。 学生在练习和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并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合作, 学会保护帮助。 学习内容: 1.圈的趣味游戏 2.圈的技能 3.轻器械操:圈操 家庭作业: 同爸爸妈妈一起玩 圈的游戏、练圈操 班 《徒手、轻器械操》(第三次课)教学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1.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 在主体地位。通过运动游戏学习、合作、创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运动学 习习惯,尽可能实现学科对体力、智力、审美意识、敏感性、精神价值等品质的综 合教育。 2.教法:讲授、讨论、游戏、竞赛、模仿练习、分组练习等多种教与学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水平一阶段二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处于敏感期,他们的注 意力和自控能力较低,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好提问,好表现。头脑中总有一些 出乎常规的“奇特”想象和巨大的创造潜力。 8 三、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课堂设计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创意。激发学 生自主创新的内容和快乐创意的空间。 1、圈是一项有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也是儿童和大众喜欢的健身方法。故 而在轻器械操的学习时我选择了圈操。通过圈的游戏和圈操的练习,让学生了解 和掌握圈的特性,有目的培养练习者的灵巧、速度、协调,尤其是塑造挺拔身姿 锻炼优美体形体态效果极佳。 2、以“圈”为主线贯穿教与学的始终。课的开始(热身运动)通过圈的趣 味游戏开始接触到圈,该环节中的圈只是游戏的道具;课的主要内容圈的基本 动作(握圈、转圈、摆圈、跳圈等)简单组合与创造学习中,圈是主角——技能练 习和比赛的器械…… 3、音乐是全课程的指挥棒,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配备不同节奏、风格各异的 音乐配合学习和游戏。从而渲染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 激情,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将音乐与圈完美结合,陶冶学生们美的情操;塑造 学生们美的身姿;提高学生们欣赏美、鉴别美、锻炼美的能力。 4、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欲望,及时采用表扬 奖励的方法,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创新过程中感到困难时,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丰富其想象获得更多新颖的创意,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5、合作是本次课的灵魂所在,课中的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合作。学生间的相 互合作、师生间的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协同合作中获得体验,不管成功与否,因 为即使是失败也同样是一种体验的收获。 总之,让学生多一些想象;多一点自主创新;多一分美丽。让课堂充满快乐 师生一同快乐学习、快乐运动、快乐游戏、快乐出汗…… 9 《徒手、轻器械操》(第三次课)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认为衡量一堂课成败的标准应该是看教学是否 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让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 的情感、学生的地位、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心理。教学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互 动。学生学的好自然说明教师教的好。教师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那这堂课应该算成功了一半。 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成预定教学目标, 课前我对本次课的教学进行了精心构思和设计,大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 计,小到教学器材安排和利用。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做了许多新的、大胆的尝试。 我感觉的成功之处:(1)将音乐、英语、圈操、游戏交融为一体,并令其 10 成为我这堂课最大的特色。整堂课中所有的练习和游戏均配以欢快的音乐伴奏, 既陶冶了情操、培养了节奏感又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感。(2)结合生 活实际、教学器材和学生们的喜好,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引导 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创 造性、自主性。(3)开放而自主的学习和练习模式令每一位学生都新奇、兴奋, 学生们在轻松活跃、宽松自然的气氛下尽情地玩、尽情地开心,在玩中探索、在玩 中发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提高。(4)我用亲切的笑容、儿童式的语言、真诚的 表扬和鼓励、漂亮的动作示范、恰如其分的评价拉近我同每一位孩子的距离。 (5)整堂课充满了趣味性、合作性、创造性、群体竞争性。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 获取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培养了能力、分享了成功、学会了合作。 不足之处:在学生分小组合作练习环节,给予学生的引导不够及时和充分, 从而处造成分组产生了问题,各小组成员的能力差异很大,有个别组的学生都 属于能力较弱者,所以在组织练习时缺乏能力造成练习无法进行。 11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4:31:2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