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运动的描述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
义世界观。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难点: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 教学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
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机械运动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
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
描述。
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
三、参照物
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
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向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
1
这样感觉呢?
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
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
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2、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3、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
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
(1) 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
(2) 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笔盒是静止的,
课桌是运动的)
(3) 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
课本是静止的)
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
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
不一样。
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常
用地面作参照物。
4、让学生阅读课文第 25页第四自然段,然后讨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
(产生错觉的原因是以行驶的火车作为参照物,观察者所乘坐的火车与作为
参照物的火车的位置关系随作为参照物的火车的行驶而发生变化,觉得观
察者所乘坐的火车发生了运动。)
5、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1) 行人看路上行驶的汽车,通常是以路面或路边不动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相对于参照物,汽车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观察者就觉得汽车在
运动;
(2) 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觉得乘客不动。
(3) 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观察者往往习
惯于以汽车为参照物,相对于汽车,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
车与汽车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观察者就觉得行人和自行车向相反
的方向运动。
6、让学生看课本第 25页图 11.1—3。
问题: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
车和联合收割机以什么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卡车
或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为什么?
讨论:以田野或(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卡车和联合收割机相对于
以田野或(地面)的位置关系不断变化;卡车以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以卡
2
车为参照物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它们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相对位
置关系不发生变化。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物体以它们中
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相对静止。
7、让学生看课文第 26页图 11.1—4。想想,图中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
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讨论交流:1、宇航员在舱外工作时,宇航员相对于航天飞机和航天飞机相
对于宇航员(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是静止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宇
航员是运动的;
2、加油机向战斗机加油时,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和战斗机相对
于加油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是静止的,战斗机和加油机相对于
地面是运动的;
3、乘坐观景电梯向外观看时,乘客随电梯升降,电梯上升时与
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增大,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面及附近景物在下
降;电梯下降时与地面及附近景物的距离减小,以电梯为参照物,觉得地
面及附近景物在上升。
四、知识应用
1、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不
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
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
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
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
(船夫不可能找到剑。这个楚国人选定的船作参照物,行驶的船相对于剑是运
动的。)
2、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
觉到风很大。
(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骑自行车时,顺风时若车速与风速相同,则骑车
人与流动的空气保持相对静止,会感觉到无风;摩托车行驶时骑在车上的
人与空气相对运动,而且摩托车行驶很快,所以觉得风很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