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走向生活教学目标及建议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的变化。
3、学习罗斯福夫人非凡的风度,懂得走向生活,广交朋友,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快乐。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走向生活》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记者采访富兰克林·罗斯福的
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的经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经过和作者的思想变化安排结构:接受任
务——准备采访——采访经过——采访的启示,条理清晰。科宁斯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别具
一格”的问题,得到的却是意料之外的回答。罗斯福夫人的回答,在科宁斯身上所起的作用
是始料未及的。而作者通过一次采访,倡导一种生活哲学——走向生活更加值得称道。
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有两条:
1、别再羞羞答答,缩手缩脚,欢迎别人走进自己的世界,让别人了解你,尽量去接受
别人。
2、走向生活,广交朋友,将使你精神振奋,将赋予生活价值,增添欢乐。
教学建议
本课重在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走向生活,
广交朋友,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快乐。教学的重点是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理解课文的最后
一段话。教学中可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通过读、想、画、写、议,理解课
文内容,对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师可以适当予以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词语积累
一、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兴许——也许 轻巧——轻松 率先——首先
忙碌——劳碌 欣赏——赏识 寻觅——寻找
会晤——会见 感触——感受 振奋——振作
生气——生机 慈祥——慈爱 成竹在胸——胸有成竹
反义词:魁梧——矮小 敏锐——迟钝 慈祥——凶狠
振奋——萎靡 始料未及——意料之中 急匆匆——慢腾腾
举世闻名——默默无闻 缩手缩脚——无拘无束
二、多义、多音字
词语注释
非分之想:不守本分,难以实现的想法。
初出茅庐: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
忙碌:忙着做各种事情。
功成名就:取得了较高的功绩和地位。
始料未及:之前没有预料到。
寻觅:寻找。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办事以前已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也
作胸有成竹。
不可磨灭:(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无法消失。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
魁梧:身材高大。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锐利。
别具一格: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特点。
会晤:会见。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
吮吸:把嘴唇聚拢在乳头或其他有小口的物体上吸取东西。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泛指激励、警戒自己的格言。
句段赏析
1、和一个陌生人会晤并开始一种关系,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兴趣的。
生活中充满了偶然,当你和一个陌生人会面时,你不知道自己会碰到什么。当然,你可
能会遇到不友好或令人厌恶的事,但如果你因此而退缩,而拒绝别人进入你的世界,你也
许会错过一位良师益友或一段精彩的经历。人生是由一连串的经历组成的,所以,要放开怀
抱,珍视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2、然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罗斯福夫人提出并被我引为座右铭的人生哲学--走向
生活。
作者的这次报道获得了社会和行家的肯定,他也由此走上了成功写作的道路。然而,使
他受益更大的还是罗斯福夫人教给他的生活态度--走向生活,广交朋友。他以这样积极的人
生态度面对以后的道路,从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获得了更多的乐趣。
3、我如饥似渴地吮吸精神养料,连吃饭都忘得一干二净。
“如饥似渴”可以说明科宁斯原本对罗斯福夫人知之不多,所以急需大量相关资料。
“连吃饭都忘得一干二净”体现了采访前准备的投入和对此次采访的极度重视。
4、当我进去时,这位七十五岁的老太太先到了。她一看到我,马上起身和我握手。
“先到了”说明罗斯福夫人相当守时。“她一看到我,马上起身和我握手。”表现了罗
斯福夫人对别人的尊重,更展现了她平易近人,亲切随和的翩翩风度。
中心思想
通过回忆自己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经过,提出并倡导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走向生
活,广交朋友。
文章结构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段(1—6自然段):接受任务。
第二段(7、8自然段):准备工作。
第三段(9—14自然段):采访经过。
第四段(15、16自然段):这次采访给作者的启示。
(也可将1——8自然段合为一段,写采访前。)
写作特点
1、事情的发展经过和作者的思想变化交织在一起,条理清晰。
2、作者词汇丰富,文中用到的成语很多,而且使用恰当,毫无堆砌之感。
3、通过回忆一次采访,倡导一种生活哲学,更加自然,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