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3:01:07
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一.doc(38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是矢量,速度变化量是速度的矢量差。 2.掌握加速度的概念,会区分速度、速度变化多少和速度变化快慢这几个概念。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会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4.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速度变化量 Δv是速度的矢量差,v0、vt、Δv之间的关系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 而不能认为 Δv是 vt和v0的代数差。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2.难点 (1)学生不习惯矢量概念,难以理解vt与v0的矢量差,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际例 子加以说明。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三、教具 1.微机及演示速度变化量 Δv的电脑软件。 2.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砝码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 明确速度v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既能说明物体运动的快慢, 又能说明物体运动的方向,是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可提问学生:“某人放学走出校门,为说明他出门后的 运动状况,你必须说清哪些问题?” 2.教学过程 (1)通过运动的合成建立速度变化量 Δv的概念。 提问:①一辆小车以2m/s的速度向东运动,车上有只小虫在睡觉,小虫对地 的速度是多少? 答:2m/s。(必须说明方向,即2m/s,向东) ②某时刻小虫醒来,在车里爬。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小虫对车的爬行速度达 到了稳定的1m/s,这时小虫对地的速度是多少? 有人会回答3m/s,有人说还可能是1m/s。 让学生先不要争论答案的正误。 解释:一个物体原来有一个速度,我们可以称之为初速度v0,小虫睡觉时只有 一个随车的速度,即v0。后来它除去原来的速度又“多”出来一个速度,多出来的 这个速度,即增加的速度叫速度的增量或速度的变化量,用 Δv表示。 现在小虫的初速度是2m/s向东,速度的变化量是1m/s,它的末速是多少呢? 大家有争议。先来看电脑演示。 分别演示小虫向东爬、向西爬、向上爬的情况。 说明:大家争议的原因是不知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 再根据小虫爬的方向,在屏幕上看vt大小。 由图示总结出v0、Δv、vt间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给学生v0、vt,要求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 Δv。 要求学生板演,教师指正。 (2)建立加速度的概念  提问:甲车的速度变化了5m/s,乙车的速度变化了4m/s,谁速度变化的多? 谁速度变化的快? 说明:若要比较速度变化快慢,不仅要知道速度变化量 Δv,还要知道完成这 一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 Δt,比较时要看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   平均快慢。  提问:平均加速度只能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平均快慢,若要求物 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变化快慢又该怎么办呢? 讲解:我们可以在这一时刻附近取一小段时间,求这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 度。这个平均加速度比较接近要求的瞬时加速度,而且所取的时间段越短,平均加 速度就越接近瞬时加速度,当所取的时间段 Δt足够短时,平均加速度就足够接近 瞬时加速度,在物理上我们称这个平均加速度就是瞬时加速度。  加速度是个矢量,它的大小是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量,反映的是速度变化的快 慢,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它的单位是m/s2。 (3)匀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若某汽车一直向东行驶,头 2s和后2s的速度变化量都是5m/s,我们可 否说该车在这4s内的加速度不变?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只有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都相同,才能 说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物体在一段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说明它的速度变化是均匀的,这种运动称 为匀变速运动。 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加速度不变,这种运 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4)巩固练习 ①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 58页的加速度表,了解生活实 际中某些物体可能产生的加速度。 ②回答两个小问题: a.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 明确:匀速运动的加速度是零。 b.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匀速飞驰。路边,一只蜗牛抬脚开始爬。轿车和蜗牛, 谁速度大?谁加速度大? 明确: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③计算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 一艘轮船速度由向东的3m/s变成向南的4m/s,历时10s,若该轮船做的是匀 变速运动,求它的加速度。 说明:求加速度时,Δv一定是末速和初速的矢量差,并要算出加速度的方向。 ④演示实验并讨论 通过讨论,带领学生分析比较速度变化量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演示:第一次用一个钩码,第二次用三个钩码都将小车由静止开始从板的左端 拉至右端。  提问:①哪次小车到达右端时速度大? ②哪次小车速度变化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会说出,两次初速都一样,是0,末速大的,速度变化大。 ③如果认为小车两次做的都是匀变速运动,哪次小车的加速大?为什么? 此问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分析出:两次车都是从板的左端运动 到右端,在运动过程中,第二次比第一次各点的速度都大,走相同的路程第二次比 第一次所用时间要短(直接从演示中也可观察、感觉到),即 Δt2>Δt1,再根据第二 问中 Δv2>Δv1,可知 a2>a1。 3.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速度变化量、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概念。大家一定要掌握速 度变化量是末速与初速的矢量差,而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量大 的物体加速度也不一定大,牢牢掌握加速度定  五、说明 本节教案与课本上最大的不同是突出了加速度这一概念的矢量意义,因此必须 引入矢量 Δv,突出v0、vt、Δv之间符合平行四边形法则关系。这样才能在学生头脑中 建立加速度的矢量性,为学生今后学习曲线运动打下基础。  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4:28:4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