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新源共享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17-04-27 13:01:15
补集一节的教案设计示例 高二.doc(188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教案
不等式·解不等式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小结,学生系统地掌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内在联系,提高学生 的解题技能. 2.通过对各类不等式内在联系的揭示,加深学生对等价转化的认识,为今 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解不等式变形过程中等价变换思想的理解和进一步应用. 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对哪些不等式的解法做了研究? 生: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简单的 分式不等式;简单的无理不等式;简单的指数不等式;简单的对数不等式;含 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师:好.请先看几道题目. (教师板书,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做题) 解下列不等式: 3.log2(x+1)+log0.25(x-1)>log4(2x-1). (学生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0,3]. 2.解:原不等式 3.解:原不等式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5). (待三位学生写完后,教师开始讲评) 师:好,这三个题解得都很正确.请问做第3题的同学,原题中的底数有 2,0.25,4这三个,换底时你为什么选择以4为底呢? 生:都用大于1的底其单调性看起来比较方便,所以不选0.25;如果用2 为底,那么以0.25,4为底的对数换底时真数中都要出现根号,而最后还要把 根式变成整式,太麻烦. 师:那为什么又要把左边减的一项挪到右边去呢? 生:如果不移过去而直接运算的话,不等号左边的真数将是个分式,最后 也得变成整式,同样麻烦. 师:好.还有,左移项之后不等号右边对数运算时,为什么又多出两个条 件x-1>0和 2x-1>0呢?在不等式中不是有log4(x-1)(2x-1)一项在,它 已包含了(x-1)(2x-1)>0吗? 生:是因为x-1>0且 2x-1>0和(x-1)(2x-1)>0这两个条件是不等价 的.如果略去x-1>0和 2x-1>0这两个条件将会扩大解的范围. 师:很好.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刚才我们 分别回顾了简单的分式不等式、无理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在我们学习过的八类 不等式中,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不等式,而像 我们刚才做的这些其他类型的不等式,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生:把它们转化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 师:具体来说这个转化的目标是实现的呢? 生:逐级转化:超越不等式代数化;无理不等式有理化;分式不等式整式 化;高次不等式低次化. 师:实现这些转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生:第一个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后三者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师: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生:每一次变换必须是等价变换. 师:为什么要求这样? 生:为了保证得到的解集与原不等式的解集相同. 师:我们在处理方程求解的问题时也遇到过这个问题.那时并不要求等价 变换,只要验一下根就可以了.这里不行吗? 生:不行.因为一般方程的根只有有限的几个,增根可以通过检验的方式 找出来.而不等式的解集一般都是无限集,因此非等价变换产生的增根无法由 检验来剔除. 师:说得好.我们来通过几个例题来看看如何用等价变换解不等式. 师:这道题中的x参与了分式运算,还参与了无理运算.也就是说,我们 要做两次变换.应该先进行哪个变换呢? 生:无所谓. 师:那就请两位同学来说说这两种做法.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 师:为什么这两种解法得到的解集不一样呢? 变换就缩小了解的范围.故第一种解法是正确的. 师:对.我们在刚才的练习第三题中也遇到过这个问题,两式均大于0与 它们的积(或商)式大于0是不等价的,这是我们在处理等价变换时应该注意 的.对于这道题,我们就只能把它看作无理不等式.对复杂不等式的题型选择 离不开不等式的等价性.请再看这道题. 师:这道题看上去和例 1很像,如何处理? 生甲:当然是先把绝对值号去掉,变成一个分式不等式,剩下的就和例 1 差不多了. 师:好,把你的方法写到黑板上. (学生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 师:正确.这个解法是把题目看成了绝对值不等式,它和例 1的解法类似, 都是把根号或绝对值号中的式子先看成一个整体来考虑它的范围,这样做比较 容易保证等价性.这道题是否还有别的解法呢? 生乙:有.这道题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分式不等式,将不等式左边变 师:在例 1中这样做不对,这里会对吗? 以保证等价. 师:好,写出你的解法. (学生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 的,因此这个不等式可以当作分式不等式来解.那么这两种解法哪个更好 呢? 生:第二种更好算一些. 师:因此我们解决不等式问题时应先观察题目,在等价转化的前提下尽量 选择简捷的途径.请再看一道题. 师:这道题中的x也参加了对数运算和分式运算.应把它看作哪类不等式? 生:x参与的对数运算只有logax,把这个整体看成一个未知数,就可以转 化成分式不等式了. 师:好,说说你的解法.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又0<a<1,则原不等式 师:对.在解集的端点中含有字母系数时,要特别注意它们大小的比较. 下面大家自己做几个题目. (教师板书,学生在笔记本上做题) 练习:解下列不等式: (教师观察学生完成情况,视学生解题状况做出点评) 师:那如果把题目中的“≥”号改成“>”号就可以直接去掉了吗? 生:是.这样不会漏掉解. 师:试想,即使不影响结论,也是因为忽略的情况凑巧不在解集内.虽然 我们要求等价变换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同解,但不能因为凑巧同解就忽视等价变 换. 师:有的同学对于第2题无从下手.对于题中的字母a我们如何处理呢? 生:如果像例 3那样给定了0<a<1,那么不等式就可以转化为 师:那如果 a>1呢? 师:因此对于这种题目我们就要对字母系数和范围进行分类讨论.试着说 说刚才提到的两种情况下的解法.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解:1°当a>1时, 2°当 0<a<1时, 师:很好.对于含有字母系数的不等式,我们需要在必要时对字母系数的 范围进行讨论;并且在最后确定解集时,要注意对含有字母系数的区间端点的 大小比较.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处理第3题时下手就把两边平方,这样做可以吗? 生:可以,但不好.如果一平方,不等号右侧就成了四次式,那样过于麻 烦了. 师:那又如何处理呢? 生:观察不等式,根号内、外的x的二次项、一次项的系数对应成比例,由 这可以想到使用换元法. 师:很好.这个方法我们在处理方程问题时就用过.把你的解法写出来. (学生板书)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2)∪[1,2). 师:很好.当我们处理一些复杂的不等式时,有时可借助换元法使问题简 化. 师:解不等式要立足基本题型,通过等价变换,把它们最终归结为一元一 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 作业: 解下列不等式: 作业答案或提示: 3.{x|0≤x<1}.可用换元法将根式当作一个整体.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作为不等式解法的复习课,我们把等价变换放在突出位置.也就是说, 要求每一次变形所得到的不等式和变形前的不等式是等价的.这与课本中有所 不同,课本原意是用同解不等式的观点作统帅.这样做有这样做的道理,但操 作上有困难.因为两个不等式是否同解,要等解出来以后,从结果才能看清楚, 用作为指导性的东西显得有些困难.我们强调等价变换是从过程看,这样做既 好操作,也符合逻辑,还容易看清楚,可以引导学生从逻辑上把解不等式理论 认识清楚. 2.在本节课中,没有给出不等式的这种分类(见分类表).因为我们认为 应该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而且表中的不等式也并没有全部涉及到.我们对于 各类不等式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其中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分类 表: 的解法是最基本的,它是解各类不等式的基础.而解其他类型的不等式, 关键在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或相关函数的单调性,将其等价变换成一元一次或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再求解. 对于已分类学习研究过的不等式解法,复习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解法, 堆砌各类题型,这只是形式上的表面文章,冲淡了学生对其本质——等价变换 的认识.像3道例题,它们并不纯属于哪一类不等式,对于这类问题的讲解, 就要引导学生在立足基本题型、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抓住内在联系,把握基本思 想,有的要通过换元、分类讨论等手段,问题得以解决.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新源共享 2017-04-27 14:28:27 上传